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人教2019A版必修
第一册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第五章
三
角
函
数
学习目标
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诱导公式,利用它们对三角函数式进行恒等变形,可以达到化简、求值或证明的目的.这种利用公式对三角函数式进行的恒等变形就是三角恒等变换.观察诱导公式,可以发现它们都是特殊角与任意角α的和
(或差)的三角函数与这个任意角α的三角函数的恒等关系.如果把特殊角换为任意角β,那么任意角α与β的和
(或差)的三角函数与α,β的三角函数会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来研究这个问题.
问题探究
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如果已知任意角α,β的正弦、余弦,能由此推出α+β,α-β的正弦、余弦吗?
下面,我们来探究cos(α-β)与角α,β的正弦、
余弦之间的关系
不妨令kπ+β,k∈Z.
如图5.5.1,设单位圆与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A(1,0),以轴非负半轴为始边作角α,β,α—β,
它们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相交于点(cosα,sinα),
(cosβ,sinβ),P(cos(α-β),sin(α-β)).任意一个圆绕着其圆心旋转任意角后都与原来的圆重合,这一性质叫做圆的旋转对称性.连接,AP.若把扇形OAP,绕着点O旋转β角,则点A,P分别与点
重合.根据圆的旋转对称性可知,
与重合,从而,
所以AP=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
化简得:
=+
当kπ+β
(k∈Z)时,容易证明上式仍然成立.
所以,对于任意角α,β有
=+
(C(α-β))
此公式给出了任意角α,β的正弦、余弦与其差角α-β的余弦之间的关系,
称为差角的余弦公式,简记作C(α-β).
证明:
(1)=
+
=0+1×
=.
(2)==
+
=(-1)×.
=-
.
例1
利用公式证明:
(1)=
(2)=
.
典例解析
解:由,∈(,),得
又由,是第三象限角,得.
所以=+
=()
×()+()
×()
=
例2
已知,∈(,),
,是第三象限角,求的值.
由公式
出发
,
你能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其他公式吗?
下面以公式
为基础来推导其他公式
.
例如
,
比较
与
,并注意到
α
+
β
与
之间的联系
:=则由公式
,
有=
=+
=
于是得到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
简记作
C(α
+
β
)
.
=.
问题探究
上面得到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
我们知道
,
用诱导公式五
(
或六
)
可以实现正弦
、
余弦的互化
.
你能根据
C
(α
+
β
)
,
C
(
α
-
β
)
及诱导公式五
(
或六
),
推导出用任意角α
,
β
的正弦
、
余弦表示
sin
(
α
+
β
),
sin(
α
-
β
)
的公式吗
?
=
,(
S(α
+
β
)
)
=
;
(
S(α
-
β
)
)
通过推导
,
可以得到
:
公式推导
你能根据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
、
余弦函数的关系
,
从
C(α
±
β
)
,
S(
α
±
β
)
出发
,
推导出用任意角
α
,
β
的正切表示
,
的公式吗
?
通过推导
,
可以得到
:
T(α
+
β
)
T(α
β
)
和
(
差
)
角公式中
,
α
,
β
都是任意角
.
如果令
α
为某些特殊角
,
就能得到许多有用的公式
.
你能从和
(
差
)
角公式出发推导出诱导公式吗
?
你还能得到哪些等式
公式
S
(α
+
β
)
,
C(α
+
β
)
,
T(α
+
β
)
给出了任意角
α
,
β
的三角函数值与其和角
α
+
β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
为方便起见
,
我们把这三个公式都叫做
和角公式
.
类似地
,
S(α
-
β
)
,
C(α
-
β
)
,
T(α
-
β
)都叫做
差角公式
.
问题探究
例3.
已知,,求的值
.
解
:
由
,,
得
所以
=
=
-
于是有
)=
典例解析
)=
7
由以上解答可以看到
,
在本题条件下有
.
那么对于任意角
α
,
此等式成立吗
?
若成立
,
你会用几种方法予以证明?
例
4
利用和
(
差
)
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
(
1
)sin72°cos42°-
cos72°sin42°
;
(
2
)
cos20°cos70°-
sin20°sin70°
;
(
3
)
;
解
:(
1
)
由公式
S(α
-
β
)
,
得
sin72°cos42°-
cos72°sin42°
=Sin(72°-
42°)
=sin30°
=
分析
:
和
、
差角公式把
α
±
β
的三角函数式转化成了
α
,
β
的三角函数式
.
如果反过来
,
从右到左使用公式
,
就可以将上述三角函数式化简
.
(2)
由公式
C(α
+β
)
,
得
cos20°cos70°-
sin20°sin70°
=
cos(20°+70°)
=cos90°
=0
(3)
由公式
T(α
+β
)及,
得
=
=
=
=
达标检测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