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 岭南社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 1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美术 岭南社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 1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9-28 09: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准备好了吗
想一想:
你知道古人
是怎么取火
的吗?
现代人怎么取火?取火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
科技给生活带来了方便!
这是不是艺术品?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现在人用打火机取火,古代人击石取火,请探究这一发展历程
鹅卵石
打火机
古代艺术与科技
结合的启示
1
2
3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能用语言概述作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学习目标
灯长信宫灯(西汉)
长信宫灯(西汉)
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跪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四羊方尊(商)
羊方尊,商朝中后期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地结合成一体
浑天仪(东汉)
浑仪又叫浑天仪,是中国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仪器,最早为西汉所制。它姿态雄伟,气势磅礴,托起整个仪器的四条青铜龙,生气勃勃。浑仪结构牢固,工艺华美,是中国古代冶铸技巧、机械构造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与工艺美术高度发展的结晶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面。
追求艺术与科技完美的结合来进行发明与创作,是人类从古至今不断进行的社会时间活动
考古材料证明,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祖先就开始了审美的意识。
1、半坡人会在陶制品上绘制图案:人面鱼纹盆
2、古人会用古针穿洞打造项链。
3、尤其是新石器时代大量出现的彩陶,造型各异,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意识
你们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例子吗?
彩陶人面鱼纹盘(新石器)
鱼灯(西汉晚期)
龙形灯(西汉)
地动仪(发明人:张衡)
在公元132年制造出来的,比欧洲人整整早了1700多年。
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
[1]
),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品、科学观测器、桥梁建筑等,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运用透视学、解剖学等科学方法创作的美术作品,都是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结晶,体现了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从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文物既是规范性的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从中你们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特性了吗?
都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结晶,体现了人类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要。
表达你的感受:
观赏本课的作品,从外观的美感特色和内在的科技成分这两方面,用一两句优美的语言概括出你的感受。
感受:
任岁月流逝,永远以绝美的姿态掂量着华夏之光。
感受:
铸造技艺巧夺天工,
千古洪音震撼中华。
感受:
科学的同时原理的应用,让我们想要走进这立体的画面。
欣赏范例的时候,可以了解探索一下作品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特点,对于作品的造型特点、表现手法、艺术风格,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跨度拱券大石桥,它无论是在材料使用上、结构上、造型上和经济价值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拱形的石桥,既符合了建筑力学的要求,也满足了人们视觉美感的需要;石桥上的涵洞,既可减重、省料。又使人感到通透、轻快。
赵州桥
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整套编钟共65件,依大小不同分层排列,至今仍可奏乐曲。它
音律准确、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每个编钟造型独特,以纹饰美化,多个编钟组成一个整体。其中托举编钟的铜人全身彩绘,束带配剑,表情肃穆,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工匠高超的艺术造型和装饰手法。
练习:
课堂总结
古代科技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它们对每个国家和整个人类都是不可取代的无价之宝。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古代科技给现代科技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多关注古代科技,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自身做起,自觉参与到学习古代科技活动中,让这些无价之宝世代相传,永续利用。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