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今天,我们就来结识一位大丈夫,他就是唐雎。在秦王的淫威面前他不屈不挠,冒死抗争,终于使秦王辞穷色挠。让我们一起来一睹英雄的风采。
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唐雎不 使命
第二十三课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的汇编,又名《国策》、《国事》。西汉刘向编订为33卷,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佳作。它流传甚广,差不多称得上“家传户诵”,文艺性很强,直接可当作文学散文甚或小说来读。
文 学 常 识
读一读,写一写
唐雎 怫然
韩傀 免冠徒跣
缟素 庸夫
色挠 以头抢地
j fú
guī xi n
g o yōng fú
náo qiāng
休祲 jìn 寡人谕 yù
听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借助课文下面的注解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易〗
〖其〗
〖加惠〗
〖弗〗
〖说〗
〖因〗
〖错意〗
交换。
句中表希望的语气词。
给予恩惠。
(fú)不。
(yuè)通“悦”,高兴。
于是。
注意,放在心上。错,通“措”。
〖广〗
〖逆〗
〖轻〗
〖与〗
〖岂直〗
〖怫然〗
〖公〗
〖布衣〗
扩充。
违背。
轻视。
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难道只是。
(fú)盛怒的样子。
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
平民。
〖免冠〗
〖徒跣〗
〖抢〗
〖庸夫〗
〖士〗
〖休祲〗
〖缟素〗
摘掉帽子。
光着脚。
撞。
平庸无能的人。
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色挠〗
〖谢〗
〖谕〗
〖徒以〗
变了脸色。挠,屈服。
道歉。
明白、懂得。
只因为。徒,只是。
〖其〗安陵君其许寡人!
〖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错意〗故不错意也。
〖轻〗轻寡人与?
〖免冠徒跣〗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谢〗长跪而谢之曰:
〖休祲〗休祲降于天。
〖徒以〗徒以有先生也。
仓鹰击于殿上
受地于先王
请广于君
使唐雎使于秦
虽然,受地于先王
秦王怫然怒
在
从
给
到、往
这样
….的样子
2、一词多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秦王不说( )
请说之( )
高可二黍许( )
安陵君其许寡人( )
使
说
许
派
出使
高兴
解释
多一点
听从
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
⑴以大易小。( )
⑵徒以有先生也。( )
⑶以君为长者。( )
⑷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用
因为
把
凭
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解释。
⑴秦王不说。
⑵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⑶仓鹰击于殿上。
说通“悦”,高兴。
错通“措”,注意。
仓通“苍”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而君逆寡人也,轻寡人与?
岂直五百里哉?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以头抢地耳!
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
4、揣摩下列语气词的用法
安陵君其许寡人!
受地于先王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未尝闻也。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非士之怒也。
愿借子杀之。
5、揣摩下列特殊称呼的含义
6、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时,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⑵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但是他却违背我的意愿,是瞧不起我的实力吗?
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说。
(4)安陵君其许寡人。
(5)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6)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7)请广于君。
(8)秦王怫然怒。
(9)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1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11)秦 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的,那很好;虽然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秦国。
课文翻译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年高德劭的人,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上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拿来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志土发怒可不是这样。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胸怀愤怒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色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罢)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1、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 是怎样的?
整体感知
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
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
思路结构:
A(1)
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秦王不悦,表明安陵危在旦夕。
B(23)
唐雎使秦,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C(4)
写秦王被唐雎折服,唐雎取得胜利。
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及他所明白的道理,反衬唐雎出使胜利。
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发展与高潮
开端
结局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来刻划人物?
2、对比
想一想:课文还用什么方法刻划人物?
揣摩神态动作,用句式说话
读 ,我看到一个 的秦王。
读 ,我看到一个 的唐雎
读 ,我看到一个 的安陵君。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爱国忠君
……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
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机智勇敢
…否,非若是也,安陵
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骄横狡诈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
也?……而君逆寡人
者,轻寡人与?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
跣,以头抢地耳。
秦王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色厉内荏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狡诈狂妄,
盛气凌人
头脑清醒,
不卑不亢
从容镇定,
据理力争
恩威并施
骄横狂暴
不可一世
不畏强暴,
勇于献身
前倨后恭
外强中干
胆识兼备,
坚强无畏
秦王
安陵君
秦王
唐雎
通过对比来刻画人物形象。
先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
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虎狼之国的国君:盛气凌人,质问威胁——色挠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弱小之邦的使臣:从容镇定,据理力争
——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伏虎英雄。
中心思想: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说话技巧
唐雎的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言之有“节”
言之有“据”
言之有“力”
“否,非若是也”“而守之”
“士之怒”“而将四矣”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学一学
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
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
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懂得一个道理:
影响说话内容和语气、语调的因素有:
人物身份
人物地位
说话场合
说话对象
……
你可以试着比较安陵君与唐雎说话两人不同的说话技巧。(课外)
迁移训练
请你根据下面不同的性格,设计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当同学错怪你时,你会怎么说……
A:性格暴躁
B:性格温和
夜已深,邻居还在喧嚷,你怎么去劝阻
《圣经》: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
果在银网子里。
你知道哪些关于说话能力和技巧的名言警句?试列举一二。
荀子: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刘勰: 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西方: 世界的三大战略武器:口才、
美元、电脑。
培养一种能力:
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
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
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你能举出古今中外的另一些不辱使命的人?
蔺相如、荆轲、晏子、周恩来等……
问:
答:
每天有多少人过桥?
每天有五个人过桥。
尼克松
周恩来总理
南京长江大桥
?!
工、农、兵、学、商。
问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