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5:BBABB
6--10:
CCDBD
11--15:
DCDCA
二、填空题:(5分)龙山文化,华夏,富国强兵,丞相,郡县制。
三、非选择题:(共10分)
1、(1)分封制
西周(2分)
(2)郡县制
秦朝(2分)
(3)权限:在分封制下,地方享有较大的独立性,而郡县制下的官员由国家任免,绝对服从中央。(2分)
影响:分封制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稳定;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4分)
-大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15分)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王权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假如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齐国任国君,你(
)
A.可以不去朝觐周王
B.可以在齐国征派赋役
C.不用随从周王去打仗
D.不可以建立自己的武装
3、下面具有大宗与小宗双重身份的是(
)
A诸侯与卿大夫
B.天子与诸侯
C.卿大夫和士
D.士和诸侯
4、现在的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上溯到
(
)
A.商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
5、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6、秦始皇时军权掌握在谁手中(???
)
A、丞相??
B、太尉??
C、皇帝?
D、宗正
7、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
?
)
A.太尉???B.郡守和县令???
C.丞相??
D.御使大夫
8、“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这条史实,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大河文明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早期反映,该制度是(
?)
A.城邦政治
B.贵族共和制
C.民主制和君主立宪制D.中央集权
9.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据此回答秦始皇批评的制度是(???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10、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
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
“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
)
A.中央集权???
B.规范法?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
1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1)“仁”
(2)“礼”
(3)“为政以德”
(4)“有教无类”
A.(1)(2)(3)(4)
B.(2)(3)(4)
C.(1)(3)(4)
D.(1)(2)
12、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是(
)
A.黄帝
B.孔子
C.老子
D.周公
13、战国时期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反对儒家“是古非今”
的历史观的是(
)
A.荀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14.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15、在奉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去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过论国家军政票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
A.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B.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
二、填空题:(5分)
1、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____所代替,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2、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也产生了______观念。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_______,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4、秦朝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三公指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5、秦朝地方推行______制。
三、材料分析题:(共10分)
1、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图一
图二
(1)图一反映的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1分)它是何时实行的?(1分)
图二中,山东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1分)这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始于何时?
(1分)
(3)以上所述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2分)各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