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体的直观图
【教学目标】
知道平行投影原理,会用“斜二测”方法画简单的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棱锥);掌握画空间图形的基本技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掌握正棱柱、正棱锥的直观图的画法。
【教学准备】
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观察课本正方体的直观图,理解不同视角,所得不同图形。
2.引出斜二测作图法及其规定。
[说明]在此要对平行透视的方法进行适当的介绍。
二、学习新课
1.斜二测作图法
(1)规定按图15-8所示的位置和夹角作三条轴分别表示铅垂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轴,依次把它们叫做轴、轴、轴;
(2)规定在轴和轴方向上的线段的长度与其表示的真实长度相等,而在轴方向上,线段的长度是其表示的真实长度的二分之一、
2.例题分析
例1.画水平放置的边长为和的矩形的直观图。
画法:(1)在已知矩形OABC中,取OA所在的直线为x轴,取OC所在的直线为y轴,画对应的
轴,
轴,使
。
(2)在轴上截取,在轴上截取,过点作
,连
,则
就是矩形OABC的直观图。
[说明](1)原矩形的放置也可以是,那么直观图的图形也会随之变化。(可由学生操作)
(2)在作图过程中,主要体会“斜二测”作图过程中,原图中的点、线在直观图中如何寻求。
例2.画水平放置的边长为2cm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如图7)
画法:(1)在已知正六边形ABCDEF中,取对角线AD所在的直线为x轴,取对称轴GH为y轴。画对应的x’轴、y’轴,使∠x’O’y’=45°。
(2)在x’轴上截取O’A’=OA,截取O’D’=OD,对于不在x轴、y轴上的顶点B,C,E,F,都向x轴作垂线,它们的垂足为M,N。在x’轴上截取O’M’=OM,截取O’N’=ON,过M’,N’作与y’轴平行的直线,在这两直线上截取。
(3)连A’B’,B’C’,C’D’,D’E’,E’F’,则所得的六边形就是正六边形ABCDEF的直观图。
[说明]
在斜二测画法中,直观图仍保留了原图中三个主要的性质:
第一,保平行。在正六边形ABCDEF中,AB∥FE∥BC,BE∥AF∥CD,FC∥ED∥AB,在直观图六边形A’B’C’D’E’F’中A’D’∥F’E’∥B’C’,B’E’∥A’F’∥C’D’,F’C’∥E’D’∥A’B’。
第二,保共点、共线。在正六边形ABCDEF中,A,O,D三点共线,B,O,E三点共线,C,O,F三点共线;AD,BE,CF三线共点。在直观图六边形A’B’C’D’E’F’中,A’,O’,D’三点共线,B’,O’,E’三点共线,C’,O’,F’三点共线;A’D’,B’E’,C’F’三线共点。
第三,保平行线段的比不变。在正六边形ABCDEF中,AD∶FE∶BC=2∶1∶1.BE∶AF∶CD=2∶1∶1,CF∶ED∶AB=2∶1∶1.在直观图六边形A’B’C’D’E’F’中,A’D’∶F’E’∶B’C’=2∶l∶l,
B’E’∶A’F’∶C’D’=2∶l∶1,
C’F’∶E’D’∶A’B’=2∶1∶l。
正因为有这“三保”,所以直观图的形状虽然有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仍能借助于直观图加上概念想象出原图的形状和性质。
例3.画正三棱柱的直观图,使它的底面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高度是。
例4.画三棱锥的直观图,使它的底面是腰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过直角顶点的侧棱长为,且垂直于底面。
[说明](1)直棱柱的作图,是在平面正多边形的直观图的基础上,使它沿轴正方向平移相应的长度,然后联结各定点所得。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掌握平面多边形的直观图作法。
(2)棱锥的作图,主要是顶点的位置,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沿轴正方向平移相应长度就能得到顶点。
3.问题拓展
例5.矩形的面积是,求用斜二测画法得到的直观图的面积。
[说明]由斜二测作法的线段比例关系以及角度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多边形的直观图的面积是原图面积的倍。
三、巩固练习
1.在水平放置的平面上,作一个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直观图。
2.作正六棱柱的直观图,使它的底面边长为,高是。
四、课堂小结
(1)平面多边形的水平放置图的画法;
(2)直棱柱和棱锥的直观图的作法。
【作业布置】
1.在水平放置的平面上,作满足下列条件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及其重心M:
(1)一条直角边平行于轴
(2)斜边平行于轴。
2.作正五棱柱的直观图,使它的底面边长为,高是。
3.作正四棱锥的直观图,使它的高为,且底面边长为。
4.应用斜二测画法得到的正三角形的直观图的面积为,求原正三角形的边长。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