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实验室》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实验室》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28 11: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一单元
我们身边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第一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
学习目标
1、说出学生实验守则
2、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3、认识常用生物实验用具、作用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你们想进实验室做实验吗?
一、学生实验守则
1.学生到实验室上实验,课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
2.进行实验后,要保持良好的秩序,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听取教师讲解,检查实验仪器,器材,药品等是否齐全。
3.实验中,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如出现异常或意外事故,要立即停止实验并及时向教师报告。
4.实验结束后,要切断电源,水源,火源,清洗有关器皿,整理好仪器,器材,药品等,要保持室内整洁,实验课后,值日生要轮流值日。
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听取教师讲解,检查实验仪器,器材,药品等是否齐全。
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一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中学常用的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二、认识显微镜
目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镜筒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物镜
镜臂
通光孔
载物台
遮光器
压片夹
镜柱
反光镜
镜座
显微镜的结构
考考你
2、镜筒
1、目镜:放大作用
支持和连接,并让光线通过
3、转换器
转动物镜
4、物镜
放大作用
5、载物台
放置标本
6、遮光器
通过调节光圈来调节光线
7、反光镜
反射光线
反光镜有两面:
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
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8、粗准焦螺旋
大幅调节镜筒高度从而调节焦距
9、细准焦螺旋
微调焦距,使物像更清晰
10、镜臂
支撑、连接和持握
11、通光孔
让光线通过
12、压片夹
固定玻片
13、镜柱
支撑并调节角度
14、镜座
稳定镜身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
目镜
无螺纹,越长倍数越小
物镜
有螺纹,越长倍数越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
目镜
10×

放大倍数
10×
16
×
40×
练一练:
50×
100×
160×
200×
400×
640×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显微镜?
还可以在科研、医疗、检疫站。。。。。
血常规检查
尿液检测
电子显
微镜
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
扫描电镜
双目显微镜
偏振光显微镜
透射电镜
除了显微镜外,你们还知道那些仪器室生物实验中经常应到的呢?
想一想
三、实验室常用的器具
烧杯
用于盛放、溶解、加热液体药品,但不能直接在火上加热,需要配合使用石棉网
用于刺、挑取、剥离展平材料等
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一种仪器
对观察的物体起放大作用
用来盛放实验时需要按滴数加入的液体药品的容器
三脚架和石棉网
刀片
三脚架起支撑作用
石棉网可以使烧杯等玻璃容器均匀受热
对材料进行处理的工具
用于盛放实验材料或进行生物组织培养,一大一小构成一对
加热或灼烧物体时使用
试管加热时夹住试管的仪器,应夹在距离管口1/3处
载玻片和盖玻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标本时使用
使用常用的仪器使用时应的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
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
当堂练
1、在实验课上,如果不遵守学生实验守则将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2、将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用线连起来。
粗准焦螺旋
放大物象
细准焦螺旋
小范围升降镜筒
物镜和目镜
大范围升降镜筒
反光镜
反射光线
压片夹
固定玻片标本
当堂练
3、一台显微镜,有5x、10x、15x三个目镜,有10x、15x、45x三个物镜,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低放大倍数和最高放大倍数分别是(

A.50、255
B.100、450
C.50、675
D.150、675
C
试试看
用放大镜观察清洗之前和清洗之后的手掌表面,看看有何不同,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
1.放大作用:
目镜(无螺纹,越长倍数越小)
物镜(有螺纹,越长倍数越大)
2.调节光线:
遮光器(光圈)
反光镜(光线较强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用凹面镜)
3.升降镜筒(调节焦距):
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较小幅度升降镜筒
(使物象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