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
地
理
(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暑假期间,小明到某城市旅游。其中某一天报名了当地旅行社的一日游出行,跟随一旅行团前往三景点观光旅游。出行当天的行程计划为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为该旅行团当日行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暑假期间出游的城市,最可能是(
)
A.武汉(30°N,114°E)
B.上海(31°N,121°E)
C.成都(30.5°N,103°E)
D.乌鲁木齐(43°N,87°E)
2.该日出游时,途中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的风景,小明应挑选的座位是(
)
A.酒店至观光点1,左侧靠窗
B.观光点1至观光点2,右侧靠窗
C.观光点2至观光点3,右侧靠窗
D.观光点3至酒店,左侧靠窗
3.该日小明在出游时,发现某一段道路两侧的隔离绿化带树木整齐划一,但左边为落叶树种法国梧桐,右边是常绿树种香樟树。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壤差异
B.气候差异
C.居民爱好差异
D.规划差异
山西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的“死海”,湖水含盐度高,在偏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下图为山西部分区域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由图可知,山西运城盐池的形成原因为(
)
A.地壳挤压凹陷积水而成
B.流水侵蚀后积水而成
C.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D.火山口积水而成
5.关于“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出现于春季,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易于蒸发
B.此现象出现于夏季,夏季气温高,位于山脉背风坡,蒸发旺盛
C.此现象出现于冬季,冬季多大风天气,易于蒸发
D.此现象不会出现于夏季,夏季降水丰富,不利于成盐
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下图为1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
)
①大气反射增强
②大气逆辐射减弱
③地面反射减弱
④地面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稀少
B.冬季风强
C.对流旺盛
D.工业发达
江淮气旋通常是指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锋面气旋,其形成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密切相关。当其进入黄海和东海后会影响渤海海域,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图2为江淮气旋的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江淮气旋多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9.随着江淮气旋的移动,东海海域的主要风向变化为(
)
A.西北风→西风→西南风
B.东南风→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东风→东南风
D.西北风→北风→东北风
10.江淮气旋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与其相关性最小的是(
)
A.海湾的形状
B.气旋移动方向
C.风力的大小
D.海水温度变化
苏木吉林湖是我国的一个湖泊,其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读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左图)、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苏木吉林湖(
)
A.位于青藏高原
B.湖盆呈漏斗状
C.处于湿润地区
D.湖面海拔1180
m
12.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邻湖湖水
13.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水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淡水湖泊,含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
②离冬季风发源地近,沿湖地区植被茂盛
③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
④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内蒙古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段,处于我国半干旱区南缘的生态交错带,具有较丰富的植被类型且垂直分异明显,南北两坡森林植被分布有较大差异。下图为大青山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大青山南坡自山麓至山顶的植被类型垂直分布最有可能为(
)
A.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灌丛-积雪冰川
B.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草甸
C.山地草原-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D.山地草原-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草甸
15.推测大青山森林植被分布较多的坡向及其主要原因有(
)
A.北坡,降水较多
B.南坡,光照较好
C.北坡,蒸发较弱
D.南坡,热量较好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5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120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沙坝原来有深厚的永久冻土层,一年中大多数日子被厚厚的海冰包围。近50年来,永久冻土层变薄,海冰存在日期减少,沙坝面积不断缩小。下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
(1)对比沙坝东西两侧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解释差异的成因。(4分)
(2)指出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3)与50年前相比,分析近50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6分)
