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三黑和土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
)
A.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缩句)话包蕴着哲理。
B.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双重否定句)
这不可能不是了不起的奇迹。
C.这点小事,不能要妈妈担心。改为反问句:这点小事,难道能要妈妈担心吗?
D.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他带你有事去。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一样,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现。
B.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C.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D.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同学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内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氛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B.不爱护环境的人,是一种极其恶劣的品质。
C.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D.经过宣传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4.这首诗主要讲的是(
)
A.“三黑”翻身做了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一边辛勤劳作,一边憧憬未来,感到特别开心。
B.“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就整天待在地里舍不得离开。
C.“三黑”翻身做了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他辛勤地在地里劳作,感觉特别累。
D.“三黑”翻身做了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一心幻想着过上好日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金伞的诗多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又经过个人才华的淘洗和提炼,质朴中伴随着激情诗意。
B.《三黑和土地》讲的是抗战胜利前夕的土地改革运动。
C.《三黑和土地》全诗透露出三黑的无奈与现实的悲凉。
D.《三黑和土地》用词雅致而富有文采,具有黄土地一样坦荡的气质。
二、填空题
6.照样子,写带颜色的词语。
例:白霎霎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1)“一……就……”是一组关联词语,这样表达让我们感受到农民拥有土地之后的________。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________。
(2)“活像旱天的鹅”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________。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_______。
8.总结
三黑做的是“细细打碎”___________,眼见的是自己种的荞麦开出的“白霎霎的像一片雪”的花,耳听的是___________,想的是“打完场赶着送公粮”等。这所见所闻所想,无不闪现出“翻身的人儿”的____________。
9.给句子中的加点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工人叔叔拿着电钻(_____)把这个木头钻(_____)了个眼儿。
三、现代文阅读
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蝈,也叫得更欢。
10.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1.用“___”画出这段话中对三黑心理描写的句子。
12.“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夜的灯光
我和妻子珍妮特抛下我们自己的诊所,离开舒适可爱的家,来到八千公里外的加拿大西部,这个名叫奥克斯的荒凉小镇。这里十分偏僻,天气很冷,但是我们感觉到我们生活的地方是辽阔无垠,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他的农场在15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去他那里。“我这里很容易找到。出镇向西走六公里半,转北走一公里半,转西走三公里,再……”
我给他搞得糊里糊涂,虽然他把到他家的路线再说了一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一下阿尔伯达上空广阔无边的穹隆。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冬天下雪的征兆。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路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那农人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可以在他家过一夜,我婉言谢绝了。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病人来求诊。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满怀着恐惧。但是,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回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可是我决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13.“我”的心里满怀着恐惧,担心不认的回去的路。“我”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荒凉、偏僻的奥克斯“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用很多笔墨写雪大、天冷、夜黑和“我”的恐惧,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A
4.A
5.A
6.绿油油
红彤彤
黄澄澄
金灿灿
7.喜悦
我一见到这个音乐盒,就想起了我的朋友
比喻
热爱
黄叶飘落,就像翩翩飞舞的蝴蝶
8.每一块土疙瘩
蝈蝈儿叫唤
喜悦
9.zuàn
zuān
10.笑眯眯
11.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12.“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这是三黑的心理描写,写出他重获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13.沿路的农家依然亮着灯。
14.我是一个热爱生活,能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因为这里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充满了爱。
15.起到了反衬作用,更能说明这里的人善良,乐于助人。
16.这里的人有高尚的品质,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处处充满爱意,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