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小学科学学科三年级上册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单元 植物
一、填空题
1.一棵完整的树主要由( )、( )、( )等部分构成的。
2.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是: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 ),再平捏蜡笔在纸上( ),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在我们这个地区,一般的植物是( )天发芽,( )天长叶,( )天落叶。
4植物的叶由( )、( )构成。叶片中的( )是传递水分和营养的通道。
5.我们观察叶的时候,应该从叶片的( )、( )、( )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
6 要想全面观察物体,我们可以利用身体的多种感官:如用( )去摸;用( )去听;用( )去闻等。
7.有些东西太小,我们在观察时可以借助( )镜。
8. 我知道的叶的颜色有( )、( )( )等。
9.叶的形状有( )、( )、( )、( )、( )、( ) 。
10.要比较两片叶的大小,可以采用量叶片的( )和( )的方法。
11.请你描述一片秋天的枫叶:这片枫叶的特点①( ) 颜色的、②( )形叶片、 ③叶片边缘( )、 ④( )叶脉。
12.当我们写观察记录时应写清( )、( )、( ) 等内容。
13.松树属于( ) 植物,狗尾草属于( ) 植物。
14.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 )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 )茎。
15.水中生长着许多植物,( )和( )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
16. 你知道最大的叶有( )米长,最小的叶像( )。
17. 在观察大树活动中,你在大树下看到了( ),在树干上看到( ),在树叶上看到了( )。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我们观察一棵大树,正确的观察顺序是 ( )
A.先从远处整体观察树的全貌,再到近处观察树的各部分。
B.先从近处观察树的各部分,再到远处整体观察树的全貌。
C.远处和进处穿插差进行观察。
2.制作叶的标本最好的办法是( )
A.放到火上烤 B.夹在书本里 C.放在桌上压 D.放在太阳下晒
3.下面是拓印树叶画的方法,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在树叶上盖白纸,再把树叶的背面涂色,然后用手掌按压。
B.先把树叶的背面涂色,再在树叶上盖白纸,然后用手掌按压。
C.先用手掌按压,再把树叶的背面涂色,然后在树叶上盖白纸
4.观察一棵大树,要想观察到的东西更多,( )。
A.就要有一定的目的
B.随便观察也行
C.有无目的都一样
5.仔细观察一棵大树,你会发现( )。
A.树上没有小虫等小动物
B.树上有小虫等小动物
C.所有的树上都长有果实
6.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
A.所有树的树冠形状都是一样的
B.所有树的树冠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C.有的树冠形状大体相同,有的不同
7.观察树木时,用图画、拓印的方法作记录,( )。
A.对我们观察了解树木很有帮助
B.对我们观察了解树木没有什么帮助
C.只是一种玩法
8.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叶子( )。
A.形状完全相同 B.形状完全不同 C.有些相同,有些不相同
9.植物的叶是由( )组成的。
A.叶面,茎 B.叶片,叶柄 C.叶面,叶把柳树叶
10.柳树叶、榆树叶、槐树叶、桃树叶中,叶子比较细长的是( )。
A.槐树叶和榆树叶 B.榆树叶和桃树叶 C.柳树叶桃树叶
11.植物的叶子( )。
A.都是绿色的 B.都不是绿色的
C.绿色的最多,但也有其他颜色
12.大树与它周围的小动物( )。
A.没有什么关系 B.有着密切的关系
C.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我们人类没有什么关系
13.观察和了解树木最好的方法是( )。
A.看,摸 B.看,听, C.看,摸,闻,听
14.如果一棵大树的树枝是又细又软的,那么这棵大树可能是( )
A. 柳树 B.杨树 C.松树 D.槐树
15.在观察树叶时,我们要( )
A.捡地下的落叶观察 B.爬上树观察C.折断树枝观察 D.摘一片新鲜叶来观察
16.只要两种树叶的( ),我们就说他们是同一种叶。
A.形状相同 B.大小相同 C.大小形状相同 D.形状相似
17.杨树的叶脉是( )
A.网状脉 B.平行脉 C.羽状脉
18.银杏叶是( )
A.针形叶 B.带形叶 C.扇形叶
19.松树叶是( )
A.针形叶 B.带形叶 C.扇形叶
20.玉米叶是( )
A.针形叶 B.带形叶 C.扇形叶
21.枫树叶是( )
A.针形叶 B.带形叶 C.扇形叶 D.掌形叶
22.我想把树皮图案弄到纸上去我一般采用( )方法
A 图画 B拓印
23.植物的什么器官五颜六色、形状各异,不仅供人观赏,也是植物繁殖的器官。( )
A.根 B.花 C.叶
24.下边能用来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 ( ) 。
A、量筒 B、 放大镜 C、绳子和尺
25.下列植物中不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
A. 水生花 B. 浮萍 C.三叶草
26.杨树的叶子是( )。
