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插秧歌》
——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经历和“诚斋体”诗歌的特点;
2.品读鉴赏诗歌,熟练背诵;
3.品味诗歌语言浅白通俗、清新活泼的特点。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江西)人。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杨万里登进士及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开禧二年(1206),杨万里病逝,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大致经历了从模仿、过渡到自成一体的过程。他作诗从江西诗派入手,中年以后转学晚唐人空灵轻快的绝句,批判江西诗派,最后形成富有独特风格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知识链接
诚斋体的特点
(1)幽默诙谐,风趣活泼。杨万里的诗多从寻常生活中取材,常常在诗中打诨取笑,涉笔成趣。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2)多写自然景色、日常生活。他善于敏锐地捕捉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景象,摄入镜头,构成一幅情趣盎然的图画。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语言通俗明快,清新活泼,多用口语、俗语入诗,使诗歌像日常对话那样生动有趣。如《竹枝歌七首(其一)》“吴侬一队好儿郎,只要船行不要忙”。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dōu
jiǎ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shì
chú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
文本鉴赏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开篇点题,运用白描(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如实地勾勒人物、事件或景物)手法直叙插秧其事。全家大小总动员,突出插秧繁忙、紧张的特点。“抛”“接”“拔”“插”表现出全家的劳作状态,各有分工,相互配合而秩序井然。渲染了齐心协力,其乐融融的劳动氛围。
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文本鉴赏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描写,表现了插秧的艰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斗笠”比作“头盔”,将“蓑衣”比作“铁甲”,两个形象的比喻向读者暗示:插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表现了农人抢种秧苗的艰辛。
颔联:写农人雨中抢插秧苗的情景。
文本鉴赏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送饭人招呼插秧人吃早饭、休息片刻,而插秧人只是低头弯腰忙着干活,没空回答,表现了农事活动的繁忙。
颈联:写插秧人的忙碌,顾不上吃饭和休息。
文本鉴赏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是插秧人的答语,嘱咐送饭人要照看好鹅儿和小鸭,防止它们来祸害秧苗。
尾联:写插秧人提醒别人要爱护秧苗。
文本探究
1.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该诗是怎样表现江南农家紧张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插秧情景的?
①动作描写。一、二句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直白又传神,描绘出全家齐上阵,为抢种秧苗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场景。五、六句,吃饭和休息片刻的时间也没有,表现了农事的繁忙与紧张。
文本探究
1.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该诗是怎样表现江南农家紧张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插秧情景的?
②环境描写。“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写雨势之猛,天气条件极为恶劣。虽然戴着斗笠,穿着蓑衣,雨水仍然从头上湿到肩胛。农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插秧的,表现了农事的繁忙与忙碌。
③语言描写。七、八句写田夫的对答语言,模拟田夫口吻说秧苗还没有插完,顾不上吃饭和休息,让帮忙看管好鹅儿和小鸭,不要祸害了秧苗,表现了江南农家的紧张忙碌而又秩序井然。
文本探究
2.《插秧歌》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全诗写得新、奇、快、趣,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结合全诗分析。
①捕捉场景,新鲜有趣。,一、二句描写农家插秧的劳动场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农忙时节,儿童也要参与紧张的劳动,孩子的加入确实使农夫的劳作加快了速度,带来了生气,新鲜有趣。
②想象丰富,设喻风趣。颔联,把斗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甲,形象鲜明,不仅使诗歌有趣活泼,还寓有深意:抓住时节及时种植,好像一场紧张的战斗。
文本探究
③对话设计,颇具匠心。“唤渠朝餐歇半霎”,是送饭人,有催促,有关心。但农夫不正面作答,而以“不答而答”的特殊方式回应了送饭人:“照管鹅儿与雏鸭”诗中的对话虽然简短,但其内蕴却很丰富,既有关怀,又有嘱托。
④语言自然活泼。诗句浅白通俗易懂,清新活泼。一场紧张的战斗。
主题归纳
这首诗展现的是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通过插秧劳作的场面描写,真实客观地表现出农人吃苦耐劳的美好品格,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
艺术特色
①从生活中选材。从农村普遍存在的劳动情景中选取镜头,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富有劳动生活气息。
②传神的动作描写。如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一连串插秧的农事活动令人目不暇接,紧张而有序的抢插秧苗的场景跃然纸上。
③语言浅白易懂,自然活泼。诗句如最后的对话,口语白话,浅白通俗易懂,清新活泼。
比较阅读
《芣苢》和《插秧歌》都是有关劳动的颂歌,但它们在描绘的场景、歌颂劳动热情方面又不尽相同,试分析其中的差异。
①表现手法上,《芣苢》一诗运用重章叠唱的手法,直接把女子们快乐地采摘芣苢的全过程描写了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乐,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插秧歌》语言通俗易懂,运用白描、比喻等手法,写出了插秧劳动的繁忙与紧张,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
比较阅读
②思想主旨上:《芣苢》这首诗让我们了解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也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没有战争,内心安宁平静,生活上能够丰衣足食。《插秧歌》中,尽管诗人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的,但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士大夫的冷眼旁观,而是带有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一首劳动的颂歌。
达标检测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宋代〕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阅读提示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的是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苏辙写此诗记录。从诸孙入村帮自己收麦写起,写出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看到农村劳作和收获的快乐。结合苏辙晚年的遭遇(因为遭受政治上的禁锢,成为朝廷监管的对象,苏辙被迫选择了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几乎断绝了与官场同僚、朋友的交往,这就使得家庭生活成为他诗歌写作的核心内容),其背后也可能暗含自己早已主动疏离且不关心政治和官场的深意。
诗歌大意
快要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亏有外孙来帮我收割。
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外孙急忙安排做好大饼让收麦人吃了消除饥饿疲劳,又多求取乡人自酿的酒来慰劳他们。
关闭粮仓回来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歌来赞扬外孙不辞辛苦的精神。
阅读思考
(1)“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这首诗里,诗人的情感变化很有层次,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展示
(1)运用了对比手法。连夜阴雨时人们的沮丧与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之情。
(2)首联,诗人首先交代麦熟的情形,然后叙述自己将依赖外孙收麦的情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外孙的期望;颔联生起波澜,连续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诗人的情绪也转为焦虑,然而“一竿晴日”的到来使得诗人同乡邻一样欢欣鼓舞;颈联写外孙“急炊大饼”“多博村酤”来款待辛苦的收麦人,细节描写表现了外孙对农人的关心与热情;尾联议论抒情,直接表达对外孙“足精神”的赞赏。整首诗情感表达虽然温和平静,但富有层次。
课内素材
清正廉洁的杨万里
杨万里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他一生视仕宦富贵如敝屣,随时准备放弃。在任京官时,就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盘缠,锁置箱中,藏在卧室,又告诫家人不许置物,以免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就这样“日日若促装者”。这与那些营求升迁、患得患失之辈形成鲜明对照。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洁,不扰百姓,不贪钱物。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应有余钱万缗,他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退休后筑室于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隅,仅避风雨。
当时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
适用话题:刚直敢言、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