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环际大联考“圆梦计划”2021~2022
学年度阶段性考试(一)
高三地理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某同学某日于北京时间15:00在郑州市一条街道上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2题。
1.拍摄照片时拍摄者最可能而向
A.东方
B北方
C.西方
D.南方
2.该时间之后的2个小时内,树影将
A.变短,顺时针移动
B.
变短,逆时针移动
C.
变长,逆时针移动
D.变长,
,顺时针移动
当地时间2018年5月3日,位于夏成夷岛东南部的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天空升升起粉红色的
烟尘,随后橙红色的熔岩流向附近的居民区。下图示意基拉韦厄火山喷发景观。据此完成3~
4题。
3.基拉韦厄火山喷出的熔岩来源于地球内部的
A.地壳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核
4.火山爆发时,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火山灰。火山灰会导致夏威夷
A.气温日较差变小
B.
气温日较差增大
C.气温持续升高
D.降水显著减少
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湖泊面积约6
200平方千米,平均水
深约270米,水量大。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湖泊东西两侧多大风。下图示意伊塞克湖位置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向下运动,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B.风力强大,吹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C.火山口被堵塞,降温收缩下凹,积水而成
D.板块挤压,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6.关于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湖泊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的入侵
B.湖泊湖水深,水量大,湖水不易结冰
C.湖泊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D.多大风天气,湖水不易结冰
气流顺着一座高耸、孤立的山峰抬升凝结成云,稳定在山峰顶部不动,像大帽一样戴在山顶
上的这种特殊的地形云被称为帽状云。下图为某摄影师于夏季拍摄到的帽状云戴在雪山顶上
的奇特画面,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能正确表达帽状云形成条件的是
8.与藏南地区相比,我国东南地区很少出现帽状云的原因可能有.
①相对高差大②气温高,水汽不易凝结③缺少孤立高峰④丘陵众多.气流复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一些传统书店推陈出新,采用“书店+文创"“书店+美食”“书店+萌宠”等“书店+”
跨界联合方式,将图书与多元文化相结合,打造的高颜值、复合型文化空间,深受市民的青
睐。据此完成9~11题。
9.传统书店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图书销量逐年下降
B.互联网运用快速普及
C.纸质阅读需需求低迷
D.地租和人力成本上升
10.与传统书店相比,新型书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快捷的网络交流
B.舒适的阅览体验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全新的人文环境
11.目前新型书店成为一、二线城市大型购物中心的招商标配,这反映了购物中心
A.经营理念在更新
B.服务等级在提高
C.
服务范围在扩大D.
原有职能在衰减
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全封闭轨道交通。地铁站的进出站客流量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影响很大。下图是某市某地铁站在某工作日一天中不同时刻共享单车借车与还车数量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市修建地铁网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与市外交通联系
B.降低城市内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布局更合理
D.缓解城市内交通拥堵
13.据图推测该地铁站周边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行政用地
D.居住用地
14.以下时间点,该地铁站周边共享单车在无调度下积压最严重的是
A.8点
B.14点
C.18点
D.23点
盐碱地的主要矛盾是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又称水盐运动。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这
一水盐运动规律,
华北地区某地把带有小孔的管道埋于地表以下1~2米的深度,结合灌溉淋
洗,把土壤表层的盐分溶解排走。暗管改碱排盐技术(如下图)的应用,让盐碱地“活”了起来。据此完成15-17题。
15.地下暗管的主要作用是
A.避免占用耕地
B.减少水分蒸发
C.直接灌溉根部
D.降低地下水位
16.图示暗管工作排盐效果最佳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7.若该项技术应用于西北地区,则应
A.减少灌溉用水
B.加粗暗管直径
C.加深暗管埋藏
D.减少灌溉次数
近年来,国内充电基础设施高歌猛进,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
共计有850
890台公共充电桩(下图),总充电桩(公共+私人)保有量共有178.8万台。在努力
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这将促进充充电桩需求的扩大,预计到2060年,我国充电桩新增投资额将达到18.