A、针形 B、掌形 C、心形
三、判断(在题后的括号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观察就是随便看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观察树叶时,我们要捡地下的落叶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当我们来到一棵大树前要进行观察时,应该先想想观察什麽,再想想怎样观察,然后认真仔细的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树木。__( )
5.一片完整的叶子是由叶柄和叶片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狗尾草是陆生植物,水葫芦是水生植物,它们没有相同的特点._______( )
7.金鱼藻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所以他能浮在水面上。 ( )
8.狗尾草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它的寿命很长。 ( )
9.松树、杨树、柳树的茎都是木质茎。 ( )
10.车前草、三叶草、蒲公英都是草本植物。 ( )
11.我们在收集树叶时可以去摘树叶也可以捡树叶。 ( )
12.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 )
13.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肥料。 ( )
1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制作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 )
15.比较树叶的大小只能用数方格的方法。 ( )
16. 我们观察树叶时可以到树上随意摘树叶。 ( )
17.竹叶的形状像一条皮带,因此称为带形叶。 ( )
四、图题
1.按要求画几张不同形状的叶子。(心形、卵形、针形、扇形)
(心形叶) (卵形叶) (针形叶) (扇形叶)
2.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排列出向日葵一生的正确顺序
( ) ( ) ( ) ( ) ( )
( ) ( ) ( ) ( )
正确的顺序是:
3.标出树叶个部分的名称。
(教材13页右上图 包括叶脉共三个空 )
五、观察描述
1.写一段简短的观察记录,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树木(或者花、草等植物)的样子(大小、形状、颜色等,也可以包括小动物在它上面的生活情况)。
2.观察一片你喜欢的叶子,然后用简单的文字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它和什么叶子的形状比较接近等,并注意说明它是什么树的叶子)
六、我来连一连:
1.果实 舒展叶子、输送养料
叶子 吸收阳光、制造养分
树干 固定大树,吸收水分
树根 包含种子,繁衍后代
2.眼、耳、鼻、舌、手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你知道它们的分工吗(5分)
眼 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
耳 物体的气味
鼻 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舌 食物的味道
手 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七、简答题
1.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沙尘暴更是不得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风减弱下来,变成我们喜欢的风吗?
2.简述大树与小草相同和不同之处。
3.简述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
4.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至少写一点。
5.请你说出自己喜欢的某一种树的叶,并描述这片叶的特点。
我喜欢的叶是 的叶。
这片叶的特点:1、
2、
3、
4、
5、 ……
6. 你有哪几种描述大树形状的方法?
八、设计实验: 我们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第二单元:动物
一、填空题。
1.蚯蚓喜欢生活在( 1 )、( 2 )的环境中。
2.在校园里,我发现了蜜蜂、( 3 )、( 4 )、( 5 ) 等小动物。
3.蜗牛靠宽大的( 6 )行走,蜗牛的壳由左旋的,也有 ( 7 )的。
4.目前,世界上最小的鸟是 ( 8 ) ,最高的动物是( 9 ),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 10 ),寿命最长的动物是( 11 ),在脊椎动物中,寿命最短的是 ( 12 ) 。
5.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爱护小动物,( 13 );保持动物栖息地的( 14 ),保护它们的( 15 );注意 ( 16 ) ,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6.蜗牛利用( 17 )爬行,是像波浪一样前进的。爬过以后会留下( 18 )。
7.蜗牛的身体分为(19 )( 20 )( 21 )三部分,有两对( 22 ),眼睛长在( 23 )。
8.蚂蚁的身体分为( 24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25 ),胸部有三对( 26 ).
