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核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7核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03 12:4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核能
一、单选题
1.2018年3月2日,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大影院火爆上映:特别是作为大国工程“一带一路”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如图),代表创新成果的人造太阳,在影片中亮相,再次彰显了大国实力。下列关于“华龙一号”核电中核能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该原理与太阳释放能量的原理相同
C.?利用核裂变原理??????????????????????????????????????????????????D.?核能足原子内部的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
2.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核电站是通过聚变来利用核能的??????????????????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C.?氢弹是核聚变释放核能的???????????????????????????????????D.?太阳内部是核聚变释放核能的
3..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的????????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C.?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4.今年3月,在韩国首尔举行了第二届核安全峰会,核安全峰会是旨在倡导核安全和打击防范核恐怖主义的全球性峰会.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化学能
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D.?开发核能即使有核泄漏也是安全的
5..三门核电工程是我国首个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也是中美两国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如图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从核能到电能,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A.?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6..从核能到电能,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正确的途径是(  )
A.?核能→内能→电能??????????????????????????????????????????????B.?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C.?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D.?核能→电能
7.现代的大型舰艇及航空母舰常以核反应堆作动力,其目的是(
?
?
?
?
)
A.?利用核裂变的巨大威力???????????????????????????????????????B.?利用核裂变提供的巨大能量
C.?核反应堆在使用上比使用化石燃料更安全???????????D.?利用它发射核武器
8..下列关于放射现象、原子核和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通过对放射现象的研究,物理学家确认,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放射性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强剂量或长时间的辐射对人体有害
C.?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D.?核聚变的原料"铀"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有限
9..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即能源革命.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都是原子核分裂时释放出来的能量
B.?地球50亿年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
C.?电能和风能都是通过消耗一次能源得到的二次能源
D.?化石能源、核能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10..原子弹与核电站的根本区别是(??

A.?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
B.?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
C.?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D.?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11..如图所示,是某核动力航空母舰和从它上面起飞的直升飞机的示意图.那么,下列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直升飞机悬停在航空母舰的上空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
B.?当直升飞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后,航空母舰浸在大海中的深度将保持不变
C.?直升飞机和航空母舰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实现的
D.?核动力航空母舰所利用的核能是通过重核裂变释放的一种能量
12..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变化是()
A.?质量大的原子核的裂变???????????????????????????????????????B.?质量小的原子核的聚变
C.?裂变和聚变同时发生???????????????????????????????????????????D.?核物质燃烧释放出内能
二、填空题
13.核能的释放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太阳能的产生是通过________方式。
14.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________产生的。
15.如图所示,为了形象的描述核能的获得,两位同学分别画了一张利用核能途径的原理图;其中甲图表示的是________;图乙表示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6.你认为风能、太阳能、核能……以及你想到的可能的能源,哪些有可能成为今后的理想能源?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裂变(链式反应)释放能量的;核能的主要途径为核裂变和核聚变。
【解答】A、核电站的能量转化顺序为: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故A错误;
B、太阳释放能量的原理是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故B错误;
C、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故C正确;
D、核能是指重核裂变或轻核发生聚变时释放出的能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
A
【解析】【分析】A、核电站利用核能的原理是核裂变;B、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C、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反应;D、太阳内部发生的反应是核聚变。
【解答】A、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故A错误;
B、核反应堆的链式反应可以进行控制,故B正确;
C、氢弹是通过核聚变反应制造而成的,故C正确;
D、太阳内部核能是由核聚变反应是放出来的,故D正确。
故选:A
3.【答案】
A
【解析】【分析】(1)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裂变(链式反应)释放能量的.(2)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大量能量,这种能量称核能;核能的主要途径为核裂变和核聚变.(3)可再生能源指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如水能、风、太阳能等;不可再生能源只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本题通过核电站考查了核能应用的相关知识,为近几年考查的热点应熟练掌握.
【解答】解:A、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错误,符合题意.
B、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核能是指重核裂变或轻核发生聚变时释放出的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
C
【解析】【分析】核聚变和裂变都能释放能量,但聚变不容易控制,所以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核能是一种新型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核反应堆工作时会放出能量,也会产生射线,会对人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核能直接取自于地壳中的核物质,是不可再生能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核能的理解和掌握,理解核电站的工作方式和核能的来源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解答】解:A、核能和化石能源一样,短时间得不到补充,因此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水的内能→机械能→电能,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核反应堆工作时会放出能量,也会产生射线,会对人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核能发生核泄漏是非常危险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5.【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加热水,用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动力,推动蒸汽涡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的.解决此类问题只需要了解核能发电的过程及能量转化过程即可.
