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培优提升卷(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培优提升卷(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8 07:4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培优提升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
积累与运用(44分)
一、读拼音,写字词。(8分)
我把我在bào
kān(    )上看到的故事jiǎnɡ(    )给妹妹听,妹妹听得jīn
jīn
yǒu
wèi(     )。当听到huānɡ
tánɡ
(    )的情节时,她感到非常yàn
fán(    );当听到mǒu
(   )位将军zhǎn
dí(    )无数kǎi
xuán(    )时,她高兴得手舞足蹈。
二、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完成练习。(7分)
不(  )而喻  牵(  )挂肚  一(  )半解
如(____)似渴  千(  )一律  别(  )心裁
写出两个与画线词语类似的含有“如”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上面词语中有一组反义词,请找出来。(2分)
(       )——(       )
三、选择题。(1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传记(zhuàn) 
发酵(xiào) 
呻吟(shēn)
B.卷宗(juàn)
偿还(cháng)
烦琐(suǒ)
C.出差(chāi)
馈赠(guì)
皎洁(jiǎo)
D.奔跑(bēn)
羞耻(cǐ)
报刊(kān)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悲欢离和 滚瓜烂熟   
B.索然无味 不求甚解
C.浮想连翩 不能自已   
D.沤心沥血 津津有味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余尝谓(说)    
B.不耻下问(耻辱)
C.学而不厌(满足)
D.却只漫浪诵读(随意)
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请你根据欧阳询楷书的特点判断,下面四幅作品中是其楷书代表作品的一项是(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否则,经过提炼的书犹如经过提炼的水一样,淡而无味。
②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生吞,而有少数书应该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③有些书可以请人代读,也可以读其节选部分。
④但这只限于那些不够重要的论述和粗制滥造的书籍。
⑤换言之,有些书可以阅读,但不必谨小慎微;而有少数书应该悉心通读,刻苦研习。
A.①③②④⑤
B.④②③①⑤
C.②⑤③④①
D.②④③⑤①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的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五、积累填空。(13分)
读书时,我们要记住朱熹说的方法,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______最急。”而他的《观书有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也告诉我们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识,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用冰心《忆读书》中的最后一段话分别为下面的诗句或名言作批注。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批注:
__________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
批注:__________
(3)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批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是《____________》中的名句,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写出一句出自这本书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欣赏(26分)
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5分)
【材料一】《朗读者》是一档由中央电视台推出,于2017年2月18日起播出的节目,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的宗旨是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物情感。
【材料二】网友评论:这使人看到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新希望,一个节目若缺少内涵,即使当下再红也会很快地被厌倦与遗弃。与别的流行综艺节目的形式不同,文化类综艺节目天然是有使命感的,它自出现时起就被寄予了传承和改变现状的希望。这也是区分此类节目优劣的重要标准。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一下《朗读者》这档节目的优点。(要求:简要概括,写出两条即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去参加《朗读者》,你会朗读什么?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6分)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我”的腿不好,只能在家里读书消遣。
B.书看多了,就会学着挑选、比较。
C.“我”不喜欢那些无病而呻的文字。
怎样理解画“——”句中的“消遣”一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作者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15分)
最是读书滋味长
书籍是我们与古今中外圣人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之一。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与许多伟大的人物同处一室,日日为伴,聆听所言,交流心得。故与书为伴,就犹如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不仅爱读书,而且要会读书。
读书须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一个读书人应该有若干本“看家”书,无论怎样精简,也不能丢弃;无论怎样繁忙,总要随时翻阅。书海无涯,以有限的生命畅游无限的书海,就要细加斟酌。
读书须入心田。散文家毛姆说,读书必须是一种享受,而不应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硬着头皮办差。当然为应考而读也不能算错。无论是经典之籍,还是时事手册,用心读和不用心读的效果完全不一样。用心读,问前须学,学后要思,即古人所说的“好学深思”,效果自然好。不用心读,即使是坐拥书城,也收获不多。
读书当学以致用。读书有两种目的,一种是消遣,另一种是使用。
把读书当作兴趣爱好和一种生活方式,自然不错。但最好还是把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转化为创造,也才能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读以为学,可以增长知识;学以致用,可以把工作干得更好。这样,读书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中外先哲有过许多关于读书的箴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是读书滋味长,热爱读书,学会读书,文化的涵养定会使我们的思想保持鲜活的亮色。
细读短文,填空。(3分)
(1)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当学以致用三个方面论述了作者的观点。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左拉的话告诉我们,读书能获得知识,使人聪明。(  )
(2)本文告诉我们,要学会区分书的高下,要有选择地读书,读对自己有益的书。(  )
(3)“读书必须是一种享受”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必须得舒服,而在考试或硬着头皮办差的情况下,心情太过于紧张,不适合读书。(  )
请你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2分)
下列与“读书当学以致用”这一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2分)
A.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读书要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这一观点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以“书籍是……”为开头,拟写一条宣传语,鼓励同学们要多读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30分)
九、口语交际。(5分)
“读万卷书”让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你和巧巧正在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书中的人物形象,请根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巧巧: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有胆有识、神机妙算,曾利用天气条件和曹操的多疑性格,轻而易举地便“借”到了十万多只箭,令我佩服。
我:前段时间,我读了《______________》,我喜欢书中的________(谁),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写作展示。(25分)
你喜欢读书吗?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呢?请你把它写下来,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时的体会。题目自拟。
第八单元
一、报刊 讲 津津有味 荒唐 厌烦 某 斩敌 凯旋
二、言 肠 知 饥 篇 出
1.示例:如雷贯耳 如虎添翼
2.千篇一律 别出心裁
三、1.
B 2.
B 3.
B 4.
A 5.
C
四、1.
图书吸引着我。
2.示例: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一把你可以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
3.学校的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等课外书。
五、1.
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1)多读书 
(2)读好书 
(3)读书好
3.敏而好学 论语 聪敏而又勤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示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六、1.
①采用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 ②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体现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③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用文字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物情感; ④传承文化,富有内涵。
2.示例:我会朗读《父爱之舟》,这篇文章围绕“父爱”展开来写,语言平白如话,但却以情取胜,文章以梦境开头,引入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读来令人感动,别有一番滋味。
七、1.
B
2.“消遣”指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这个词体现出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读书使作者感到心情愉悦。
3.目的是要说明“我”是如何挑选、比较好的书籍的。
八、1.
(1)真正聪明的人不仅爱读书,而且要会读书
(2)读书须做选择 读书须入心田
2.(1)√ (2)√ (3)×
3.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B
5.示例:读书要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是指要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工作、事业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书中所学,把书中的知识变为自己的所得。
6.示例:书籍是照亮未来之路的明灯,多读书吧,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
九、略。
十、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