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精选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精选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8 11: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精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北京东城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7)下列史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的弊端。该制度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2.(2021.7·浙江学业水平·12)唐代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作诗以表达其欣喜之情(下图)这可以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2021·广东汕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4)唐代科举制分常举与制举。常举定期举行,其进士科“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制举即皇帝为破格启用人才随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及第者往往迅速跻身于高官行列,以至于原有大官僚提出“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后来制举不再开科。这说明唐代(  )
A.科举制冲击了世族门阀势力
B.制举破坏了公平公正原则
C.官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D.君主专制权力遭到削弱
4.(2021·湖北天门高一第一学期期末·5)唐文宗想把真源公主、临真公主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却遭到拒绝,对此,唐文宗极为不满,他对宰相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反映当时(  )
A.门阀士族势力的影响仍然较为强大
B.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看重门门第
C.门阀士族势力在隋唐时期未受到冲击
D.婚姻观念的日趋世俗化、功利化
5.(2021·福建龙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8)北宋前期,基本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在于通经致用。这一变化(  )
A.禁锢了士人的思想
B.顺应了社会变革的需求
C.确立了理学的正统
D.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备
6.(2021·河北邯郸高一第一学期期末·7)唐代科举由礼部主持,选官则由吏部主持,二者是分开的。只有在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资格后
,才能参加吏部的铨选,铨选合格才能获得授官。吏部铨选的择人标准,有身(体貌丰伟)、
言(言辞辩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四事。可见,唐代铨选制度(  )
A.完善了选才用人制度
B.使孝廉成为选官的依据
C.确保了选官的公平性
D.使中央开始掌握选官权
7.(2021·湖北荆、荆、襄、宜七地考试联盟高一第二学期期中·4)据宋人记载,宋初每次科考之后,都有落第举人怨气连天,甚至愤而投奔“敌国”。宋朝遂实行“特奏名”制度,即对多次参加省试、殿试落第者予以特殊录用。这反映宋代科举(  )
A.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B.杜绝了徇私舞弊的现象
C.保证了士族地主的特权
D.缩小了选拔人才的范围
8.(2021·福建宁德高一第一学期期末·6)表1所示内容当属我国古代(  )
表1
项目
乡试
会试
殿试
参加者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士
第一名
解元
会元
状元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9.(2021·山东泰安高一第一学期期末·7)《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文指出:“在政治经济史的意义上,科举制是对历代世族模式的一次彻底‘反动’。”该观点认为科举制(  )
A.使中下层读书人都能参与政权
B.动摇了世族统治的制度基础
C.是历代政府选官的唯一途径
D.使世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10.(2021·北京丰台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3)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这句话可以用于说明唐朝(  )
A.宰相的职能彻底改变
B.宰相的权力被分割
C.宰相的品级逐渐下降
D.宰相执政能力降低
11.(2021·福建龙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1)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但是大多品级较低,另外还加上皇帝指定的一些官员组成宰相会议,共同议政。这一做法客观上(  )
A.影响了皇帝权威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导致了冗官现象
12.(2021·广东衡水金卷“百越名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有学者统计,唐代宰相少者二三人,多者八九人,睿宗(武则天之子)时增至十七人。由此可见唐代(  )
A.君权与相权矛盾逐渐加剧
B.中央冗官问题越来越严重
C.三省六部制趋向名存实亡
D.宰相集体议政制度被强化
13.(2021·山东滨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政事堂制度是唐代议政制度。唐初,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三省长官在此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政事堂的变化有利于(  )
A.加强中央集权
B.分割宰相权力
C.提高行政效率
D.避免决策失误
14.(2021·浙江金华十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8)唐高宗时期,武后建立了一个由非官员的文人谋士组成的“北门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制定政策。该机构的设置,实际被架空权力的部门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六部
15.(2021·浙江绍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7)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16.(2021·广东珠海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2)《资治通鉴·唐纪》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  )
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
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