9.蚂蚁窝一般建在( 27 )的地方,你知道的蚂蚁的食物主要有( 28 )等,蚂蚁靠(29 )传递信息。
10.池塘、小河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 30 )
11.金鱼身体表面有( 31 ),用( 32 )游泳,用( 33 )呼吸。
12.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我发现小动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 34 )、(35 )(36)(37)等
13.观察蚯蚓的身体,我们会发现它有( 38 )。
14.昆虫是用( 39 )呼吸的,( 40 )和( 41 )组成的气管系统,( 42 )相当于他们的鼻孔。
二、选择题。
1.观察就是( )
A看看 B有目的看 C有目的看并记录 D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
2.蜗牛的牙齿是( )
A坚硬的骨头 B肉质小牙 C不存在的
3.蜗牛不能在( )上爬行。
A玻璃 B绳子 C圆珠笔 D砂土
4.在蜗牛赛跑活动中,要想取胜,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用鞭子驱赶蜗牛 B在蜗牛前面撒土 C用苹果引诱
5.在观察蚂蚁时,为了不让蚂蚁到处乱跑,可以( )
A把蚂蚁用胶水粘住 B把蚂蚁放在水中的盖子上
C把蚂蚁放在树叶上 D把蚂蚁淹死
6.观察完蚂蚁后,我们应该( )
A把蚂蚁放回家,并观察它是怎么找到家的 B把蚂蚁扔掉
C把蚂蚁的腿弄下来,看它怎样 D把它养起来
7.在水盆中用三个瓶盖和三块小木片给蚂蚁搭座桥,蚂蚁会( )
A原地不动 B在三个瓶盖上来回走
C在三个瓶盖上走一圈就不动了 D跳到水里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蚂蚁相互交流信息主要是靠( )
头上的触角 B 声音 C舞蹈
9.找蝗虫时,以下地点正确的是…………………………………( )
A.春天的花丛中 B. 夏天的草丛中
C. 秋天的树林中 D. 冬天的雪地里
10.蜗牛的眼睛长在身体的( )
A头部 B尾部 C触角上 D腹部
11.蜗牛爬行是用身体的( )
A触角 B尾部 C腹足 D外壳
12.蜗牛喜欢生活在( )
A潮湿的地方 B干燥的地方 C有水的地方 D判断不准
13.蜗牛爬过的地方( ) 。
A会留下粘液 B会留下脚印 C什么也不会留下
14.蚂蚁不会把窝建在( )。
A树上 B泥土中 C水中
15.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的动物是( ) 。
A蝗虫 B螺蛳 C蚂蚁
16.蚂蚁是用( ) 来交流信息的。
A头上的触角 B声音 C舞蹈
17.“朝生暮死”指的是蜉蝣的那个阶段( )
A卵 B幼虫 C成虫
18.猫狗的寿命大约是( )
A五年 B十几年 C几十年
19.观察树木周围的小动物可以发现,蚂蚁( )。
A从来不上树 B有时候上树
C喜欢在阴暗潮湿的河边泥土里生活
20.在污染严重的河水里,( )。
A小动物们仍然生活得很快活 B鱼类和小动物几乎无法生存
C小动物无法生存,但对鱼类影响不大
21.蚯蚓喜欢( )。
A在阴暗潮湿的泥土里生活 B在干燥向阳的土壤里生活
C在坚硬的土壤里生活
22.在田野里寻访小动物时,发现它们的洞穴时,( )。
A不要害怕,可以把手伸进去把它们抓出来
B可以用火烧或者灌水的方法赶它们出来
C要戴上手套,借助于棍棒等工具轻挖洞口把它们抓住,但不要伤害它们
23.蜗牛壳上的螺线( )。
A有的是左旋,有的是右旋 B全部是左旋 C全部是右旋
24.蜗牛喜欢吃的食物是( )。
A鱼虾 B肉类 C蔬菜水果
25.蜗牛靠( )爬行。
A肚皮 B足 C腹足
26.蚂蚁共有( )足。
A三对 B四对 C五对
27.蝗虫共有( )足。
A三对 B 四对 C五对
28.测量蝗虫身体的大小,可以用它的( )来表示。
A颜色 B身体高度和翅膀宽度 C身体长度和展翅长度
29.通过观察蚂蚁,发现了它的身体构造,下面观察结果正确的是…… ( )
A一对足,二只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二对足,一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三对足,一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三对足,一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躯干四部分
30. 我们寻找蝗虫时,以下地点正确的是…………………………………( )
A.春天的花丛中 B. 夏天的草丛中
C. 秋天的树林中 D. 冬天的雪地里
31. 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 )
A、上午 B、下午 C、夜晚
三、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
1、蜗牛喜欢潮湿的地方。( )
2.把观察完的小动物放到哪里都可以。( )
3.蚂蚁窝一般建在地势较高、干燥的地方( )
4.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 )
5.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
6.蜗牛的壳很硬,所以是不能长大的。( )
7.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做到: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
8.蜗牛有两对触角,后面一对粗长,顶端有眼。( )
9.在观察完小动物后可以把它踩死。( )