17.阅读太平洋中两区域图,回答有关问题。(13分)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5分)
(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4分)
(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4分)
(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2020年4月30日,自然资源部在珠峰大本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攀登珠峰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任务。为珠峰“量身高”为什么一定要人登顶测量?是否可以用无人机或机器人代替?相关测绘专家表示,人,尤其是专业测绘队员登顶,可使测量数据更可靠、更具说服力。而目前的技术手段尚无法确保测量型无人机或机器人在峰顶作业。为了更好的测量珠峰,登山队员兵分两路,一路南坡,一路北坡。
材料二
下图为珠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登顶前,两路队员在山麓地带进行准备工作。左图和右图是在当地拍摄的山麓自然带(基带)照片,结合上图,推测左图和右图哪个是珠峰的南坡基带,哪个是北坡基带?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登山途中,两路队员会将不同海拔高度自然带分布的数据传输到后台计算机。通过对比发现,南坡记录的高山草甸海拔与北坡分布高度明显不同,分析南北坡高山草甸分布高度的差异及原因,并说出同一自然带在不同纬度山地的分布规律。(6分)
(3)登山途中,某路队员写下了这样的日记:“……支离破碎的冰川呈现出一幅三维空间的美幻景色。我的脚嘎嘎吱吱地踩在冰川的表面,陡峭的岩石拱壁与从冰川两侧挤压下来的冰结合在一起,高高地耸立着,像邪恶之神的肩膀……”分析哪一队看到日记中描述的冰雪景观海拔更低?推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南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
地
理
(A)答案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暑假期间,小明到某城市旅游。其中某一天报名了当地旅行社的一日游出行,跟随一旅行团前往三景点观光旅游。出行当天的行程计划为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为该旅行团当日行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暑假期间出游的城市,最可能是(
)
A.武汉(30°N,114°E)
B.上海(31°N,121°E)
C.成都(30.5°N,103°E)
D.乌鲁木齐(43°N,87°E)
2.该日出游时,途中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的风景,小明应挑选的座位是(
)
A.酒店至观光点1,左侧靠窗
B.观光点1至观光点2,右侧靠窗
C.观光点2至观光点3,右侧靠窗
D.观光点3至酒店,左侧靠窗
3.该日小明在出游时,发现某一段道路两侧的隔离绿化带树木整齐划一,但左边为落叶树种法国梧桐,右边是常绿树种香樟树。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壤差异
B.气候差异
C.居民爱好差异
D.规划差异
【答案】
1.A
2.C
3.D
山西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的“死海”,湖水含盐度高,在偏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下图为山西部分区域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由图可知,山西运城盐池的形成原因为(
)
A.地壳挤压凹陷积水而成
B.流水侵蚀后积水而成
C.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D.火山口积水而成
5.关于“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出现于春季,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易于蒸发
B.此现象出现于夏季,夏季气温高,位于山脉背风坡,蒸发旺盛
C.此现象出现于冬季,冬季多大风天气,易于蒸发
D.此现象不会出现于夏季,夏季降水丰富,不利于成盐
【答案】
4.C
5.B
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下图为1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
)
①大气反射增强
②大气逆辐射减弱
③地面反射减弱
④地面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稀少
B.冬季风强
C.对流旺盛
D.工业发达
【答案】
6.C
7.A
江淮气旋通常是指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锋面气旋,其形成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密切相关。当其进入黄海和东海后会影响渤海海域,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图2为江淮气旋的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江淮气旋多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9.随着江淮气旋的移动,东海海域的主要风向变化为(
)
A.西北风→西风→西南风
B.东南风→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东风→东南风
D.西北风→北风→东北风
10.江淮气旋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与其相关性最小的是(
)
A.海湾的形状
B.气旋移动方向
C.风力的大小
D.海水温度变化
【答案】
8.C
9.B
10.D
苏木吉林湖是我国的一个湖泊,其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读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左图)、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苏木吉林湖(
)
A.位于青藏高原
B.湖盆呈漏斗状
C.处于湿润地区
D.湖面海拔1180
m
12.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邻湖湖水
13.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水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淡水湖泊,含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
②离冬季风发源地近,沿湖地区植被茂盛
③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
④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11.B
