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动手分一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的活动中不断加深对12÷3=4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2.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不断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用丰富、生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并说出用的哪句乘法口诀?
6×2=????
4×3=???
?2×5=????
3×3=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5×(??
)=15
问:(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讲故事:猴妈妈从桃树上摘下了12个桃子,准备分给它的孩子们吃。(2)通过看图和听故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猴妈妈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3)课件显示数学信息及问题,学生自由读
(4)你能解决猴妈妈提出的问题吗?
(5)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探究计算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列式计算:12÷3
问:为什么用除法?(求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子就是求
12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计算的结果是什么?与摆小圆片的结果一样吗?
你是怎样计算的?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用乘法口诀计算)
比较:同学们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出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只要想三四十二,就能又快又准确地求出商来。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动画:14.小猴分桃:如果
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几个?
(2)学生读题并列出算式。
(3)思考:12÷4=?请你尝试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4)交流:说一说想商的过程,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求12÷4等于几,就想几和4相乘得12。三四十二,所以12÷4=3)
(5)小结:求
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4.比较:从以上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两个除法算式用的是同一句乘法口诀)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利用乘法口诀计算出下面各题的商
(1)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
交流汇报。
2.完成练习五第1题
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
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计算出商的。
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仔细观察图片,完成书上填空
问:这道题实际求的是什么?(把15只鸽子平均放到3个鸽子窝内,每个鸽子窝可以放几只鸽子?)
独立填写除法算式,并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想出商的。
4.游戏:小小邮递员(练习五第3题)出示动画:找答案
(1)认真计算手中的“信件”,想好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2)检查每个信箱中的信是否正确送达。
(3)问: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箱?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被除数与除数相同时,商是1)
1÷1=?
(四)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是怎样求商的?(板书课题)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