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17.(2021·江苏淮安高中校协作体高一第一学期期中·15)卢肇,字子发,袁州(宜春)人。在唐武宗李炎会昌三年(843年)状元及第,有奇才,以文翰知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政府定期举行恩科来选拔人才,卢肇及第当年的政府恩科考试方案,其可能的工作程序是(  )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
18.(2021·广东汕头潮阳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8)北魏至唐初,政府都出台颁授土地给成年人的相关法令。这些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  )
A.扩大国家赋税来源
B.实现儒家社会理想
C.应对地方藩镇割据
D.促进农耕技术改良
19.(2021·北京东城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1)《唐六典》记载:“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指的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租庸调制
20.(2021·北京西城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1)“两税之立,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此赋税制度的实施(  )
A.推动了租庸调制继续实行
B.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加重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杜绝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21.(2021·广东中山高一第二学期期末·8)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一趋势(  )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D.消除阶级对立关系
22.(2021·福建龙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2)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这一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B.简化税收名目
C.增强对农民的控制
D.保证财政收入
23.(2021·浙江衢州高一第二学期3月考试·10)“均田制”被破坏,富贵人家再次在损害农民的情况下扩大其地产。由于税收制是以人头为基础,支付不断增长的帝国开支的捐税负担,都落在农民头上,而这时农民占有的土地正在减少。”为此唐政府实施了(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兵农合一的征兵制
24.(2021·辽宁锦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9)两税法与租庸调不同,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政策的调整(  )
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
C.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
D.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
25.(2021·湖北荆、荆、襄、宜七地考试联盟高一第二学期期中·3)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客户(非土著住户)大量增加,以户税和地税为主要内容的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地税按亩征纳,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为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这一措施(  )
A.加重了农民负担
B.消除了土地兼并
C.有助于社会公平
D.抑制了人口增长
二、非选择题
26.(2021·湖北襄阳、宜昌、荆州、荆门高一第二学期期中·17)【谏议制度】(12分)
材料一
在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下,讽谕诗便被唐代诗人应用得“前无古人”,因而也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之所以这样说,不仅是因为唐代文人不是在事后利用诗歌做一些亡羊补牢式的无力嘲弄,而在于他们在事态萌发之前就能一针见血地指陈政治得失;不仅在于文人们基于职司、言责谈得失、明体用,而且在于几乎整个诗坛都弥漫着“经世致用”的风气。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正体现了唐代的诗歌风貌。
——据程遂营《唐代文人的“言谏”与“诗谏”》
材料二
唐代谏议渠道是比较丰富的,面谏、廷议、章奏、封驳、诗谏都成为实现谏诤目的的手段,特别是投匦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时期的谏议制度……所谓“匪”,类似于今天的检举箱,而投匦制度也类似于今天的信访制度和举报制度。武则天这四分别由谏议大夫、补阙、拾遗负责,称为“知匦使”。匦函设置后,为防止投状内容琐细、伪滥及匿名诬告等现象,唐政府逐渐制定了检验副本制度。即规定投匦者应先出具副本由知使检验,发现伪诈或事涉繁琐,可以不予受理……唐代谏官打破了以前谏官多为加官、有职无权的传统,继承隋唐,使谏官均为实官,即使是荣誉性的散骑常侍,也以实职待之。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大夫、起居郎、补阙、拾遗,官职由三品到从八品,责权也渗透到了朝政的各个层面。而每个层面上的谏议互有侧重,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责权体系。
——-据刘松柏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诗谏”盛行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谏议制度的主要特征和影响。(6分)
27.(2020·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一第一学期期中·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
——摘编自《资治通鉴》卷226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两税法实施的背景。(4分)
28.(2020·江苏高邮高一第一学期期中·39)(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并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5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二,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5
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代在制度上有哪些创新发展?(2
分)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精选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A
B
A
A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A
B
C
A
A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C
B
C
