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28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28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8 22: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甲骨文与青铜器
灿烂的中华早期文明
青铜器
一、青铜器


铜与铅、锡等的合金,青灰色或灰黄色,硬度大。
制成的各种器具。
青铜器发展的过程
原始
社会
末期
出现
夏朝
发展
商朝
繁荣
西周
丰富
石器
青铜器
一、青铜器
夏、商、西周时期称为青铜时代。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用途:
簋(guǐ)
簋(guǐ)
簋(guǐ)
簋(guǐ)
食器
酒器
乐器
兵器
农具
食器
酒器
乐器
兵器
农具
青铜器的种类









广
高1.33米
长1.10米
宽0.78米
重832.84千克
最重的青铜器(迄今出土)
泥范铸造法
长1.1米
1.33米





高1.33米
长1.10米
宽0.78米
重832.84千克
最重的青铜器(迄今出土)
两三百人同时操作
泥范铸造法
熔化铜液
运输铜液
浇铸铜液
长1.1米
1.33米
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
特点二: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鼎鼎大名
三足鼎立
问鼎中原
一言九鼎
钟鸣鼎食
鼎力相助
58.3厘米
52.4厘米
重34.5千克
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四羊方尊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
代表器物: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特点三:制作精美,工艺高超。
精美的青铜器
礼器
种类与数量
贵族权力
大小
贵族等级
高低
周代鼎簋(guǐ)制度表
功能
食器等
礼器
影响:
①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②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特点四:分布广泛
青铜立人像
三星堆文化
纵目面具
甘肃、青海、四川、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
甲骨文
占卜流程图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古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亦称甲骨刻辞、卜辞等。




甲骨文——概念
“甲骨文之父”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尚书》
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
至今已超过16万片
?商代甲骨10余万片
单字约4500个
已经识别1500多字
殷墟甲骨坑
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识别甲骨文



甲骨文
文字演变过程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方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直,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即:
复杂到简单  形象到抽象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堂小结
发展历程
种类用途
代表器物
制造工艺
含义
内容
造字特点
史料价值
青铜器与甲骨文
1、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A.有了文字可考
B.有了确切纪年
C.有了史书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3、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时期
D.原始社会末期
4、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象尊
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
D.司母戊鼎
5、
我国古代南方青铜文化的代表是(
)
A.元谋人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半坡文化
C
D
A
D
C
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