11.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蚯蚓也能生活在水中。( )
12.金鱼的鱼鳃不停的开合,原来它不是真正的喝水,而是在呼吸。( )
四、图题:
1.仔细观察下图中的蜗牛,填写直线所至部位的名称,
教材27页下图
2.据你观察到的蚂蚁的样子,画出它的简单示意图
3. 把观察到的蚯蚓的样子画出来,要求画出蚯蚓的环节,找找蚯蚓的口、肛门、环带,把这三个名称标注在简图上。
4.填出蜗牛、蚯蚓、蚂蚁、金鱼四种小动物在运动、应激性、食物、繁殖后代方面的特点。
蜗牛 蚯蚓 蚂蚁 金鱼
运动
反应
食物
繁殖
五:实验题:
1.为更好的观察蜗牛的生活情况,你是怎样给蜗牛创造一个适合它生存的环境的?
2.用吸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悄悄的深入水中,在金鱼的嘴前面挤出红水,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六:连线题。
蜗牛 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蚯蚓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腹部六只脚,喜欢干燥。
蚂蚁 生活在地面潮湿之处、身体有壳,腹足如波浪般爬行
金鱼 生活在地下,喜欢潮湿、身体有环节,伸缩式爬行。
七:观察题。
1.你是怎样观察蜗牛呼吸的,通过什么方法找到蜗牛的呼吸孔?
2. 蚂蚁如何辨认回家的路?
1.蜗牛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它主要吃哪些食物?(至少写出4种)
2.用蚂蚁等小动物做实验时,应当怎样爱护它们?
3.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从蚂蚁、蜗牛、蝗虫中任意选择一种你喜欢的,用简短的文字描述一下它的样子(身体结构、大小和什么相近、主要颜色等)。
5.任意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蝗虫、蟋蟀、蚂蚁、蝈蝈、小鱼等均可),描述一下它的进食情况。
九、实践题。
你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生活环境怎样?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食物有哪些?它们遇到危险时会有哪些反应?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课外进行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并以调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思考:这些小动物有共同点吗?有哪些共同点?(至少细致观察四种小动物,多者不限。)
十、思考题。
1.蚂蚁的身体这么小,还到处爬动,很难观察,请你想个办法让我们既方便又细致的观察蚂蚁。
2.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
填空题:
1.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 )、( )、( )、( )、( )等等。
2.材料的物理性质可以用硬度、( )、( )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等来描述。
3.金属可以拉成丝,也可以打成薄片,利用的是金属的( )。
4.在进行“比较物体柔韧性”实验中,应保证参加检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 )和( )。
5.古代的造纸技术是( )发明的。
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制成物体的( )有直接关系。
7.纸的性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 )的性能;二是( )的性能;是( )的性能。
8.常用的塑料制品主要原料有( )、( )、( )、( )等。
9.在发明纸之前,人们曾用( )、( )、( )来铭刻文字记事。
10.塑料发明到现在已有( )多年的历史。
11.自古以来( )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材料。
12.塑料是一种从( )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
13.塑料具有( )、( )、( )、( )、( )等特性。
14.金属具有( )、( )、( )、( )、( )等特性。
15.塑料制品要经过( )、( )、( )、( )等过程。
二、选择题:
1.下面四种材料中硬度最强的是( )。
A木头 B纸 C金属 D塑料
2.我们可以用( )方法比较各种材料的硬度。
A用手掰 B用火烧 C用水浸泡 D相互刻划
3.以下四种材料中传热最快的是( )。
A木头 B金属 C塑料 D陶瓷
4.一般情况下,以下四种材料中柔韧性最强的是( )。
A木条 B金属条 C塑料条 D 玻璃
5.不同的材料吸水性能不同,这主要与( )有关。
A材料的颜色 B材料的构造 C材料的大小 D材料的重量
6.以下四种材料中( )的吸水性能最强。
A纸 B木头 C塑料 D金属
7.我们用钢笔在纸上写字,字迹很快就干了,其主要原因是( )。
A纸的吸水性能好 B墨水被蒸发了 C纸非常薄 D纸是白色的
8.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主要因素是( )。
A物体的大小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的重量 D制作的材料