1.【答案】C【解析】据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知,这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故选C项;春秋时期基本是举荐和直接任命,战国时期则增加了自荐、招募形式,排除A项;秦和汉初的选官制度是军功爵制,汉武帝用察举制,排除B项;隋唐时期实行的是科举制,排除D项。
2.【答案】D【解析】略
3.【答案】A【解析】据材料“制举即皇帝为破格启用人才随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及第者往往迅速跻身于高官行列,以至于原有大官僚提出‘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可知科举制有利于加强皇帝对选官权的控制,打击贵族公卿对特权的垄断,故选A项;制举不分门第出身,按照科举成绩入朝为官,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排除B项;在唐代只有一部分官僚出身于科举,排除C项;科举制度有利于强化君权对选官权的控制,排除D项。
4.【答案】A【解析】唐文宗想把真源公主、临真公主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却遭到拒绝,说明当时以崔、卢为代表的北方士族势力强大,对朝政有很重要的影响力,故选A项;唐文宗时期,所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科举制,排除B项;“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里体现的不是门阀的削弱而是强大,排除C项;“真源公主、临真公主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却遭到拒绝”可见门户依然有很重要的影响,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之前一直沿用的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目的是“通经致用”,也就是服务于其变法的需要,故选B项;以经义、论、策取士更多的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所以并不会禁锢士人思想,排除A项;理学的正统是在南宋才取得的,与题干中的时间“北宋”不符,排除C项;科举制度的完备不仅仅体现在考试的科目上,所以仅凭科目的变化不能得出完备的结论,排除D项。
6.【答案】A【解析】据材料“唐代科举由礼部主持,选官则由吏部主持,二者是分开的”可知唐代通过礼部和吏部分工,有效选拔人才,故选A项;据所学孝廉成为选官的依据是汉代察举制的标准,排除B项;铨选制度是较完善的选官制度,但不一定能确保选官的公平性,排除C项;据所学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就已经把选官权收归中央,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对多次参加省试、殿试落第者予以特殊录用”这样可以减少士子对朝廷的怨气,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故选A项;“朝遂实行‘特奏名’制度,即对多次参加省试、殿试落第者予以特殊录用”这种政策只能针对落榜考生,无法知道科举时是否徇私舞弊的现象,排除B项;“即对多次参加省试、殿试落第者予以特殊录用”使得没有考中的人,也有机会得到任命,这样促进了社会流动,冲击了士族的统治地位,排除C项;“即对多次参加省试、殿试落第者予以特殊录用”由于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国家管理阶层,说明扩大了人才的来源,排除D项。
8.【答案】D【解析】科举制的流程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的第一名是解元,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的第一名是状元,故选D项;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西周时期贵族世代公卿的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地方向中央推举孝子廉吏,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世家大族的子弟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排除C项。
9.【答案】B【解析】据材料“科举制是对历代世族模式的一次彻底‘反动’”,可知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故选B项;“都能参与”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科举之外,恩荫也是选官途径,排除C项;“彻底退出”夸大了科举制的作用,排除D项。
10.【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体现了集体决策的特点,故选B项;宰相的职能在汉唐时期始终是作为皇权的辅助机制而存在,排除A项;汉唐时期宰相的品级都比较高,变化不大,排除C项;唐代科举制的推行和官僚体制的完善使宰相的执政能力逐渐提高,排除D项。
11.【答案】B【解析】唐朝三省长官和皇帝指定的一些官员组成宰相会议,共同议政,就客观上使得皇帝的决策更加科学高效,故选B项;上述安排主观上是加强皇权的,但不是客观上的结果,排除A项;题干所述是唐朝的中枢机构决策问题,不是对地方统治的问题,所以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范畴,排除C项;冗官现象是一职多官,题干所述没有体现相关内容,排除D项。
12.【答案】D【解析】“唐代宰相少者二三人,多者八九人,睿宗(武则天之子)时增至十七人”唐朝初年采用集体议政的方式减少决策失误,从数量上看,应该是不断在强化这种制度,故选D项;“唐代宰相少者二三人”根据所学可知识,唐朝采用三省长官参政国家大事决策的制度,是皇帝和宰相关系和谐的表现,不是矛盾的表现,排除A项;唐朝的三省六制度本身需要多个宰相,而且职责分明,不是所谓的冗官,排除B项;“唐代宰相少者二三人,多者八九人”是因为三省的长官均是宰相,其人数的增多,是这种制度发展的需要,排除C项。
13.【答案】C【解析】据材料“唐初,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三省长官在此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可知为唐代政事堂设在中书省有利于军国大事迅速决策,故选C项;加强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而政事堂只存在于中央,排除A项;宰相还具有参政议政权,并没有分割宰相权力,排除B项;政事堂公议国事只能减少决策失误,并不能避免,排除D项。
14.【答案】A【解析】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武则天用“北门学士”起草诏令,实际上架空了当时的中书省,故选A项;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排除B项;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C项;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排除D项。
15.【答案】B【解析】唐王朝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的执行,其中礼部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选择B项符合题意。
