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7 17: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单选题
1.下图中各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其中表示物体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D.
2.某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v=4+2t,v与t的单位分别为m/s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4m/s与2m/s2
B.0与4m/s2
C.4m/s与4m/s2
D.4m/s与0
3.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8s初的速度是5.6,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0.7
B.0.8
C.2.8
D.5.6
4.一物体以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其速度大小为;以沿木板向下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5.小明陪妈妈去超市购物,他在从一层到二层的过程中,站立在自动人行道上,并随自动人行道做匀速运动。自动人行道为如图所示的坡面平整的斜面,从侧面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若该超市一层和二层之间自动人行道的长度约为,小明测得他从一层到二层所用的时间约为,则自动人行道运行速度的大小约为(

A.
B.
C.
D.
6.汽车以1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2,则刹车后6s时汽车的速度为(  )
A.
B.
C.
D.0
7.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4s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10m/s,沿斜面向上
B.5m/s,沿斜面向下
C.5m/s,沿斜面向上
D.10m/s,沿斜面向下
8.某物体运动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物体在第内和第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物体在第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D.物体在前内的加速度方向改变一次
9.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运动过程中的任意1s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1s初的速度大3m/s
D.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1s初的速度大3倍
10.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取向右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乙物体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C.乙物体前内的平均速度与后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甲物体末回到出发点
二、多选题
11.如图所示,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已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5m/s2,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速度大小变为5m/s时,经历的时间可能为(  )
A.1s
B.2s
C.3s
D.4s
12.如图所示甲,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2s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乙中,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则(  )
t/s
0
2
4
6
v(m·s-1)
0
8
12
8
A.物体在斜面上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4m/s2
B.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为12m/s
C.4s末物体处于减速阶段
D.物块运动的总时间为10s
13.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式v=v0+at可以作以下的理解(  )
A.v0是时间间隔t开始的速度,v是时间间隔t结束时的速度,它们均是瞬时速度
B.v一定大于v0
C.at可以是在时间间隔t内速度的增加量,也可以是时间间隔t内速度的减少量,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t为正值,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t为负值
D.a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倾斜程度无关
1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就是说(  )
A.经过2s的时间,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是4m/s;
B.任意一秒内末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C.在任意一秒钟内,物体的初速度可能比末速度大2m/s;
D.开始运动一秒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比一秒前的瞬时速度增加2m/s。
15.如图所示,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s速度大小变为3m/s,则物体的加速度(  )
A.大小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B.大小为2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为3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三、实验题
16.在“测定手拉纸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长木板、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仪器前符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图乙是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__(填“交流4~
6
V”
“交流220
V”或“四节干电池”)。
(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4)若在某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点迹清晰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t=______s;
(5)打E点时物体的速度vE=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7.某探究小组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纸带上方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1)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填在下表中。
位置
A
B
C
D
E
v(m/s)
0.605
0.810
______
1.176
1.390
(3)在图中画出小车的v-t图像________。
(4)根据v-t图像求出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四、解答题
18.已知国歌演奏一遍的标准时间是46
s。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某次练习中,国歌响起时他拉动绳子开始升旗,国歌结束时国旗速度刚好减为0,此过程中国旗上升了16.8
m。若国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0.4
m/s,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减速与加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试求:
(1)求国旗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若国旗经过4
s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通过计算画出国旗上升过程的v-t图像。
19.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P点静止开始下滑,经过O点后进入水平面,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Q点,现每隔0.2
s通过传感器测量小明的运动速率v,从小明下滑开始计时,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设小明经过O点前后速率不变,小明在滑梯及水平面上的运动均可认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求:
t(s)
0.0
0.2
0.4

1.2
1.4
1.6

v(m/s)
0.0
1.0
2.0

1.8
1.4
1.0

(1)小明运动到O点时的速率;
(2)小明在t=2.5
s时的速率。
参考答案
1.A
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v=v0+at
可知,v-t图线为直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解:根据速度公式
可得
故选A。
3.B
解:由题意可知,7s末的速度为5.6,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故选B。
4.C
解:第一种情况,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其中,v1=-2m/s,v0=-8m/s,t=2s,解得
a1=3m/s2
第二种情况,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其中,v2=4m/s,v0=-8m/s,t=2s,解得
a2=6m/s2
故选C。
5.C
解:自动人行道做匀速运动,由速度公式可得其速度大小为
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D
解:根据运动学公式
可知5s汽车已经停止,所以6s时汽车的速度为0,D正确。
故选D。
7.A
解:设物体向上运动速度减小为零所用时间为t1,由速度与时间公式
解得
则经过t2=4s时物体速度方向仍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故选A。
8.C
解:AC.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内速度为负,在后2s内速度为正,则物体在第2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故C正确,A错误;
BD.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直线的斜率一定且为
故BD错误。
故选C。
9.A
解:AB.由
物体在这1s末和这1s初的时间间隔为1s,所以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故A正确,B错误;
CD.由
物体在这1s末和前1s初的时间间隔为2s,所以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1s初的速度大6m/s,故CD错误。
故选A。
10.B
解:A.甲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
B.根据图像,在前2s速度为负值,2s后物体的速度为正值,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正确;
C.根据图像,前内的平均速度
后内的平均速度
C错误;
D.根据图像,甲物体末距离出发点为10m,D错误。
故选B。
11.AC
解:选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若5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上,则
5=10-5t

t=1s
若5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下,则
-5=10-5t

t=3s
故选AC。
12.ACD
解:AB.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出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水平面上的加速度
根据运动学公式
8+a1t1+a2t2=12
t1+t2=2
解出
即时,物体恰好经过B点,此时的速度即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故A正确,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4s末物体处于减速阶段,选项C正确;
D.物块运动的总时间为
选项D正确。
故选ACD。
13.AC
解:A.公式
中,是时间间隔t开始的速度,v是时间间隔t结束时的速度,它们均是瞬时速度,故A正确;
B.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度大于初速度,当物体向某一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小于初速度,故B错误;
C.因为
知为速度的变化量,匀加速运动,为速度的增加量,为正值,匀减速运动,为速度的减小量,为负值,故C正确;
D.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倾斜程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AC。
14.AD
解:A.经过2s的时间,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为
故A正确;
BCD.由公式
可知,任意一秒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5.AD
解:若2s后物体的速度仍向上,则有
若2s后速度方向向下,则有
负号说明加速度向下;故选AD。
16.AC
电火花
交流220
V
A
0.1
0.246
解:(1)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测量点迹间的距离需要刻度尺,由于打点计时器可以记录时间,不需要秒表,该实验不需要测量钩码的质量,所以不需要天平。
故选AC。
(2)
[2]图乙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采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
(3)
[4]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选A。
(4)
[5]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由于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为0.1s。
(5)
[6]
E点的瞬时速度为
17.0.1
0.996
1.94
(1.90-1.99均可)
解:(1)[1]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
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2)[2]C点的瞬时速度为
(3)[3]由表格中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
(4)[4]由图线的斜率可求得它的加速度为
18.(1)0.365m/s;(2)
解:(1)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可得
(2)国旗匀加速上升阶段有
m/s2=0.1m/s2
国旗减速阶有
解得
s
故国旗匀速时间为38s。
国旗上升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
19.(1)3m/s;(2)0
解:(1)小明在PO段的加速度
方向沿斜面向下;小明在OQ段的加速度
方向与小明运动方向相反。
设小明运动到O点的时刻为、速率为v0,有
小明在1.4s时的速率为v,有
联立解得
(2)由
解得
s
所以当2.1s时小明已经停下来,故2.5s时小明的速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