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7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7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8 22: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阿热勒托别镇中学
汪云鹏
欢迎走进历史课堂
如果春秋时期相当于一个班级
戏说春秋
班主任:周老师
班上同学有100多位
上回书说道,周平王迁都洛邑建东周。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前770—前476)
鲁国编年史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越王勾践
你唱罢我登场
上演春秋争霸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自主学习
1、春秋时期有哪些突出的变化?
2、归纳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3、诸侯争霸的原因、主要霸主及争霸的影响。
洛邑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走进东周






BC475年~BC221年
BC770年~BC476年
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
春秋
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
战国
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发展
变化之一:经济发展
春秋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时期的牛尊
下面考古发现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农业
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材料
《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青铜农具
骨器
石器
铁制农具
生产工具的演变与农业带来什么影响?
农业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了耕地面积。
变化之一:经济发展
农业
湖北荆州“丝绸宝库”马山一号楚墓
先进的冶铁业
精美的漆器
青铜剑
手工业
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漆器业以及煮盐业都有所发展。
变化之一:经济发展
春秋时的金属货币
商业
商品交换市场出现、金属货币使用。
材料三: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跆躏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史记·货殖列传》
变化之一:经济发展
楚王问鼎
“鼎之大小轻重”
—《左传·宣公三年》
楚庄王意欲移鼎于楚,
表示对周王室的藐视
已有替代周王号令天
下的野心。
楚王问鼎说明了什么?





名称




财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关系
西周
阅读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东周
面积缩小
经济薄弱
政治地位下降
兵力下降
结论
直辖
方圆千里
直辖
方圆百里
直辖
14万人
直辖
几千人
人口众多,
资源丰富
人口所剩无几,
财力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
有最高的地位
天子成为傀儡,
依靠强大的诸侯
王室衰微
变化之二:王室衰微
今昔对比
西周—分封制
东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层层分封土地和人口
向周王进献贡物
周天子仅管辖洛邑一带
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没地
没臣
没权
没钱
分封制逐步瓦解
周王室地位下降
权力被诸侯取代
难点解析
请你思考,东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说明生产力得到大发展,这就使原有的政治制度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分封制走向瓦解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材料研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
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诸侯争霸
春秋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变化之三:诸侯争霸
晋文公
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
楚庄王
齐桓公
秦穆公
春秋列国图
观察地图,春秋时期较强大
的诸侯国有哪些?
读图学史
分小组讨论诸侯争霸的原因?
③为了夺取土地、财产和人口,
争当天下霸主,诸侯领袖。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①周王室衰微
何为“尊王攘夷”?
借尊奉周王之名号令诸侯,抵御狄戎(少数民族),争夺诸侯霸主。
变化之三:诸侯争霸
难点解析
齐国率先强大基于哪些因素?
地理优势
地处山东,盛产鱼盐。
政治优势
经济优势
外交优势
尊王,贤才管仲执掌国政。
发展生产,重视工商业。
亲邻、攘夷。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山东临淄春秋殉马坑
反映出齐国国力强盛
晋楚争霸
城濮之战
成语典故:退避三舍
变化之三:诸侯争霸
成语典故知多少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越王勾践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老马识途
退避三舍
一箭之仇
竭泽而渔
厉兵秣马
秦晋之好
兵不厌诈
管鲍之交
止戈为武
卧薪尝胆
兔死狗烹
变化之三:诸侯争霸
春秋后期的诸侯国
材料六: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根据材料分析归纳春秋诸侯争霸的影响。
1、促进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变化之三:诸侯争霸
材料八: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
——《孟子》
 
故民之所费也,十年之田而不偿也。
——《战国策》
材料七:七国本身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七国疆域内的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趋向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交往十分密切,大多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
 
——张岂之《中国历史》
根据材料分析归纳春秋诸侯争霸的影响。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
3、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了灾难。
变化之三:诸侯争霸
知识归纳
动荡的春秋时期
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
霸主
时间
BC770—BC476年
周王室势力大减、分封制瓦解
1、促进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
3、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了灾难。
王室衰微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生产力显著提高。
影响
中考真题演练
1.(2020·江苏常州·1)史料是解释历史的依托,是现实与历史对话的桥梁。下列史料中,最能直接解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是
A.河姆渡遺址的骨哨
B.春秋铁制农具
C.宋代圩田工程示意图
D.清代开荒执照
【B】
中考真题演练
2.(2020·湖南常德·2)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3.◆(2015·山东省东营市)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首霸的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
【D】
【B】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