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夸张的巧用,是这首诗显著特点之一。“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请你选出下面以“山”为描写对象,夸张正确的一句(
)
A.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
B.这山好像比那山高
C.这山要把天刺破了
D.这山像个大葫芦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D.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3.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应包括(
)(多选)
A.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B.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C.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D.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B.“知音”的传说与春秋时期的伯牙、钟子期有关。
C.通知、书信、请假条、倡议书的共同点是署名和日期都要写在右下角。
D.“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海军、陆军、空军。
5.下列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比喻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
B.作者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C.“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二、填空题
6.对对子。(从诗歌中找答案)
暖对(______)
万水对(______)
金沙水对(______)
易对(______)
云崖对(______)
腾细浪对(______)
7.读诗句,完成练习。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腾细浪”是指____________;“走泥丸”是指________。诗句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这两句诗列举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个典型战役:巧渡________和飞夺________。
②诗句中“暖”和“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暖”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寒”字使我们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汉字。
这匹枣红马轻巧地跃过高峻的山yá(______),踏上铁suǒ(______)桥,dù(______)过湍急的河流。
三、现代文阅读
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
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
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9.用文中原句概括长征的意义。
10.文中所运用的设问和反问的句式,对表情达意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摘抄文中的设问句和反问句,并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设问句:
反问句:
改为陈述句:
拓展阅读。
草地夜行(节选)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11.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2.用“√”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吞没(méi
mò)可恶(è
wù)
13.第三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A.内容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14.“光明大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短文中的“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短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7.习作乐园。(作文纸自备)
题目: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3.450字左右。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BCD
4.D
5.A
6.寒
靠山
大渡河
繁
铁索
走泥丸
7.翻腾的细小波浪
滚动的泥球
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金沙江
泸定桥
战士们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
夺取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8.崖
索
渡
9.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10.设问句: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或:谁使长征胜利的呢?
反问句: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或: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
改为陈述句:历史上没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不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
11.,
。
“
,
!
”
,“
。
”
12.mò
wù
13.C
14.革命胜利成功的曙光
15.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
16.表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为下文“那个同志”舍己为人的行为作铺垫。
17.例文: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书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如果没有它,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不能自由翱翔。所以孙中山说过:“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就是这个道理。
空闲时,我最爱看书了。每当一翻开书,整个大脑都在的海洋里了。在书海里慢慢领略书的奥秘,和苏轼一起陶醉在望湖楼;和大画家齐白石一起观察虾的一举一动;和李白一起送行汪伦……各种各样的书籍让我爱不释手有时候入迷了,就会废寝忘食,也就胡乱扒拉几口饭。阅读增长了我的知识。虽然读书友谊身心,但是可不是白读的——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都要运用,这才叫读书。否则要变成“假读书”了!写作时都派上用场了,真是腹藏诗书气自华!
记得有一次,一下英语好的我,竟然破天荒考了89分!我很失望,因为差一分就难,爬上来了。可惜还是掉下来了。一分可以上好几名呀!回到家,随手拿起一本书,垂头丧气地看着。谁知,一看便痴迷了,犹如背书团团围绕着,和书作伴,打开心灵的钥匙。书像一位美丽的天使,安慰、抚媚我的心灵,使我陶醉在其中。没想到!书也有成为自我的力量!我已经将它作为我唯一的“知己”了。原来伤心和困难都是拦路虎,我们像武松一样,将它打倒了,战胜的却是自己!阅读使我快乐,它像一把钥匙,叩开我们心灵的大门;它像一盏灯,照亮我们所有的道路……
人活在世上都得读书,因为它不仅能开阔知识面,还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