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9 15:2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唐代)
走进作者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身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现存诗403首。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文本链接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757年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九月唐军收复长安。




先读为快

认真读一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岑(cén)参
强(qiáng)欲
应(yīng)傍

检查读书效果:这首诗写了一中国传统节日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充分利用注释资源,理解诗句大意。
(重阳节、九日、登高、酒
、菊)
疏通诗意
对照注释,
边读边译,
不懂之处做标记。
方法引路
疏通诗意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
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
?
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诗歌精读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你思我想
1.如何解析“强欲登高去”?
答:“登高”二字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诗文写作时间。
(1)“强”有不愿为之而为之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象。
(2)“登高去”还见出逢场做戏的味道,而前面写上“强欲”二字,其含义深刻得多了,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重阳节大家都喜欢去登高,而作者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不知这是为何。
(3)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细想,长安不仅是作者的故乡,更是国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
(4)在这种特殊情景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赏景了。
(5)典型的环境使作者的感情愈加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感,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你思我想
2.分析“无人用酒来”中的典故?
反用其意,写自己虽也勉强按照旧俗登高去,但在战乱之中没有陶渊明那样的幸运有王弘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实际上“无人送酒来”这句实写旅途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喻着行军途中的特定环境。
3.第三句为何单选“菊花”来写?
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并且是由登高饮酒的续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陶渊明的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所以诗人在此选择菊花这个意象非常自然,再次呼应了题目中“九日”,又点出了“长安故园”,切实切地,紧扣诗题,也使整首诗渲染上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赏析
登高

无人送酒


应傍战场开
惜花、思乡、感时伤乱
写作手法
1.直抒胸臆:“遥怜”
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
2.想象手法:描写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残垣断壁间,一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作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中心思想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以及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作者简介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原文注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翻译诗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惨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如同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那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整体赏析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山峰、沙地、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视觉、听觉与感觉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整体赏析
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两句是工整的对偶,其意义是点出当时的环境,基本的情感也给出了定性。前面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脉络梳理
一、二句
写景,写月下边塞的景色
第三句
写景,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
第四句
写情,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
词句理解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似霜”,诗人如此运算,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使人格外强烈的感受到置身边境绝域的孤独,进而引发出诗人的思乡情愫。
修辞手法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沙”比作雪,将“月色”比作霜,生动形象写出了边境之地荒凉、空寂的氛围。借景抒情,抒发了悲凉、幽怨之情。
词句理解
不知何处吹芦管: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悠远的笛声,回响着家乡的调子。征人闻此,更动乡愁。然而直言乡愁,则流于抽象。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何处”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人尽望乡。”
同时“不知”二字写回家之期茫然,表现了诗人迷惘的心情。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词句理解
一夜征人尽望乡:
“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真可谓用到极致了。
“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我手画我心
1.和小组谈论用优美的语言说出文中的意境。
2.动手画出你所描绘的景色。
思考题
这一首诗算得上是一首悲伤的诗吗?为什么?
我们认为这不是一首悲伤的诗。“一夜征人尽望乡”算得上是情绪最深沉的一句,但是还是没有到悲伤的程度。诗的情绪可以称之为惆怅,可以称之为彷徨,但算不上是悲伤。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主旨把握
这首诗写作者在夜晚登城时对所见的月下景色的描写。抒发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业
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这两首诗词中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