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机械能(势能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机械能(势能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07 22:1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势能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如图是一个运动员跳水的示意图,运动员经过①、②、③三个位置时,其重力势能(  )
A.在①最大
B.在②最大
C.在③最大
D.一样大
2.如图所示,用力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分别沿斜面L1和L2推至平台上。将甲物体推上平台做的功是W1,比将乙物体推上平台做的功W2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B.乙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C.将甲物体推上平台做的额外功较多
D.将甲物体推上平台做的有用功较多
3.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在a处的大
B.两处一样大
C.落在b处的大
D.无法比较大小
4.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减小的物理量是(  )
A.重力
B.动能
C.重力势能
D.质量
5.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完全相同的三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三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三根弹簧具有不同的弹性势能
B.丙的长度比甲大
C.丙的弹性势能比甲大
D.丙和乙具有相同的形变量
6.为了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还可以探究动能与高度的关系
B.球从高处滚下来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由实验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D.球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时,水平面对小球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二.填空题(共3小题)
7.小球从桌面滚落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C、D两处高度相同。B点的重力势能  C点的重力势能;C点的动能  D点的动能。(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  (选填“A”或“B”),由此可知重力势能大小与  有关。重力势能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  。
9.在“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用到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1<m2=m3,情景如图,实验中通过观察小球陷入细沙的  来反映重力势能的大小;由甲、乙两种情况可知,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小铁球m3落入细沙后,速度不断减小直至静止,它的机械能转化为  能。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0.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花泥(易产生塑性形变)若干块,刻度尺一把,体积相同、质量为m的小球3个和质量为2m的小球一个。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中均让小球从图中高度自由下落,待小球静止后,分别用刻度尺测出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请你根据图中实验情景完成下列内容。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
(2)比较A、B两球,由此可得出结论:  。
(3)比较  两球,可得出结论:当物体  相同时,高度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4)比较C、D两球,可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选填“有关”或“无关”)。
(5)小球下落陷入花泥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
(6)该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写出其中的一种即可)。
 
四.解答题(共7小题)
11.如图所示是在2013年中考体育考试中,康健同学在投掷实心球的运动轨迹。
球在空中飞行的A、B、C、D四点,  点处的重力势能最大。实心球落地后,由于球具有  还要继续向前运动,在地面阻力的作用下,最后停在E点。
12.如图所示,将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固定在水平地面,甲、乙两钢球(m甲>m乙)正对弹簧从同一高度h同时自由下落,两球接触弹簧并向下压缩弹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各自速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时,哪个球使弹簧形变程度更大?
(2)若两球各自再继续向下运动相同的距离时,它们所受的合力分别为F甲和F乙,请判断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整个过程均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
13.随着城市高层住宅的增多,高空抛物成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有实验数据表明:一个60g的鸡蛋从4楼落下会让人头部起肿包,从8楼落下可让人头皮破损,从18楼落下可砸碎成年人的头骨,从25楼落下可使人当场死亡。请从能量的角度解释高空落下的鸡蛋能砸伤人的原因。
14.如图所示,宝鼎同学用弹弓研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关系。通过实验他观察的记录是:弹弓的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子弹”射得越远。
(1)弹弓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比较的;
(2)当弹弓橡皮筋形变相同时,所用的“子弹’质量不同,射出去的距离也不同,质量较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  (大/小),宝鼎实验所选用“子弹”的  应是相同的;
(3)实验结论是  。
15.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弹弓射“子弹”来研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关系”的情景。
(1)在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弹弓弹性势能的大小。
(2)当弹弓上的橡皮筋形变相同时,所用的“子弹”质量不同,射出去的距离也不同,质量较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  (近/远).因此,小明在实验中所选用的“子弹”的  应是相同的。
(3)根据实验现象可归纳出:在一定限度内,形变越大,形变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  (小/大)。
16.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后,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  来比较各铁块的重力势能大小的。
(1)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铁块下落的高度关系是hA  h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若B、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的质量的关系是mB  mC。
(2)本次探究实验中,运用了两种思维方法,它们是:a.  。b.  。
17.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  ,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  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手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势能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运动员的质量是一定的,
由图可知,运动员在②位置时的高度最大,
所以在②位置时其重力势能最大。
故选:B。
 
2.解:AB、甲乙物体的质量相同,被推至平台上上升的高度相同,甲乙物体的重力势能相同,故AB错;
CD、甲乙物体的质量相同,被推至平台上上升的高度相同,由W=Gh=mgh可知推力做的有用功相同,由题知推力做的总功W1>W2,因为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所以将甲物体推上平台做的额外功较多,故C正确、D错。
故选:C。
 
3.解:从高处下落的篮球具有重力势能,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当篮球与地面接触时,篮球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这样篮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篮球的弹性势能,高度越高,篮球的形变量越大,即痕迹面积越大,由图可知,b图的篮球痕迹较大,所以落在b处的篮球的起始重力势能较大。
故选:C。
 
