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祖父、后园和我(萧红)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8、祖父、后园和我(萧红)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7-27 17:4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祖父、后园和我》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赏析文中精彩语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2
难 点:通过学习,每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过程:
导 入:(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有一首歌,听着听着,就让人不由得想起慈爱的外婆、美丽的澎湖湾、我的童年······(生哼唱)
有一本书,读着读着,就让人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里。书的名子叫《呼兰河传》,作者萧红。在书中,萧红通过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的眼睛,记录了她自己的童年生活,读来非常动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祖父、后园和我》,就选自这本书的第三章。
学习新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这堂课的学习目标。
屏幕展示:“学习目标”(一生朗读)
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现在——
屏幕展示:“你能读准写对下面的字吗?”:
谷穗 玩腻 衣襟 拔 嘴馋 玫瑰 地榇 垄
胖圆圆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一生朗读、齐读)
拿出一点时间,大家用心来记准这里面比较容易写错的字。
整体感知:
师:(看题目)你能借助这个题目,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概括我们这篇文
章的主要内容吗?
生:写的是祖父和我在后园里的事。
师:那——
屏幕展示:我和祖父在后园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生:栽花、拨草、种小白菜,把谷子当成狗尾巴草铲掉、扬水、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往祖父的草帽上戴(插)花……
局部探究:
师:这其中又有哪几件事是作者写得比较具体生动的?
生:把谷子当成狗尾巴草铲掉的事
师:这里面人物的对话比较精彩,分角色朗读一下。
有这么多举手的同学,大家看谁比较适合扮演祖父?谁比较适
合扮演我?
生:……
分角色朗读。
师:我听出来了,这几个同学都在努力读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那么,从中你听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祖父了吗?
生:和蔼可亲、慈祥、有耐心……
师:从我的表现来看, 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天真、幼稚、顽皮……
师:还有写得比较详细具体的事吗?
生:讨论樱桃树结不结樱桃的事。
师:从祖孙俩的对话当中,你对祖父有没有新的认识?
生:他很幽默风趣。
师:是那一句话让你感到了这一点?
生:祖父说:“是因为你嘴馋,所以不结樱桃。”
师:不错。还有哪件事也能看出祖父幽默风趣这一点?
生:藏帽子的事,他对孩子说帽子让家雀(qiǎo)给叼走了。
生:是家雀(què)
师:其实,家雀(qiǎo)、家雀(què)是一个意思,只是读家雀(qiǎo)更口语化一点——这是祖父在跟孩子开玩笑呢,祖父简直就像是 一个——
生:老小孩、老顽童
师:我也这样觉得。还有一件事是孩子跟祖父开了一个玩笑······
生:往祖父的草帽上戴花。
师:根据文章中的描述,你能把戴换一个更准确的词吗?
生:插
师:很好。这事让我们又一次见识了孩子哪一性情?
生:顽皮可爱!
师:真是。从这些有趣的事情当中——
屏幕展示: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祖父?用恰当的词语形容一下。
生:和蔼可亲、幽默风趣、慈祥、有耐心、爱开玩笑……
(板书:和蔼风趣)
屏幕展示: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我?再用恰当的词语形容一下。
生:顽皮可爱、天真活泼、爱自由······
(板书:顽皮可爱)
师:你觉得这祖孙俩在这后园里生活得好吗?你能再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的生活吗?
生:高兴、自由自在、开心······(板书:自由快乐)
那——
屏幕展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结合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想法。
提示: 运用跳读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可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来谈。
生:这是一个神奇的园子,从第7节看出。“啸”和“冒烟”用得好。
师:那你能解释一下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生:“啸”,用拟人修辞,“冒烟”是雨水打在大榆树的叶子上,又飞开,远处一看水汽很大,就像冒烟了。
师:经这位同学一解释,我明白这“冒烟”是怎么回事了;刚才同学说“啸”用拟人修辞,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大家想一下,拟人是用人的动作行为来描写动植物,这“啸”是专门用来写人的吗?
生:不是。
师:通常什么可以啸?
生:风、炮弹······
师:那这里是不是拟人修辞?
生:不是。
师:那是怎么回事呢?
生:是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
师:是啊,这不是拟人修辞,但这一段里的确有修辞方法,你找得出吗?
生:比喻,把大榆树的叶子比作沙滩上的蚌壳。
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呢?
生:闪闪发光的。
师: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下过雨后的大榆树的叶子是个什么样子。可见,用比喻修辞可以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又形象。大家作文时应该多用修辞方法——你还划出了哪些精彩的段落?你又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子。“蜻蜓是金的······”
师:你觉得作者的观察是否很细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很细致。蜜蜂“满身绒毛”都看出来了。
师:对呀。还有吗?
