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8 09: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四单元)
时间:40分钟
一、字词句基础。
1.[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悲哀(āi)
疆域(jāng)
杭州(háng)
美哉(zhāi)
B.抖擞(shǒu)
剔透(yì)
灰烬(jìn)
飞泻(xiè)
C.齐喑(yīn)
辉煌(huáng)
哽咽(gěng)
矛盾(dùn)
D.汴州(xià)
海域(yù)
舀汤(dǎo)
奉命(fèng)
2.[字形]读拼音,写词语。
侵略者chuǎng
rù( 
 
 )圆明园,他们yǒu
shì

kǒng(     ),能拿走的tǒng
tǒng(    )拿走,不能拿走的就砸碎、xiāo
huǐ(    )。
园中gōng
diàn(    )、景点等建筑物,面目全非,昔日的hóng
wěi(    )建筑化为灰烬。
3.[字音]“砻”的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同或相近?(  )
A.聋 
 B.碧 
 C.磨 
 D.岩
4.[字形]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毁灭 漫游 九洲 奇珍异宝
B.象征 搬运 祭祀 众星拱月
C.饱览 罪证 边僵 诗情画意
D.境界 仿照 拘束 兴高彩烈
5.[字义]“死去元知万事空”中“元”的意思是(  )。
A.本来
B.为首的
C.开始的
D.构成一个整体的
6.[感彩]下列词语中,感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持之以恒 诡计多端 举世闻名
B.得意忘形 处心积虑 文质彬彬
C.博古通今 料事如神 才华横溢
D.国泰民安 丧尽天良 民不聊生
7.[标点符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传统习俗,建造竹楼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
B.元宵节到处张灯结彩: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每盏里面都有小铃会叮叮作响。
C.“爸爸!”我急切地问道:“为什么?”
D.如果你是一棵树,就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温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8.[诗句理解]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爱国情感的一项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句子街接]依次填入句子横线上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
①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 ②灿若明珠的华夏文明史 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②③
10.[排列句序]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南京附近的村庄里,日本人向任何一个过路的男子开枪,因为他们怀疑他过去可能是个中国士兵。②他们也在市郊和乡村屠杀中国人。③日本人在南京挨家挨户地搜查寻找中国士兵,也就一家接一家地杀害这座城市的居民。④在城墙外,在河边(河水早已被染成红色),在池塘和湖边,在小山旁和大山脚下,到处尸体成堆。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二、积累与背诵。
11.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少年智则国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强则国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老师说:“你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就是这个道理。
14.古往今来,中国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爱国作家。“_____________,其道大光。_______________,一泻汪洋。_________________,鳞爪飞扬”是梁启超对祖国的声声赞美;“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是陆游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希望;“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是林升对统治者的声声谴责。
三、课文主题与理解。
15.下列不属于闻一多《七子之歌》中“七子”的是(  )。
A.香港
B.澳门
C.新疆
D.台湾
16.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表明作者对中国少年的前途有所担忧。(  )
(2)《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痛惜之情和《少年中国说(节选)》表达的壮志豪情,我们都可以通过调整朗读时的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  )
17.阅读课文片段,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选文从(  )两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A.民族建筑、西洋景观
B.建筑风格、园内景观
C.建筑风格、游园感受
D.园内景观、游园感受
(2)圆明园中的景观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西洋景观
B.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景物
C.中西合璧的景物
D.根据古代文人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3)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大段文字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四单元)
一、1.C
2.闯入 有恃无恐 统统 销毁 宫殿
宏伟
3.A 4.B 5.A 6.C 7.B 8.A 9.C 10.A
二、11.
不拘一格降人材
12.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1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4.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潜龙腾渊
家祭无忘告乃翁 西湖歌舞几时休
三、15.C
16.(1)× (2)√
17.(1)D (2)C
(3)示例:作者把圆明园写得越辉煌、越美好,读者读到它的毁灭时,就会越激愤、越痛惜,同时也会深深记住祖国曾经遭遇的劫难。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