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落日的幻觉》导学案
备课:毛杉 审核:黄少锋 课时:1 编号:201120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检查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信息语句。
2、体会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培养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明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
【学法指导】
1、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注意观察落日,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获取一些知识和道理。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吟咏(yín) 绮丽(qǐ)殷红(yān) 日薄西山 (bó) 气息奄奄(yān)
2、查阅出处,理解含义: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作者 李密
含义:形容年老垂死,只剩一丝微弱的气息,好比太阳快要下山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
含义:这时望见将要落山的太阳,真是十分好看,可惜已近黄昏,不多时就要消灭了。
3、第①段从人们关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4、快速默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文章介绍了落日的幻觉这类自然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5、落日的幻觉具体有哪些 产生这些幻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6、从表格来看,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由有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合作探究】
1、为什么人们喜欢观赏日出,而很少有人去留连观赏日落?
主要是感情上的原因,夕阳总让人联想到人的死亡或事物的没落,让人感到美好的事物只有短暂的存在。
2、课文的前三段和后四段是什么关系?请简要阐明。
课文的前三段和后四段是总分关系。前三段主要写日落的壮观、绮丽的景象,并说明这些景象只是人们的一种幻觉而已;后四段具体分析产生每种幻觉景象的原理。
3、读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迪?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了人们眼中美丽的落日其实是一种幻觉,启发人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周围的一切,在这个世俗的当下,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扬起思考的头颅,求一切事物之实、求一切事物之真。
4、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生动、最精美的语言,细细品味一下,先在小组内分享,然后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如:“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无不”双重否定,强调了人们的赞叹之情。
“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的说明了落日的变化。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了人们眼中美丽的落日其实是一种幻觉,启发人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周围的一切,在这个世俗的当下,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扬起思考的头颅,求一切事物之实、求一切事物之真。
【课外扩读】
《日出》(刘白羽)
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亮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等着,等着,天色由黎明的鱼肚白色,逐渐成淡蓝色。大家全神贯注的凝视对面的山峰,中央山脉的顶峰亮了,接着一片霞光四射,只一眨眼,如轮的旭日跃升而出。先是一角、半圆、全圆,刹时万道金光投向大地,山林亮了,幽谷亮了,溪水也亮了,四野青翠欲滴,阳光普照大地,又是崭新的一天!
(提示:这两段文字描写文字,在对事物进行描写时,既抓住了静态特点,又写出了日出时的形状,颜色,光线等方面的变化,如本文对于日落的描写如出一辙,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细细品味、欣赏。)
我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