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圆点、小棒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意义。
2.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的意义,初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2.
难点:
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一)复习旧知:(课件演示)
1.数一数。
(1)在三百八十七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下面共有(
)个小正方体。
2.说一说。
(1)8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68由(
)个(
)和(
)个(
)组成。
3.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
(二)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千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
(一)圈圆点,经历数数的过程。
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拿出圆点图,圈一圈,一共有多少个圆点,看看刚才估得准不准。
2.汇报交流: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数法的异同,突出用“百”数较大数的优点。
3.课件演示:先圈出一个100,再圈出一个100,还剩下3个十和5个一。
4.学生回答:2个一百是多少?(二百)它与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二百三十五
(二)摆小棒,探究数的组成。
1.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怎样能清楚地表示出二百三十五。
2.汇报交流:100根小棒摆一大捆,摆2捆;10根小棒摆一小捆,摆3捆,剩下摆5根小棒。根据摆的小棒说一说,这个数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课件出示:
(1)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六十。
(2)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
)个百和(
)个一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零五。
(三)拨珠子,探究数的读、写法。
1.自主选择:学生自由选择黑板上的3个数:二百三十五、四百六十、四百零五,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1)认识计数器上的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等。
(2)认识计数器上珠子表示的意义:百位上表示几个几,十位上表示几个几,个位上表示几个几。
(3)拨一拨,说一说。拨好数后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拨的。
2.写数:学生根据拨出的数写一写,重点突出当计数器上的十位或个位没有珠子时用0占位。
(1)比一比。46和460,45和405有何不同。
(2)说一说。让学生直接说说上面每个数的组成。
3.读数。
(1)自由读:235、460和405。
(2)集体订正:你是怎么读的?什么位置的零要读?
4.举例:学生例举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互相读一读。
5.小结:
(1)读数方法
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起;读数时,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特别注意
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零,末尾无论有几个0都不读。
(2)写数方法
写数时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三、课堂实训,内化新知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题。借助小正方体,在学生理解了10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完成。
2.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2题。在计数器上拨数之后写数,并说说是怎么拨的,写数时要注意什么。边操作边叙述,巩固方法。
(二)提升应用
1.9个百和3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它里面共有(
)个十。
2.蜜蜂每秒约振动380次翅膀,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读出这两个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四、联系生活,总结升华
(一)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生活中你见过哪些1000以内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