9.用树木的枝条可以编筐,主要应用枝条( )的特性。
A承重力强 B柔韧性强 C能浮在水面上 D 质地坚硬
10.下面各种材料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塑料 B 陶瓷 C木头 D玻璃
11.下面各种材料中属于人工制造的是( )。
A木头 B棉花 C黏土 D塑料
12.以下四种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铁 B橡胶 C铜 D 铝
13.撕开一张纸,观察撕开的纸边,会发现( )。
A有很多纤维,很光滑, B很光滑,没有纤维
C有颜色的纸有纤维,没有颜色的纸没有纤维
14.粗糙的纸( )。
A纤维粗 B纤维细 C没有纤维
15.细腻的纸( )。
A纤维粗 B纤维细 C没有纤维
16.一般情况下,柔软的纸( )。
A吸水性差 B吸水性强 C承受弯曲的性能强
17.坚硬的纸( )。
A承受拉伸的性能强,但承受弯曲的性能差
B承受拉伸的性能强,承受弯曲的性能也强
C承受拉伸的性能差,但承受弯曲的性能强
16.餐巾纸、卫生纸的特点是( )。
A承受弯曲的性能强 B承受拉伸的性能强 C吸水性强
18.精装的书本、挂历的纸张( )。
A纤维细 B纤维粗 C吸水性一定强
19.高级纸张一般都是( )制造而成的。
A以稻草为原料 B以树浆为原料 C以苇草为原料
20.不同的纤维,它的防水功能是 ( )
A.相同 B. 不相同 C. 判断不准
21.观察材料的外部特征,主要是观察材料的( )。
A色泽、轻重、软硬等 B色泽、结构、延展性等
C弹性、导电性、吸水性等
22.属于纤维状结构的材料是( )。
A石头、铁钉、布匹 B木头、竹子、纸片 C陶瓷、木头、导线
23.尼龙(化纤)材料的特性是( )。
A防水性能最差,吸水性、透水性最强 B防水性能最好,吸水性、透水性最差
C防水性、吸水性、透水性最好
24、棉布和毛料的特性是( )。
A防水性能差,吸水性、透水性强B防水性能好,吸水性、透水性差
C防水性、吸水性、透水性差
25.在“种”到地下的材料中,发生变化最大的是( )。
A塑料、棉布、铁片 B、面巾纸 C塑料、铜片、铁片
三、判断题:
1.材料的硬度越强,吸水性越好。( )
2.材料的硬度越强,越能防止其它物体划坏它的表面。( )
3.用刻划的方法比较材料硬度时,用力要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
4.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用过的空铝罐、塑料瓶都应该回收利用。( )
5.棉花是非常柔软的,所以柔韧性非常好。( )
6.塑料制品不易分解,乱扔乱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
7、因为纸又软又薄,所以吸水性好。( )
8.木头、砖、陶瓷都不吸水。( )
9.我们在做材料吸水实验时,所选择的木片应该是没有上过油漆的。( )
10.我们用过的书本可以回收再利用,不要把它扔掉。( )
11.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浮。( )
12.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
13.物体只有漂浮在水面上时才能称之为“浮”。( )
14.在做物体的沉浮实验时,必须保证物体是实心的。( )
15.砖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
16.自然界中的材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我们可以随意开采、使用。( )
17.用铁钉在材料上刻划可以比较和研究材料的软硬。 ( )
18.用了不合适的材料,物品也能发挥正常作用。 ( )
19.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制造新材料的能力越来越强。( )
20.新材料的诞生,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 )
四、图题:
1、金属有哪些特性?请填在下面的气泡图中。(课本49页)
2、观察水中几个物体的沉浮情况,认为 号物体是沉, 号物体是浮。
3、物品都是由各种材料制成的,请列举出哪些物品应用了下面这些材料。(每类写出5个)
金属 塑料 木头 纸 玻璃
4.重新排列下图的顺序,表示造纸的正确过程,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书上59页
答:手工造纸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五、实验题:
1、设计一个实验,比较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三种材料的柔韧性。
要求:(1)写清需要控制的条件;
(2)写出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写清注意事项;
(4)如何解释实验现象。
2. 结合你们组选择的研究材料,填写小组研究计划
1、我们准备研究材料的 特征,目的是 。
2、我的研究方法是:
3、研究情况的记录:
4、我们的发现(结论)是:
六、连线题:
1、把下面各物体和所用的材料用线连起来。
书桌 纸
课本 金属
(学生用的)三角板 木头
钥匙 玻璃
镜子 塑料
2、把下面各物体和描述其软硬程度的词语连线。
海绵 坚硬
木块 较软
铁块 软绵绵
橡皮 较硬
3、把下面几种材料与它们最明显的特性用线连接起来。
金属 吸水性最好
塑料 硬度最强
纸 柔韧性最好
七、解释题:
1、柔韧性——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八、观察题:
1、观察教室里都有什么物品?它们各是用什么材料制做的?