生:金的、绿的、嗡嗡的、小毛球似(sì)的
师:对呀。只是这里的似是多音字。它只有在“······似的”中读(shì),其余都读(sì),所以这里该读“和一个小毛球似(shì)的”——想像一下,她当时是在怎样观察这些景物的 像刚才那样大喊大叫、又是跳又是笑,行吗 那蜻蜓、蚂蚱、蜜蜂“嗖”就飞走了,容不得你细细观察。
生:静静的观察。
师:对呀。而且须得敛声屏气、大气不敢出地蹲在那里才行。一旦发现蜻蜓原来是这种颜色的,一定很惊喜吧?你能把这些情形都读出来吗?你觉得声音该抬高还是放低?惊喜之处该怎样读?读读看
生自读。
师:现在用我们自己认可的方式来朗读一下这一段。
生齐读。
这样一读,你能感觉出孩子对这后园的喜爱吗?
生:能!
师: 刚才同学说这是个丰富多彩的园子,那除了这些可爱的昆虫,里
面还有些什么 你又划出了哪些精彩段落?
生:“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师: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一下这一段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吗?
生:活。
师: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更好的词语。
生:自由。
师:对呀。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不仅是活的,而且活得自由自在。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这种自由生长的感觉吗?比如“矮瓜······”
生读。
师:我觉得还不够。(范读)
你听这位同学在接我的话,他说:“谁也管不着。”对,就是这样。大家都来读读看。从“都有无限的本领······开始”
生齐读。
师:假如你是这园中的一只小蜜蜂,你想怎样生活?
生:我愿停在哪朵花上就停在哪朵花上,愿采哪朵花就采哪朵花。
师:那么,你能体会出说这种话的孩子在渴望一种怎样的生活吗?
生:自由自在。
师:对,向往自由是小孩子的天性。
你还能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谈一谈这段描写吗?
生:用拟人、排比
师:对。大家已经能准确判断什么是拟人了。用这些修辞方法,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还使文章很有气势。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再请一位同学了。谁还划出了别的句子或段落?
生:“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
师:其实,太阳在哪儿都是一样大的。在小孩子充满童真的描述中,如果再加上孩子充满稚气的动作,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试试看······
那这孩子又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天真、幼稚、充满童真······
小结:
师:因为喜欢,所以在孩子充满想像的眼睛里,这后园中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神奇,有生机有活力,充满乐趣(板书:充满乐趣)。这里不但自然景物美,更有和蔼可亲又幽默风趣的祖父陪着玩耍疯闹,使孩子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副板书:自然美、人情美),生活是那样自由快乐。所以,每每回想起来,眼前总会浮现出祖父那张笑盈盈的脸。
(板书:⌒⌒ )
过渡:“萧红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是什么能让一成年人回想起她的快乐的童年往事?”
生:是太难忘了。
师:是的。看屏幕——
屏幕展示: 《呼兰河传》结尾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师:那为什么难忘呢······
生:我查过萧红的知识。她童年生活其实很不幸,只有祖父像一束
阳光照亮了她的内心。所以她忘不了。
师:你是个爱学习又会学习的同学。我还想给大家补充一些:萧红一生经历坎坷。她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她的父亲生性贪婪自私,对孩子经常恶言恶语,文中提到的她的祖母又是一个不喜欢孩子的老人。更不幸的是,9岁那年,她的亲生母亲去世了。年幼的她从暴戾的父亲和继母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只有从祖父那里才能得到些许温暖。20岁那年,为了逃婚她离家出走,从此过上了漂泊流浪的生活。居无定所的日子里常常是恶疾缠身·····那时候,她曾经说:‘若是能回到呼兰河我的家乡,该多好啊。’那时的她,对于这段曾经如此自由快乐的童年往事该是多么的眷恋哪!这种情感在我们这篇文章中也有所透露,是哪里呢?
生:最后一段。
师:是哪一个词语、那一句话让大家感受到了这一点?
生:寂寞、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师:让我们带上对萧红的新的认识,带上那种深刻的眷恋之情,用我们大家自己喜欢和认可的方式再来回味一下文中那些精彩段落。
结合屏幕展示,生个读、齐读、教师领读。
布置作业:(播放歌曲《童年》)让我们暂时告别童年的小萧红和她的祖父,走出这美丽的后园。听!童年的歌谣又在我们耳边轻轻响起······会唱吗?想唱吗?那唱吧······这优美的旋律是否也激起你许多美好的回忆?那是在静静的田野里、潺潺的小河边还是在洁净的沙滩上?那里有你亲密无间的小伙伴?还是对你宠爱有加的祖父母?你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美丽的童年总有许多或让我们轻抿嘴角、或让我们开怀大笑的温暖记忆,它们不愿意被尘封。今天就建议大家拿起笔来,像萧红那样,用鲜活灵动的语言,倾注你丰富的情感,把它们变成文字,写进你的周记,与你的老师、亲人、朋友分享一下好吗?”
屏幕展示: 说一说,我自己的童年
师:“或者,你可以把我们这节课品读的精彩片段在你的周记本上再抄写一下,还有那些在这短短的45分钟里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的同样精彩的段落,你一定也会有新的收获。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