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基础训练营。(30分)
1.
读拼音,写词语。(6分)
xīn
suān
jiào
huì
fán
suǒ
huānɡ
tánɡ
bào
kān
shuāi
bài
2.
下面是多音字“卷”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根据要求完成练习。(3分)
卷juǎn
①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②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③弯转裹成的筒形的东西;④量词,用于成卷儿的东西。
卷juàn
①可以舒卷(juǎn)的书画;②书籍的册本或篇章;③考试写答案的纸;④案卷,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
(1)在“‘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中,“卷”字的读音是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他拿着卷起来的行李,匆忙走出了家门”中,“卷”字的意思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择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斩(zǎn)断
凯(kǎi)歌
沉甸(diàn)甸
B.
日寇(kè)
直奔(bèn)
传(chuán)递
C.
发酵(jiào)
岂(qǐ)敢
参差(cī)不齐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报偿 索然无味
B.
借签 大显身手
C.
过隐 别出心裁
D.
述说 无病而申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耻下问(以……为耻)
B.
学而不厌(讨厌,厌恶)
C.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曾经)
D.
默而识之(记住)
(4)下列句中的关联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但是我居然越看越明白。
B.
只有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C.
即使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也会待上半天,构想种种神话传说。
D.
只有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5)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段旅程。
A.
③②④⑤①
B.
③②⑤④①
C.
⑤③②④①
D.
③①②④⑤
(6)下列哪幅作品是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之一——《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
A.
B.
C.
D.
4.
读语段,根据画线部分,写出相对应的四字词语。(3分)
以前,我读书时总是①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对书的内容②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在老师的指点下,我开始认真阅读。通过读书,我悟出了写作的秘诀,在写作时不要堆砌一些毫无意义的文字,而要写得通俗易懂,还要具有③真挚的感情,实在的感受。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加了我的理解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分析句子的特点,并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4分)
6.
爸爸妈妈总是说:“孩子,你要多读书,读书有益无害,只要多读书,总能汲取书里的营养。”你赞成爸爸妈妈的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12分)
7.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的“长生果”》中,作者告诉我们:作文,要写_______________;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论语》中告诉我们读书时要端正态度,实事求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告诉我们读书时还要有谦虚的精神,不要自以为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熹用“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用心读书才能有所得。他还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多积累。
四、阅读检阅台。(29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8分)
材料一: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选自傅林统《走进书里去》)
材料二: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小学在当天对本校200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此次的调查统计表。
某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漫画书
文学名著
武侠小说
杂志
人数
90
24
50
35
百分比
45%
12%
25%
18%
8.
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现代的儿童认为阅读书籍是十分辛苦、乏味、寂寞的事。
B.
现代的儿童普遍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
C.
现代的儿童普遍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的现状及原因。
9.
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2分)
(1)花费大量时间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的孩子,反应敏捷,见闻广博,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 )
(2)由材料二可知,该校喜欢看漫画书的学生最多,喜欢读文学名著的学生最少。
( )
10.
针对材料一、二所反映出的问题,请你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9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1.
“我”少年时读《红楼梦》的感受是怎样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1分)
12.
“我”中年时读《红楼梦》的感受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少年时期和中年时期读同一本书,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 )
(多选)(2分)
A.
认识的字多了,读明白了作品的意思。
B.
理解能力提高了,对作品的体会更深刻了。
C.
阅历丰富了,对作品的体会更深刻了。
14.
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的收获是什么?你是否也认为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一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12分)
读书万卷的少年
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南京图书馆的馆长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少年。馆长听完少年很有礼貌的诉说后,非常吃惊。原来,他请求馆长允许他在图书馆里用一年的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通读一遍。馆长同意了,但他对面前这位文弱的少年用一年时间读完数万卷书的请求,心里不免有些怀疑。
在人们质疑的目光中,少年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始了紧张的读书生活。从这以后,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人还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书,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就连十分热心的图书管理员也被他频繁借书的行为搞得有些不耐烦了。
就这样,每天读书达十几个小时的他,终于用一年的时间,奇迹般地把数万卷书读完了,而且还整理出了数百万字的资料。多年以后,《中国思想研究法》一书从他的笔下诞生了。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正是他从苦读中得来的。
这位有志少年,便是后来的复旦大学副校长、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先生。
15.
馆长听完少年的请求后,感到( )(2分)
A.
赞赏、佩服
B.
高兴、感动
C.
欣慰、期待
D.
吃惊、怀疑
16.
少年的读书方法是什么?用“ ”画出写少年刻苦读书的语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图书管理员态度变化的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
根据短文内容梳理蔡尚思的读书经历。(2分)
提出请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25分)
20.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离开了书籍,人们的精神世界将会是一片空白。你一定阅读过不少书吧,请选择一本书推荐给你的同学。注意:推荐这本书时要把推荐理由写清楚;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第八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
辛酸 教诲 荒唐 烦琐 报刊 衰败
2.
(1)juàn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
(2)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
3.
(1)C (2)A
(3)B (4)D
(5)B (6)D
4.
①囫囵吞枣 ②一知半解 ③真情实感
5.
(1)图书吸引着我。
(2)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3)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美好。
示例: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瓶甘甜醇美的好酒,也似一幢储藏着奇珍异宝的高楼。
二、6.
示例:不赞成。读书要读健康、积极向上的书,倘若读的不是健康的书,反而有害无益。
三、7.
(1)真情实感 借鉴 模仿
(2)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3)心到 眼到 口到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一)8.
C
9.
(1)×
(2)√
10.
示例:①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校园读书活动,倡导学生多读好书。②学校可以定期举行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二)11.
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
12.
对作品的体会更深刻了,读懂了一个朝代和家族兴亡盛衰的过程。
13.
BC
14.
作者从读书中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示例:我认为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每当周末或寒暑假的时候,我就会看各种各样的书籍,我会被书中有趣的故事逗得开怀大笑,也会从书中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道理,所以我认为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三)15.
D
16.
边读边记。 从这以后,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人还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书,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
17.
表现少年借书的次数多,读书刻苦。
18.
刻苦读书 学有所成
19.
示例: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积累、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
五、20.
略。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