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8 16:1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材解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现代诗歌。诗歌通过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感知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学习雷锋叔叔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典范之作。
全诗语言简洁,相似的结构,反复的句式,读来朗朗上口。插图为吴为山先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雕塑作品,帮助学生联想想象雷锋叔叔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教学目标
1.认识“曾、蒙”等13个字,会写“锋、冒”等9个字;
2.多形式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能理解雷锋精神,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能用多种方式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
4.学习雷锋精神,逐渐成为一个乐于助人、敢于奉献的新时代“雷锋”。
教学重点
读出诗歌的问答语气,理解雷锋精神,并能用自己话说一说。
教学难点
1.会用多种方式猜测词语的意思;
2.能逐渐成长为具有雷锋精神的好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展示雷锋叔叔的照片,学写“锋”字。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叔叔吗?”
简单介绍雷锋叔叔的事迹。
“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位乐于助人的叔叔的名字写好吧!”
师板书:雷锋叔叔,重点学写“锋”字。
生写,展示。
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2.提出疑问,激发学习热情。
“看到这首诗歌的名字,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同学们直观认识雷锋叔叔,老师简单介绍雷锋,让同学们对人物特点有基本了解,为全诗学习奠定基调。质疑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文识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读诗歌,多形式识字。
(1)小老师带读生字词。
“曾经、泥泞、顺利、年迈、踏步、荆棘、花瓣、晶莹、寻觅、需要、奉献”
(2)去拼音,开小火车读。
(3)将生字词放入句子中,小组赛读。
(4)一字开花,巩固生字。
词语举例:迈:年迈、迈步、迈开;需:需要、需求、急需
献:献出、献花、献宝;瓣:花瓣、瓜瓣、豆瓣
(5)再读诗歌,思考雷锋叔叔究竟在哪里?
设计意图: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体现个性化学习方式。从字到词到句,有层次地进行生字词的识记,通过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别汉字的准确度。
三、美读感悟
1.齐读第一、三节,知道雷锋叔叔出现在哪。
“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2.多形式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疑问的语气。
教师深情引读“沿着——,寻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个人表演读。(生生互评)
男生女生赛读。(教师评价指导)
3.小组合作学习读第三节,读出疑问的语气。
同桌合作读。
小组表演读。
4.学写“弯”字。
5.出示图片,认识雷锋出现地方,拓展学说修饰性短语。
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拓展图片,学说修饰性短语。

)的天空 (
)的田野 (
)的大海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注重朗读,以读促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引读、生生互评、教师指导切实提高朗读质量,读好疑问句,促进学生对诗歌一问一答形式的理解。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课件:游戏法复习生字词,长长的小溪有小船,藏着生词将你考。
引读:沿着长长的小溪——。
“看同学们着急地寻找,小溪把所见告诉大家了”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生字,激发学习的热情。朗读回顾上节课内容,情景式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美读感悟
读诗歌第二节,感受雷锋的精神。
1.理解“一问一答”的诗歌形式。
“诗歌的第一节是大家急切地寻找,发出疑问: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第二节则是对这个问题的——?”
“一问一答,是这首诗歌的特点。让我们来试着读好它。”
男女生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2.读诗歌,想画面,感受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
默读第二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将你感触特别深的词语、句子画下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
“抱着”、“冒着”通过动作描写写出雷锋助人的艰辛。
溯源,学写“冒”字,关注冒字上面的部分。
“蒙蒙细雨”、“泥泞”通过环境描写写出雷锋助人的艰辛。
用方法猜一猜“泥泞”是什么意思?(看图法、结合生活经验法、观察字形偏旁法)
3.再读诗歌,读出情感。
4.学习方法总结。
诗歌学习:一读诗歌、二想画面、三悟情感、四读出情。
设计意图:细学一节诗,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猜一猜渗透理解词语的各种方法,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三、读诗歌第四、五节,理解、学习雷锋精神
1.根据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节,完成任务。
(1)读好诗歌,读通顺、读出感情;
(2)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猜一猜:年迈、晶莹、寻觅的词义(拓展近义词法)。
2.读第五节,拓展《雷锋日记》(节选),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探究为学习形式,真正实现“从扶到放”。拓展《雷锋日记》让学生更加了解雷锋的事迹,更能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四、课堂小结
1.通过板书总结全诗。
2.说一说身边的小雷锋。
五、布置作业
建立爱心记录本,实践雷锋精神。
六、板书设计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长长的小溪       抱着、冒着
蒙蒙细雨、泥泞的小路
弯弯的小路       背着、踏着
年迈的大娘、路上的荆棘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