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州谣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 神州谣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8 16:4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神州谣
教材解析
这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气势恢弘,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全文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概要地写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风景如画;第二个小节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4个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了神州大地之美;第三小节讲了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是不能分割的一家人;第四小节写各族人民情谊深厚,精诚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儿歌句式整齐,每节4句,每句3字,韵脚有规律交替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
文中插图有蜿蜒的长城和巍峨的群山,与课文内容互相呼应,既表现了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教学目标
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音乐渲染,切入主题。
1.通过展开的动画方式出示中国地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字,并放音乐《大中国》
2.热情的和祖国妈妈打招呼——中华人民共和国。
3.祖国妈妈还有许多响亮的名字。课件出示:“神州”“华夏”。
4.师介绍“神州”:大禹治水以后,曾把中国划为九州,并指点名山、大川作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九州”,又因为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是个礼仪之邦,所以称为“神州”。
5.板书课题,齐读。
(二)随文识字“州”。
1.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比较“州”和“川”。
“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呢?“州”和“川”有什么关系呢?老师要变个魔术给大家看,然后请你们来说说它们的意思。(“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3.出示“州”的汉字演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4.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在生活中,你见过这个字吗?给它组词——广州、扬州、苏州、杭州、凉州。
教师相机补充:“州”是以前是一种行政区划,多用于地名。
5.指导书写“州”。
州的三个点,第一个点是段撇,写的上一点。后面是两点,写在中间位置,头朝一个方向。
(三)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美祖国的歌谣《神州谣》。
设计意图:课程伊始,从题目入手,引出“神州”。让学生观察“州”与“川”,发现其规律,从中学会拓展并运用,体现随文识字的理念。这样从汉字的认知引导出歌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二、美读感悟
(一)提出自读要求,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
(1)要求读准生字,读清字音。
(2)读通句子,不唱读,不回读。
(3)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标上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反馈初读情况。
当一当小老师,听同桌朗读课文,根据要求,每做到一项评一星。同桌有困难的时候,请你及时帮助他。
字音确
句段顺
语气对
声音响
坐姿良
具体要求
字音准确
断句合理,通顺连贯。
语气和语调正确
声音响亮,不含糊
头正肩平,脚安放。
星级
(二)感受特点。
1.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由交流:朗朗上口;每句话都有三个字;读起来有气势。
3.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会发现!我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给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读的练习。通过同桌互评,让学生进行检测和改进。同时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发现课文的特点。
三、读文识字
(一)读音。
1.检查字词识读。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
shén
bēn
fèn
xiá
wān
mín












(1)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
出示:
yáo
yǒnɡ
fēnɡ
sǒnɡ
ɡé


nónɡ
fán
rónɡ










(2)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2.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去拼音开火车读):
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民族
(二)字形。
同学们真了不起,每个字都读准确了。对于生字宝宝,我们不光要读标准,还要记准确。
老师说过,记住生字有四种好方法。第一、在生活中识字。第二、用换一换的方法,也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第四、联系具体事物识字。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1.学生自由认字。老师随机归纳总结。
2.识字游戏,我来说,你来猜。
小小耳朵有力气,两只耳朵头上立。(耸)
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识字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送字入文,了解课文
(一)多种形式再读课文。
(二)了解课文大意。
1.喜欢课文第一小节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读第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祖国山川像画一样美丽)板书:山川美。
2.我们课文中都写了哪些山川美景呢?你想看看他们的他们的壮观景象吗?(课件出示图片)男女生对读第二小节。
3.指名读第三小节,说说从第三小节你明白了什么?(台湾与大陆是一家,表达了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谁能上台来指认台湾、大陆、海峡。板书:大陆与台湾是一家。
4.全班齐读第四小节,你们明白了什么?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盼望祖国繁荣昌盛。)板书:各民族团结一心。
5.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引导学生质疑,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做法。抓住学生质疑的内容,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指导书写
1.在9个要求写的字里面,有两个字比较难写,“民族”二字。
2.首先看到“民“字,在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第五笔是斜钩。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3.对照田字格,写族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矢”字。
4.书写“族”字。
5.生书写,师巡检,展示。
6.“齐、奋”相对容易,我们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7.展评学生的书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的范写。从写字、执笔的姿势,到每个笔画的书写,都要有规范、正确的引领。以扎实的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5个字,学写了5个字,了解到了赞美祖国的童谣。知道了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光创繁荣。让我们再来听一次歌曲《大中国》吧!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有效复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文中的生字生,对学生进行检查。
神州 中华 山川 黄河奔 长江 长城 台湾 海峡 民族 齐奋发 情谊
2.小老师开火车认读。
3.孩子们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你们觉得这些地方美吗?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祖国那优美的山川风光。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不仅巩固学过的内容,还能抓住词语回顾主要内容,自然地过渡到下文的学习中去。
二、细读课文,拓展识字
(一)学习第一节。
出示课文第一句“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1.自读。
2.说说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3.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读一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1.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著名的山川。
2.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分别是哪儿。
3.引导观察图片,说说每个地方的特点,相机出示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并结合图片读懂句意。
4.结合图片交流识记“奔、涌、长、耸”的特点。黄河“奔”,即奔腾;长江“涌”,即水流湍急。“涌”是形声字,字义与水有关,可以与“勇”比较识记;长城“长”,即长;珠峰“耸”,即高。“耸”字可用会意法结合图片联想识记。
5.结合中国地图,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地理位置,然后边诵读边体会祖国山川的壮美。
(三)学习第三小节。
1.观察地图,指认台湾岛,引导认识台湾岛与大陆的地理关系,告诉学生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分。(借助课件多媒体展示台湾的大致历史)
2.出示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地图理解句意,然后识记生字。
3.指名读句子,再引导交流生字识记情况。可用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鸟──岛、夹──峡、写──与;分类识记:隔、陆。
4.结合地图,诵读体会。
(四)学习第四小节。
1.谈话: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
2.观看各民族情谊浓浓、奋发图强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4.反复朗读、体会,然后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再大声诵读。
(五)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教师创设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通过一定的情景,紧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揣摩体会,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现出事物的样子以及用途,使晦涩难懂的词一下子变得清晰明了,更加符合儿童年龄特征。
三、拓展延伸、感受情怀
1.各种形式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民族团结 世界大同
奋发图强 繁荣昌盛
2.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3.再次体会华夏子孙团结向上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的感情朗读,使学生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从而深切感受到祖国人民的团结精神。
四、书写指导
湾 岛 峡 谊
1.学生自由观察,有没有要提醒大家写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2.指导书写:如“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3.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4.学生书写生字。
设计意图:写字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掌握一些写字的技巧,慢慢地可以放给学生自己观察,教师对重点地方做好提醒。同时,要提醒坐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布置作业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1.再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中华民族团结图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外,学以致用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作业的布置,训练并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积累和运用能力,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由字到篇,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
六、板书设计
1
神州谣
山川美
祖国  台湾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团结一心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