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
学校:
年级:三年级
日期:
学科:数学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师:
教学目标:1、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探索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2、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用竖式正确的计算。3、在各类算法的比较中,感悟各类算法特征和明晰适用范围。4、在具体情境中感悟算法的灵活运用。二、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三年级下册的计算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教材安排了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为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竖式的算理理解作准备。本教学是力求将横式计算与竖式计算进行有效整合,期盼学生能自觉调用已有的经验根据乘法的意义分拆成和的方式,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转化成“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解决问题,感悟到横式计算与竖式计算的算理是一致的。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一般的算法和特殊的算法。2、学生实际鉴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学生能充分运用“分拆”的方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尝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1、估算的自觉意识不强。面对错误计算的结果,可能不会马上想到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作一个辨析与判断;2、还不能形成各种算法合理运用的意识。学生可能会停留于“喜欢的做法”或经常用的方法,不能把握各类算法特征、明晰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灵活的运用各类算法。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算法,或者始终停留于表面的计算技能,缺乏思维的提升。所以,在本节课中,思考:将估计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觉的估算;同时,融练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知识形成过程之中,引导学生感悟比较各类算法的特点,从而能根据情境灵活地选择算法,活动思维提升。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难点: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知识铺垫
引入新课
口算:12×40
25×4
50×60
130×2
125×8
35×20
在新课进行前,出一些口算题作铺垫,让学生看到新知识后更容易联想到相关的旧知识,以达到知识迁移的作用。
二、算理理解
探索算法
1、揭题:运用已有的知识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2、出示例1情境图:(1)你能说出图意吗?(2
)
你能列出算式吗?24×12(3)你能尝试着算一算吗?你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看图理解题意独立列式:24×12独立思考,尝试记录计算过程
第一层次:判断剔除错误你能快速判断出错误结果吗?第二层次:沟通关系,归纳步骤,明白算理:横式计算与竖式计算算理。小组讨论:你看懂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第三层次:运用算理找到错误原因3、小结:什么时候用横式?什么时候用竖式?
预设:24×2=4824×10=24048+240=28824
24×
12
×
12
48
48240
24288
72预设:从估算的角度说明72是错误的。小组讨论预设:发现横式计算与竖式计算算理是一致的,只是书写形式不一样。十位上数位没有对齐
便于将横式计算中把一个因数分拆成两数之和的算理与竖式计算的算理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也呈现错误资源,提供学生利用估算进行判断和辨析。引导学生经历将口算过程写成竖式时,学生很容易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来龙去脉,也就更容易理解算理。
三、法则提炼
巩固运用
1、跟进练习(竖式计算)其间有弹性要求:有没有比竖式计算更更简便的题,也试着记录下来。2、提炼法则小组讨论:你能归纳概括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吗?3、特殊方法的认识呈现特殊资源你能看懂这些算法吗?第一层次:分拆成差的方法第二层次:分拆成积的方法跟进练习:说说每一题选择哪一种方法算最简便迅速?42×13
59×24
25×32
123×31
分两组,每组练习3题22×14
32×1324×12
25×24125×16
49×12小组讨论归纳竖式计算法则
50×12-1224×3×424×2×6125×8×225×4×6生生互动交流
巩固算理,便于提炼法则弹性要求便于特殊方法的学习,感悟算法的灵活运用。在各类算法的比较中,感悟各类算法特征和明晰适用范围。并明确新知转化为旧知来解决问题的思想。生生互动,学习彼此算法,在互动学习中感悟算法的适用性、局限性、灵活性巩固算法的合理选择
四、知识回顾全课总结
1、你觉得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2、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在用个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
对本节课作以知识梳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新知。除了总结算理,还要总结学习方法上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两位数穿两位数妈妈给小红买了一套书,共有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24×12=288(元)24×
12
48
——
24×2=48
240
——
24×10=240
288
——
48+240=288答:一共要付2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