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3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03 12:4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单选题
1.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结合尾鳍内血管及血液中物质相对含量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管①中流的是甲血液,颜色鲜红
B.?血管②中流的是乙血液,颜色鲜红
C.?血管③管壁较厚弹性大
D.?为便于观察,可以用死鱼进行观察
2.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

A.?Ⅳ→Ⅱ→Ⅰ→Ⅲ?????????????B.?Ⅳ→Ⅱ→Ⅲ→Ⅰ?????????????C.?Ⅰ→Ⅲ→Ⅳ→Ⅱ?????????????D.?Ⅰ→Ⅲ→Ⅱ→Ⅳ
3.某同学列出的输血关系表如下,表中有错误的一行是(
???)。
?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
A、AB
A、O
B
B
B、O
B、AB
C
AB
A、B、AB、O
AB
D
O
O
A、B、AB、O
A.?A???????????????????????????????????????????B.?B???????????????????????????????????????????C.?C???????????????????????????????????????????D.?D
4.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示意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
A.?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B.?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C.?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D.?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5.在下列图中,如果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则较粗血管能正确表示静脉的是(?
??)
A.??????????????????????????????B.??????????????????????????????C.??????????????????????????????D.?
6.如图所示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养料??????????????????????????????????D.?废物
7.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在血液循环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8.在心脏的结构中,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内血液依次是(?
??)
A.?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B.?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
C.?静脉血、动脉血、静脉血、动脉血??????????????????????D.?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9.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由动脉血转变成静脉血这个变化发生在(?
??)
A.?血液流经左心室时????????????????????????????????????B.?血液流经右心室时
C.?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D.?血液流经人体各器官(除肺外)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网时
10.下列关于血液各种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能运载血细胞??????????????????????????????????????????????B.?红细胞能运输氧
C.?白细胞在骨髓和胸腺中形成????????????????????????????????D.?血小板能吞噬细菌
11.下列关于血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型或B型的血
B.?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C.?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目会增多
D.?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无机盐
12.人体的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下列哪种血细胞中含有哪种物质所致(?
??)
A.?白细胞,纤维蛋白质??????B.?红细胞,纤维蛋白质??????C.?血小板,血红蛋白??????D.?红细胞,血红蛋白
二、填空题
13.血液在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封闭管道中
,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________次,可分为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两部分。
14.如图是一次人体血液化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视野,A、B、C所指示的是三种不同的血细胞。其中,没有细胞核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5.下图为某人心房、心室完成1次收缩和舒张与所需时间的关系。
(1)甲代表________?(选填心房或心室)

(2)甲乙舒张时间比收缩时间长,有利于________?;
(3)列式计算该人的心率。
四、实验探究题
16.请根据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
(1)血液循环流动是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进行的,图中②③④⑤组成的循环路线叫________。
(2)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它与肺部毛细血管网之间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
(3)假若某人意外受伤,左手手指伤口感染,医生在其右手静脉注射青霉素,请问青霉素到达伤口处至少应该经过心脏________次。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解答】A、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颜色鲜红,是含氧丰富,A符合题意;
B、②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颜色暗红,B不符合题意;
C、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的小静脉,其管壁较薄,弹性较小,血流较慢,C不符合题意;
D、为便于观察,应该用活鱼进行观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路线,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解答】如图所示,心脏的结构为:Ⅰ左心房;Ⅲ左心室;Ⅱ右心室;Ⅳ右心房。
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此题中血液循环路线为:右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病灶。所以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故答案为:A
3.【答案】
A
【解析】【分析】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解答】A型血的人可接受的血型为:A型和O型,可输给的血型为:A型和AB型,A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解答】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里面的血液流动比较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里面血液流动比较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从图中血液流动方向看出丙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是静脉;甲血管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是动脉;乙血管是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因此是毛细血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分析】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静脉血管是引导血液回心脏的管道,管壁较薄,管腔大而不规则。
【解答】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管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C符合题意。
故选:C
?
6.【答案】
A
【解析】【分析】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解答】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减少.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
故选:A
?
7.【答案】
B
【解析】【分析】心脏的结构由图中的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解答】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即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肺循环的起点是②右心室。
故选:B
?
?
8.【答案】
B
【解析】【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解答】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摄入主动脉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处的毛细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这样动脉血就变成了静脉血。体循环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是把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所以左心室和左心房中一定是动脉血,右心室和右心房中一定是静脉血。
故选:B
?
9.【答案】
D
【解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的变化情况。
【解答】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所以在人体血液循环中,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是发生在体循环过程,D符合题意。
故选:D
?
10.【答案】
D
【解析】【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无核,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血小板无核,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细胞较大有细胞核,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
C
【解析】【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解答】A、由分析知,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型或O型血,也能给A型血或AB型血的人输血,A正确;
B、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综上所述血液有运输、防御和保护、调节体温的功能,B正确;
C、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的含量会增加,不是血小板数目增加,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C错误。
D、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一部分无机盐.喝水和适量补充无机盐就能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严重腹泻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损,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因此不管是大量出汗还是严重腹泻都不会使血液中的血细胞丢失,丢失的仅仅是血浆成分,D正确。
故选:C
?
12.【答案】
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血液呈红色的原因,可以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能运输氧气和部分的二氧化碳;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人体的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红血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所致,而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白细胞和血小板是白色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3.【答案】
心脏;血管;两;体;肺
【解析】【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解答】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故答案为:心脏;血管;两;体;肺
?
14.【答案】
AB;携带、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解析】【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由于血小板非常小;白细胞虽然个体最大,白细胞比红细胞的数量少,能做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若某人的血液中数量过多可能患有炎症;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贫血的原因是红细胞过少或者血红蛋白过少,而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贫血患者应当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
【解答】如图是一次人体血液化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视野,A、B、C所指示的是三种不同的血细胞。其中,没有细胞核的是A红细胞,B血小板;A为红细胞,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携带、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AB;携带、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三、解答题
15.【答案】
(1)心室
(2)心肌休息
(3)心动周期=1分钟/心率。如图表示一个人的心动周期为0.8秒,则此人的心率为:心率=60/0.8=75(次/分)
【解析】【分析】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脏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跳动着。
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心脏收缩和舒张有规律的交替进行,称为心动周期。
【解答】(1)、
心室比心房收缩时间长,所以甲代表的是心室。
(2)、
舒张期比收缩期长,可以让血液充分回到心脏,让心肌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3)、
心动周期=1分钟/心率。如图表示一个人的心动周期为0.8秒,则此人的心率为:心率=60/0.8=75(次/分)。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体循环
(2)肺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2
【解析】【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解答】(1)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因此②③④⑤组成的循环路线叫体循环;
(2)图中①是肺泡,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流经肺后,氧的含量就增多了,这个生理过程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由右手静脉注射青霉素,青霉素随血液通过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到达病灶,先后两次经过心脏;
故答案为:(1)体循环;(2)肺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