12.A
13.D
内蒙古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段,处于我国半干旱区南缘的生态交错带,具有较丰富的植被类型且垂直分异明显,南北两坡森林植被分布有较大差异。下图为大青山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大青山南坡自山麓至山顶的植被类型垂直分布最有可能为(
)
A.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灌丛-积雪冰川
B.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草甸
C.山地草原-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D.山地草原-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草甸
15.推测大青山森林植被分布较多的坡向及其主要原因有(
)
A.北坡,降水较多
B.南坡,光照较好
C.北坡,蒸发较弱
D.南坡,热量较好
【答案】
14.D
15.C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5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120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沙坝原来有深厚的永久冻土层,一年中大多数日子被厚厚的海冰包围。近50年来,永久冻土层变薄,海冰存在日期减少,沙坝面积不断缩小。下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
(1)对比沙坝东西两侧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解释差异的成因。(4分)
(2)指出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3)与50年前相比,分析近50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6分)
【答案】
(1)西侧海水侵蚀为主(海浪、潮汐);(2分)东侧河水侵蚀为主西侧直面海洋,海面开阔,海水流动性好,受海浪和潮汐影响大;(2分)东侧离大陆近,大陆上多条河流注入,且流向与沙坝走向基本垂直,河水侵蚀作用强。(2分)(任答2点)
(2)夏季海冰融化,沙坝受海水侵蚀强;(2分)降雨多,冰雪融量大,河流流量大,沙坝东侧受河水侵蚀强;(2分)冻土融化,土层松软,易被侵蚀。(2分)(任答2点)
(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不断淹没沙坝;(2分)海水结冰期缩短,侵蚀时间变长,沙坝边缘坍塌严重;(2分)沙坝地表径流和大陆河流流量增大,流水侵蚀增强;(2分)沙坝永久冻土层变薄,易被侵蚀。(2分)(任答3点)
17.阅读太平洋中两区域图,回答有关问题。(13分)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5分)
(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2分)
【答案】
(1)A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2分)
原因:冬季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2分)夏季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2分)
(2)热带雨林气候。(1分)
成因: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2分)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水汽充足;(2分)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任答2点)
(3)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来,降水较多。(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4分)
(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4分)
(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4分)
【答案】
(1)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2分)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2分)
(2)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2分)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2分)
(3)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2分)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2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2020年4月30日,自然资源部在珠峰大本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攀登珠峰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任务。为珠峰“量身高”为什么一定要人登顶测量?是否可以用无人机或机器人代替?相关测绘专家表示,人,尤其是专业测绘队员登顶,可使测量数据更可靠、更具说服力。而目前的技术手段尚无法确保测量型无人机或机器人在峰顶作业。为了更好的测量珠峰,登山队员兵分两路,一路南坡,一路北坡。
材料二
下图为珠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登顶前,两路队员在山麓地带进行准备工作。左图和右图是在当地拍摄的山麓自然带(基带)照片,结合上图,推测左图和右图哪个是珠峰的南坡基带,哪个是北坡基带?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登山途中,两路队员会将不同海拔高度自然带分布的数据传输到后台计算机。通过对比发现,南坡记录的高山草甸海拔与北坡分布高度明显不同,分析南北坡高山草甸分布高度的差异及原因,并说出同一自然带在不同纬度山地的分布规律。(6分)
(3)登山途中,某路队员写下了这样的日记:“……支离破碎的冰川呈现出一幅三维空间的美幻景色。我的脚嘎嘎吱吱地踩在冰川的表面,陡峭的岩石拱壁与从冰川两侧挤压下来的冰结合在一起,高高地耸立着,像邪恶之神的肩膀……”分析哪一队看到日记中描述的冰雪景观海拔更低?推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答案】
(1)左图是北坡基带,右图是南坡基带。(2分)
依据:两图差异性比较明显,左图是高原风光,高山草甸草原;(2分)右图是山地常绿阔叶林风光。(2分)
(2)北坡高山草甸分布低。(2分)
原因:北坡是阴坡,阴坡热量条件较阳坡的热量条件差,故分布的海拔低。(2分)
同一自然带,在不同纬度山地分布高度也逐渐降低。(2分)
(3)南坡雪线低,(2分)因为南坡是印度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