16.【答案】C【解析】据“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可知其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决策失误,故选C项;材料强调各官员之间各施其职,而非“互相倾轧”,排除A项;专制皇权走向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排除B项;元朝时期中书一省制下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领六部,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后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排除D项。
17.【答案】A【解析】唐朝科举考试方案制定的运作程序首先由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交由礼部去执行,故选A项;方案最后由礼部负责科举制的举办,排除B项;三省决策流程是中书、门下和尚书省,排除C项;三省决策流程是中书、门下和尚书省,排除D项。
18.【答案】A【解析】北魏至唐初,政府授田给成年人,作为劳动力,可以为国家提供税收,故选A项;封建政府授田给成年劳动力,主要是为了扩大赋税来源,并非是实现儒家社会理想,排除B项;授田给成年人,得到土地的成年人向国家缴纳赋税,并非是为了应对地方藩镇割据,排除C项;促进农耕技术的改良不是目的,排除D项。
19.【答案】D【解析】据材料“《唐六典》”“租”“调”“庸”可知,这是唐朝的租庸调制,故选D项;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项;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分散了相权,集中了皇权,排除C项。
20.【答案】B【解析】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故选B项;两税法是在租庸调制无法维持的情况下实行的,排除A项;“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说明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C项;“杜绝”说法错误,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私有制,排除D项。
21.【答案】C【解析】据材料“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可知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作为税收征收的主要标准,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作为征税的主要标准,使国家放松了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故选C项;明朝一条变法“赋役征银,纳银代役”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排除A项;唐代“纳庸代役”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排除B项;两税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排除D项。
22.【答案】D【解析】不论土户、客户均按照现有居住地编户而收税,这一举措保证了无论土户还是客户都要交税,所以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故选D项;两税法等于承认了土地兼并的前提下保证财政收入,而不是解决土地兼并的,排除A项;题干只提到了收税的人户和标准,但并没有提到税收名目,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无论土户还是客户都要交税,以保证财政收入,而意图并不是加强对农民的控制问题,排除C项。
23.【答案】C【解析】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故选C项;租调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排除A项;隋朝前期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排除B项;唐初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唐代中期,府兵因负担过重而大量逃亡,实行募兵制,排除D项。
24.【答案】B【解析】由“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说明收税的主要标准是财产性收入,故选B项;两税法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但是实行后,地主千方百计把负担转嫁给农民,没法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排除A项;两税法是适应均田制被破坏的现实而实行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土地兼并,也就有可能促进租佃关系发展,但是迅速发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由“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可知,政府并不是严格控制户籍,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排除D项。
25.【答案】C【解析】“地税按亩征纳”这样就会出现土地占有多的纳税多,土地少的纳税少,相对体现了公平,故选C项;“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为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由于是依据土地的多少、户等的高低来定税,没有具体数值,无法判断其税收的重轻,排除A项;“地税按亩征纳”事实上是承认了土地的占有,即默认了土地兼并的合法,只会更加兼并,排除B项;“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为九等征钱”收税的依据是土地和资产,而不是人头,理论上会促进人口增长,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1)原因: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唐诗革新运动;“经世致用”的风气盛行;科举制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繁荣;社会阶层变动,庶族地主崛起。(1

2
分,答对3
点给
6
分)
(2)主要特征:形式多样;职能完备;运作机制规范;责权鲜明,分工明确;均为实官,握有实权;责权涉及朝政的各个层面。(1

2
分,答对
2
点给
3
分)
27.【答案】
(1)内容:强制大家庭折散为个体小家庭;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6分)
(2)背景: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4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28.【答案】
(1)政权:①魏国;②隋朝。(2分)
特征:政治上:政权分立或国家长期分裂或大分裂孕育着统一;
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与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民族关系: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趋势更加明显。(3分)
(2)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分)
共同原因:①政治上: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吏治清明;②经济上:重视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发展生产;③文化上:重视科举与教育,尊崇儒学。(3分)
(3)政治上:发展三省六部制
经济上:租庸调制、两税法
文化上
:发展科举制(任两个方面得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