【解答】解:核电站能量转化的过程是:通过核反应把核能转化为内能,得到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气轮机转动,把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气轮机再带动发电机发电,得到电能.
故能量转化的顺序正确的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故选B.
6.【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核能发电时利用核能来加热水,用水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动力,推动蒸汽涡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的.解决此类问题只需要了解核能发电的过程及能量转化过程即可.
【解答】解:根据核能发电的过程可知,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水的内能→机械能→电能;
故选C.
7.【答案】
B
【解析】【分析】核能利用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核裂变(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的。
【解答】现代的大型舰艇及航空母舰常以核反应堆做动力源,其主要是因为核裂变能够提供巨大的能量,可以满足舰艇的需要。
故答案为:B
8.【答案】
B
【解析】【分析】(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3)核电站是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来发电的;
(4)地壳中铀的平均含量约为百万分之2.5,即平均每吨地壳物质中约含2.5克铀,这比钨、汞、金、银等元素的含量还高。
【解答】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的,因此该选项错误;
B、放射性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过量的辐射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有时住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该选项正确;
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该选项错误;
D、铀在地壳中的含量很高,比汞、铋、银要多得多,但由于提取铀的难度较大,只有沥青铀矿和钾钒铀矿两种常见的矿床,另外铀是核裂变的原料,不是核聚变,故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9.【答案】
B
【解析】【解答】
A错。今天的化石能源核能等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太阳能,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生物,化石能源来自于动植物,因此B对。电能是二次能源,是风能或者水能转化而来的。
C错。化石能源和核能都来自于地下的矿物质,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B
【分析】根据能源的定义即可解答;核能包括聚变和裂变两种方式获得能量。
10.【答案】
C
【解析】【解答】原子弹是核裂变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的武器,而用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和平利用核能,是核电站的原理。
故选C.
【分析】如果原子核的链式反应在可控制的核反应堆中进行,就可和平利用核能发电,若不加控制,就会发生原子弹爆炸。
11.【答案】
D
【解析】【解答】A、直升飞机悬停在航空母舰的上空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与地面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A项错误;
B、航母在海面上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航母的自身重力,飞走部分飞机时,航母重力减小,浮力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海水密度一定时,浮力减小,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航母就会浮起一些,B项错误;
C、直升飞机和航空母舰之间的联系是雷达,雷达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发现敌方军事目标的,C项错误.
D、航母利用的核能是可控制的核能,是重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是一种新能源,D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无线电通信利用的是电磁波.
12.【答案】
A
【解析】【解答】原子弹是核裂变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的武器,而用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和平利用核能,是核电站的原理.
故选A.
【分析】裂变是由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弹和核电站都是利用了这一原理,这跟核聚变是不一样的过程.
二、填空题
13.【答案】
核裂变;核聚变;核聚变
【解析】【分析】太阳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万物生长靠太阳。
【解答】核能的释放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方式,太阳能的产生是通过核聚变方式。?因为1938年,物理学家用中子轰击铀,使铀这种重原子核分裂成两块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原子核反应叫做重核裂变,核裂变是目前利用核能的主要形式;后来,物理学家又发现了轻核在一定条件下能聚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同时也能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反应称为轻核聚变;两种核反应都可产生很大的能量;在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核聚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给我们带来光和热。
故答案为:核裂变;核聚变;核聚变
14.【答案】
裂变;聚变;聚变
【解析】【分析】(1)人类利用核能的两种方式:核裂变,包括利用可控核裂变进行核能发电,利用不可控核裂变制造原子弹;核聚变主要用于制造氢弹;
(2)太阳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这是太阳能的来源。
【解答】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是裂变和聚变,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
故答案为:裂变;聚变;聚变
15.【答案】
裂变;聚变
【解析】【分析】核能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裂变;另一种是聚变。
【解答】由核能的种类可知,甲图表示的是裂变;图乙表示的是聚变。
故答案为:裂变;聚变
三、解答题
16.【答案】
核能有可能成为今后理想能源,因为它符合未来理想能源的条件,它们的优点:清洁、长远成本低、运输花费少。
【解析】【分析】核能在利用时有危险,所以要求技术含量较高,应该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不可盲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