4.解:A、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救灾物资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重力不变。故A错误。
B、救灾物资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B错误。
C、救灾物资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C正确。
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救灾物资的位置变化,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5.解: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图乙是压缩弹簧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图乙和图甲、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的长度和伸缩的长度都是相同的,它们具有的弹性势能是相同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6.解:A、要探究动能与高度的关系,需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改变小球下落的高度,题中提供的器材和过程可探究动能与高度,故A正确;
B、球从高处滑下的过程中,因为他所处的高度降低,所以他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动能,速度越来越快,故B正确。
C、由实验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故C正确;
D、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减速直线运动,摩擦力阻碍小球向右运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7.解:重力势能与质量、高度有关,小球质量一定,B点的高度大于C点的高度,故B点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的重力势能;
由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弹起最大高度越来越小,说明机械能慢慢减小,C、D两处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同,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C点的动能大于D点的动能。
故答案为:大于;大于。
 
8.解:从图中A、B的印迹看出,B球的形变大,说明它原有的重力势能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的质量也是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一个因素。
故答案为:B;高度;质量。
 
9.解:在此实验中,通过观察小球陷入沙子中的深度来比较各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由甲乙两图可知,两小球质量不相等,高度相等,所以可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小铁球m3落入细沙后,速度不断减小直至静止,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克服摩擦力做功,它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深度;质量;内能。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0.解:(1)本实验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来反映的;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比较A、B两球,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相同,B球质量大于A球质量,发现B球陷入花泥的深度更大,说明B球的重力势能较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下落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比较A、C两球,两球质量相同,下落路径也相同,C球的下落高度大于A球的下落高度,发现C球陷入花泥的深度更大,说明C球的重力势能较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下落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比较C、D两球,两球的质量相同,下落高度也相同,两球的运动路径不同,但陷入花泥的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5)小球下落陷入花泥前,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所以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6)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通过球陷入花泥的深度来反映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用到的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1)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2)当下落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3)A、C;质量;(4)无关;(5)动;(6)控制变量。
 
四.解答题(共7小题)
11.解:(1)实心球在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实心球在B点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
(2)实心球落地后,由于球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
故答案为:B;惯性。
 
12.解:(1)由于m甲>m乙,所以G甲>G乙,
球在下落过程中,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球受到的重力等于受到的弹力,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所以甲受到的弹力大于乙受到的弹力,甲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大于乙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
(2)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球受到的重力等于受到的弹力,在速度最大处再向下运动相同的距离,由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压缩量跟受到的压力成正比,所以甲弹簧和乙弹簧再次发生的弹性形变相同,再次产生的弹力相同,这个再次产生的弹力即合力,所以甲乙所受的合力相等,即F甲=F乙。
故答案为:(1)甲;(2)F甲=F乙。
 
13.答:高空中的鸡蛋具有很大的重力势能,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落地前鸡蛋具有很大的动能,砸向行人时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14.解:(1)弹弓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子弹射出的距离来表示,射出的越远,弹弓的弹性势能越大。
(2)弹弓弹性形变相同,弹性势能相同,射出子弹时,子弹飞行的远近跟子弹的质量有关,子弹质量越大,飞行距离越小。用子弹射出的远近反映弹弓的弹性势能时要保持子弹的质量相同。
(3)子弹的质量相同时,弹弓的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子弹”射得越远。所以得到: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故答案为:(1)子弹射出的距离;(2)小;质量;(3)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15.解:(1)弹弓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子弹射出的距离来表示,射出的越远,弹弓的弹性势能越大。
(2)弹弓弹性形变相同,弹性势能相同,射出子弹时,子弹飞行的远近跟子弹的质量有关,子弹质量越大,飞行距离越近。用子弹射出的远近反映弹弓的弹性势能时要保持子弹的质量相同。
(3)子弹的质量相同时,弹弓的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子弹”射得越远。所以得到: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故答案为:(1)子弹射出的距离;(2)近;质量;(3)大。
 
16.解:实验时可以通过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比较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越大,铁块的重力势能越大,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越小,铁块的重力势能越小。
(1)①在质量相等时,铁块下落的高度越大,铁块的重力势能越大,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越大,由图示可知,B下面的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大,因此B铁块下落的高度大,A铁块下落的高度小,铁块下落的高度关系是hA小于hB;②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时,铁块的质量越大,铁块的重力势能越大,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越大,由图示可知,铁块B下面的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大,C下面的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小,因此铁块B的重力大于铁块C的质量,mB大于mC。
(2)实验通过控制铁块的质量相等而下落高度不同,或控制铁块下落的高度相同而质量不同进行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实验通过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比较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把重力势能的大小转化为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大小,应用了转换法。
故答案为: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1)小于;大于;(2)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17.解:(1)此题要改变弹簧的弹性形变大小,因此要将同一个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运用转换法,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故答案为:(1)不同;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2)长度、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相同;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