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案(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案(第一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8 11:2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记地球的形状。
2.熟记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3.能在地球仪上识别出经线、纬线。
4.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历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每个人都生活在地球上,那你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熟记地球的形状。
2.熟记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3.能在地球仪上识别出经线、纬线。
4.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历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P8--11,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2、3、4题答案,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
①请简述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②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分别是多少?③人类为什么要制作地球仪?地球仪上怎样表示地表的各种地理事物?④什么是南极、北极、地轴、赤道?并能在地球仪上指出。
(2)边看地图边思考第5题,理解“球体”等关键词语,准备口答。
⑤读p10图1-1-5,思考船只航行是怎样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
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自学任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1.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1)第5题答案要点:
提问:地球是一个圆形么?是一个正球体么?(学生判断)
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5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指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实际存在的自然现象去讨论,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月食现象、站得高望得远……
2.
背诵知识点:
本节课内容就这些,请大家对照白板背诵知识点,时间3分钟。
3.书面检测:
大家自学效果怎样呢,下面我们来进行检测。给学生发检测试卷。
检测题
一、填空:
1.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______。人类历史上,最先证明地球形状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仪是人们根据______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______、______
和______表示地球表面的陆地、海洋、山脉、河流、湖泊、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3.地球仪绕______转动,事实上地上并没有这根轴,它只是人们
______
的地球旋转轴。
二、判断
1.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球体。
2.地轴是真实存在的。
三、读图:
1.
请回答图中的方框内描述的相应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
2.请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出有关地球大小的数据。
学生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2.表扬满分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讨论纠错。
①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包括书写规范),为什么错,自己查找错误的原因;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帮助纠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不能仅仅白板出示答案,一略而过,或者就题讲题,甚至该讲不讲,结果,错了的再错;因此,教师必须使出真本领,舍得下功夫讲好,让每名后进生都既能理解知识,懂得“为什么”,又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②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大声地有序地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高度重视,要针对练习中的错误,舍得下功夫引导学生动脑筋,找规律。这样,针对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从根本上纠错、解决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1)读图题第2题填写地球大小数据时:单位不明确
(二)拓展延伸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什么?(注意没有经过的大洋是北冰洋)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P1-
P2选择题和实践提高题
七、得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