15亿元。据此完成18-20题。
18.影响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需求量不断扩张的因素有
①市场
②政策
③技术
④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北上广等地区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迅速提升,但充电桩的利用率却长期偏低。推测目前下
列充电桩利用率最高的是
A.高速公路充电桩
B.
公交专用充电桩
C.停车场充电桩
D.居民区充电桩
20.为提高大城市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利用率,充电桩投资企业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增建大型充电站
B.
降低场地地租
C.有效整合资源
D.降低用电电价
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注入里海,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流域内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其中下游水库较少。下图为伏尔加河示意图,读图完成21-23题。
21.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不利条件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少
B.位于东欧平原,地势起伏较小
C.属于内流河,河流盐度较高
D.支流众多,春夏季多洪涝灾害
22.伏尔加河的梯级开发
A.带动了东欧各国的经济发展
B.根治了春季洪涝灾害威胁
C.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D.让流域内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3.伏尔加河综合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
①影响鱼类洄游产卵②下游水旱灾害频发③内河航运能力下降④河水水质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极能是北极地区的标志性动物。为顺应极地区域海冰的季节变化,北极熊常常在较低纬度陆地与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北极熊迁徙期间狩猎、繁殖、、休息的主要场所。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近年因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海冰变化给北极熊的生存带来巨大影响。下图为北极熊主要栖息海域未来几年生存稳定性分级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北极熊栖息地中,较低纬度海区比较高纬度海区稳定性更强的主要原因是
A.海冰密度大
B.温度波动小
C.食物更丰富
D.洋流影响弱
25.未来几年,海冰密度的变化会导致北极熊
A.北迁与南迁均提前
B.北迁提前,南迁延迟
C.北迁与南迁均延迟:
D.北迁延迟,南迁提前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
-27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8-
-29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0分。
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0°C
,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空气湿度大,云雾天气多。茶树耐阴,但也需要一定的光照。茶树生长要求上壤pH值在4~6.5之间,其中以pH值在4.5-5.5之间最适合茶树生长。底土不能过硬,不然容易积水,导致地下水位过高,造成烂根。土壤的通透性要好,以便蓄水积肥。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山东沿海地区开展“南茶北引”实验,种茶的地形须选择在背风向
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目前山东海滨地区青岛、日照是山
东绿茶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材料三: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茶区”的分布及山东省地形图。
(1)试分析我国茶区北方地区分布面积小的原因。(8
分)
(2)试分析山东日照茶树种植的有利条件。(6
分)
(3)山东日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巩固“南茶北引”的成果?
(8分)
27.(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火遍全网。可可托海,蒙古语意是“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意是“绿色丛林”。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誊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
材料二: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东北边缘,阿尔泰山脉的东端南麓,额尔齐斯河的源头——可
可托海,隐藏着一个神秘大坑——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正是这个坑,在20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苏联47%的债务;也就是这个坑,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个大坑,不仅为中国第一颗核弹提供了必需的稀有金属,而且更为核弹的成功爆炸、航空航天事业以及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捉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资金后盾。
材料三:
下图示意额尔齐斯河中国境内流域图及三号矿坑景观图。
(1)描述可可托海附近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2)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矿产为什么选择露天开采?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6分)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可可托海未来的发展之路。(6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第28.29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题计分。