2、观察书包和书包里面的物品,说说他们各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为了了解纸的结构特征,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观察?
九、简答题:
1、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属于塑料制品?(至少说出5种)
2、塑料具有哪些特性?(至少写出4种)
3、我们自己造的纸与书本上的纸有什么不同?
4、纸的用途很广泛,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纸?
5、你认为用过的纸应该怎样处理?
6、木头有哪些特性?
7、木头有哪些用途?
8、砖和陶瓷有哪些不同?
十、实践题:
你会用废旧的纸造一张纸吗?请把制作的过程写下来。
十一、思考题:
1、一棵大树能给人类创造哪些价值?
2、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木头的现象?你能想出解决办法吗?
3、我们应该怎样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 过度使用材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请谈谈你的想法和建议。
5. 发挥你的想象力,试着用一种材料制作成草稿本,使它能够多次重复使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练习题
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一、填空题
1.物体可以分为( )( )( )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 ),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 )。
2.水是一种没有( )、没有( )、没有( )、( )、会( )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 )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 )、( )、( )、( )。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 )、液态的( )、气态的( )。
6.水是生命的源泉,( )、( )和( )都离不开水。
7.水的用途很多,( )、( )和( )都要用水。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 )、( )、( )、( )、( )、( )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 )、没有固定的( )。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 )的影响。
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 )的。
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 )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
13.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 ),可以被我们( )。
14.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 )和( )。
15.空气是一种没有( )、没有( )、没有( )、( )、会( )的气体。
16.空气占据( )。
17.空气可以被( ),被压缩的空气有( )。
18.空气有( )。
19.风是( )流动形成的。
20.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氮气大约占( ),氧气大约占( ),二氧化碳大约占( ),水蒸气等其它气体大约占( )。
21.写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液体( )、( )、( )、( )。
22.当水烧开时,水温达到了( )度;当水结冰时,水的温度是( )度。
23.用眼睛看,水是( )、透明的,用鼻子闻,水是( )的,用舌头尝,水是( )的,用手捻,水是比较光滑的,听一听,水是“哗哗”响的,比油响的声音( )。
24.水从一个杯子里倒进另一个形状不同的杯子里,它的形状立即会发生变化,这说明水没有( )的形状。像水这样,没有( )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
25.不用管瓶子怎么歪,瓶子里的水面总是( )的,这个面叫做水平面。利用这个特点可以检测桌子是否放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 )
2.在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一般采用尝的方法。 ( )
3.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 )
4.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 )
5.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 )
6.观察后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水没有颜色。( )
7.水能流动,空气也能流动。 ( )
8.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 )
9.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落到玻璃上的雨滴才会成为一颗颗小水珠。( )
1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 )
11.水是一种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白色液体。( )
12.物质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
13.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基本相同。( )