28.[选修三一旅游地理](10
分)
休闲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修身养性。从观光旅游发展到休闲旅游,最典型的旅游方式就是度假,休闲度假者往往在一个地方停留较长的时间,目的是体验原居住环境所没有的异质化的生活方式。当休闲成为常态,旅游就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当乡村旅游成为时尚,乡村旅居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乡村旅游未来必定走向乡村旅居时代。
说明乡村旅游未来必定走向乡村旅居时代的原因。
29.选修六一一环境保护](10分)
桉树原产澳大利亚。目前,按树引种栽培范围已遍及世界5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按树,最多时种植面积达200万公顷。桉树生长极快,
轮伐期极短。.经济效益好,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是目前我国林业产业中的佼佼者但大量
种植按树也引来巨大的争议。桉树作为轮伐期不足十年的用材林,其速生性需要供给大量的养分,其生长过程对土壤肥力、水分的消耗很大,不利于涵养水源、保护植被。特别是有的
地方部分选生按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经营方式存在种植过密、品种单一、化肥除草削
使用过量等诸多弊端.甚至采用全垦整地、炼山等掠夺式经营方式,对生态造成破坏。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为广西按树种植及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环际大联考“圆梦计划”2021—2022
学年度阶段性考试(一)
高三地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C
2.D
3.C
4.A
5.D
6.A
7.C
8.D
9.B
10.D
11.A
12.D
13.D
14.B
15.D
16.B
17.C
18.A
19.B
20.C
21.B
22.C
23.B
24.B
25.D
7.C
解析:在山峰顶部,上升气流逐渐冷却,遇到下沉气流,云体才不会继续向上发展,再
有稳定无风的环境,才可以让帽状云“稳定在山峰顶部不动”。
15.D
解析:地表上层下渗的水分或深层土壤上升的水分渗入暗管内,通过暗管输送,达到
排盐、排水的目的。利用暗管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抑制盐度高的地下水上升,从而减弱土地
盐碱化。
16.B
解析:联系材料“结合灌溉淋洗,把土壤表层的盐分溶解排走”,可知降水量大时,淋溶作用强。华北地区夏季降水丰富,故暗管工作排盐效果最佳的季节是夏季。
17.C
解析:西北地区蒸发更加旺盛,防治盐碱化需要将地下水位降到更低,因此应加深暗
管埋藏;西北地区降水少,浇灌次数和水量会更多;西北地区土壤缺水严重,农作物需水量
多,需要排走的水量少,不需要加粗暗管直径。
24.B
解析:稳定,说明变化小。栖息地的稳定性较强,说明其自然条件的变化较小。四个
选项中,只有
B
选项在强调变化小,其他的选项都没有“变化”的表述,而是一种不变的状
态描述。
25.D
解析:由材料“北极熊常常在较低纬度陆地与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可知,北极熊春季南迁,秋季北迁。未来几年,全球气候
变暖,海冰变少,海上结冰期缩短,入冬时间晚,海冰出现时间推迟,北极熊北迁时间推迟;
海冰消退时间提前,北极熊南迁时间提前。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一)必考题:共
40
分
26.(22
分)
(1)平原面积广阔,不利于排水;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冬季风影响大,低温冻害明显;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
800
㎜;空气湿度较南方地区小,云雾天气少;中性和碱性土壤分布面积广。(任答四点即可,8
分)
(2)丘陵地形,利于排水;夏季风的迎风坡,气候温暖湿润;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气候
相对温和,利于茶树越冬;位于向阳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茶树生长。(任答三
点即可,6
分)
(3)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形成有浓郁北方茶叶特色的规模经营体系;建设生态高纬度茶园,
进一步提升茶叶的优良品质;打造日照知名茶叶品牌,深入挖掘品牌内涵和外延,赋予日照
地区茶产品地方文化属性;通过各种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广泛宣传,从地方口碑拓展到获得
全国的认可;加大科研力度和资金投入,培育、改良具有日照本土特色,适合北方气候特征
的茶树品种;开展精深加工,研制多元产品,加速本地茶产品升级,提高茶叶附加值;开展
茶文化旅游,叠加经济增长点。(任答四点即可,8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7.(18
分)
(1)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昼夜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小;有夏汛,水温低。(任答
三点即可,6
分)
(2)原因:技术水平低;能源缺乏;劳动力不足;机械化水平低。(任答两点即可,4
分)
困难:缺水,高温。(2
分)
(3)复垦;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业;开辟成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任答三点即可,6
分)
(二)选考题:共
10
分
28.(10
分)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修身养性需求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
力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人口多,客源广;乡村地区的基础条件改善,生活
环境舒适;城乡之间的交通条件改善,通达性提高。(每点
2
分,10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
理也可)
29.(10
分)
控制植株密度,保证林下光照充足,保护生物多样性;延长轮伐周期,减少水土流失;合理
规划种植区域,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区域种植桉树;开展多种经营,注重饲养业等林下经
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平衡种植业、林业等各产业发展。(每点
2
分,10
分,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