14.物质的溶解速度受到颗粒大小、水的温度及是否搅拌等因素的影响。( )
15.即使没有水的循环,陆地上的水也足够使人类生存。( )
16.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
17.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
18. 表示水的多少的单位一般用毫升。( )
19. 沙子会流动所以是液体。( )
20. 空气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 )
2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
22、人每天都要呼吸空气,但水里的动物就不需要空气了。( )
23、水可以变成方形,也可以变成圆形的。 ( )
24、有时空气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占据空间。( )
25、水只存在于江、河及海洋中。( )
26、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重量、会流动的物体。( )
27、5毫升水相当于大雪碧瓶一瓶。( )
28、液体的多少用厘米来表示。(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
A液体 B固体 C气体
2.( )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
A烧杯 B量筒 C滴管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 )的影响。
A轻重 B颜色 C黏度
4.用量筒测量液体读数据时,视线要与( )水平。
A液面 B刻度 C量筒
5.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 )研究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A诺贝尔 B拉瓦锡 C居里夫人
6.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
A千克 B公斤 C毫升
7.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 )。
A能流动 B有重量 C能压缩
8.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风扇 B轮胎 C瓶子
9.专门测量液体体积多少的玻璃仪器是。( )
A 漏斗 B 烧瓶 C 量筒
10.水在一般情况下,沸腾时的温度是( )。
A 0℃ B 37℃ C 100℃
11.水在一般情况下,结冰时的温度是( )。
A 0℃ B 37℃ C 100℃
12. 我们每天都要喝水,如果没有水,人类( )。
⑴生产和生活就会很不方便 ⑵生活质量就要降低 ⑶就无法生存
13.在正常情况下,水是一种( )的液体。
A无色、无嗅、无味、透明 B无色、无味、透明 C无色、有味、不透明
14.闭上眼睛,分辨水和饮料的最好方法是( )。
A用木棍搅动听声音 B用手掂重量
C用手捻一下两种液体,体验有什么感觉,用鼻子闻气味
15.比较两个瓶子里的水的多少,最好的方法是( )。
A用量筒测量 B用尺子比较两个瓶子里液面的高低 C直接用眼睛观察
16.把水放在任何容器里,它都会( )。
A表面很平而不倾斜 B表面随着容器倾斜
17.对一种液体缺乏了解时,( )。
⑴可以用闻和尝的方法来辨认 ⑵可以少量尝一点,但不能多尝
⑶只能少量闻一点,不能尝
18.像水这样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够流动的物质叫做( )。
⑴液体 ⑵固体 ⑶气体
19.沙子、食用油、饮料、空气四种物质中,( )。
⑴沙子、食用油、饮料是液体⑵食用油、饮料是液体⑶食用油、饮料、空气是液体
20.测量水的多少要使用量筒,液体的多少一般用( )来表示。
⑴毫升 ⑵升 ⑶克
21.水的特点有( )。
A、白色 B、无色 C、半透明
22、我们来测量一杯水的多少,选择工具时一般用( )
A量筒 B尺 C瓶子
23.要比较两杯体积非常接近的水的多少,比较好的方法是( )
A.用同一个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B.用自己画上刻度的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C.用量筒分别量两杯水
四、图题
1、通过观察与实验,你知道了液体和固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请填写在下图中。
液体 固体
2、水和空气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填写在下面的图中。
水 空气
五、观察(实验)描述
1.从你所熟悉的液体(如牛奶、豆浆、酱油、果汁、啤酒)中,任意选择两种进行观察比较,然后用简短文字描述一下它们的特点(颜色、味道、手感、流动性等)。
2.三种液体流动快慢的比较(快、较快、慢)
液体名称 洗洁精 食用油 水
比较结果
3.设计题:给你一个30毫升和一个20毫升的杯子,请你量出一杯60毫升的水,要求两个杯子都要用到,你准备怎样做。
4.、你会让空气流动起来吗?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
5、从你熟悉的矿泉水、纯净水和各种果汁饮料中,选择三种整瓶(或整袋)液体,用量筒量一下,看看你量的结果和商标上的说明是否一样。同时估算一下你一次大约要喝多少水(或饮料)。
六、实验题
1.空气有重量吗?做一个小天平,在一根细木棍上一侧栓上笔帽,一侧栓上空气球,使木棍保持平衡。把小天平上的气球充气后,再栓在天平上,小天平还能平衡吗?说明了什麽?
课本81页图
试验说明:
2.水、食用油、洗洁精谁流得更快一些?
课本70页:
3.见下图:桌上有三个瓶子,请你仔细观察,并填空回答问题。如果证实这三个瓶子里的水哪个多,哪个少,请你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书上72页
(1)
(2)
(3)
七、问答题
1、使用量筒时,要保证读数准确,读数时应当注意什么?
2、要检验一下桌子表面是不是真的放平了,你有什么办法?
3、请你充分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人类、动物、植物将会怎样?今后我们应当怎样注意节约用水?
4.你已经研究过水,你研究水时用到了哪些器官?发现了水的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