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图形的复习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图形的复习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8 20:3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认识图形的复习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小学一年级
课时:
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住一年级所学的图形的基本知识,以便为更高年级具体、深入学习一些图形的更具体知识做准备。上学期的认识图形(一)所学到的内容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下学期的认识图形(二)所学的内容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能从生活的具体事物中想到我们课本上学到的图形。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所任教的这个班,28个同学中20个同学年龄偏小,认知能力普遍差些,再加上有些同学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有个别是单亲家庭,从而教学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考虑到以上的情况,让我想到要使用直观的教具教学,表述时尽量放慢语速,而且要时时关注各个学生的动态。还要给他们充分的活动时间。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通过直观教具让他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难点:知道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一些平面图形直接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讲台的桌子上摆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让全部同学围拢来,用手触摸这些物体。顺便说出这些物体是什么物体。或问别的同学是什么物体。
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通过活动无形中巩固住所学的知识。
同样在讲台的摆放出自己制作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同样让他们讨论思考这些是什么图形。
也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让他们无形中巩固住所学的知识。(制作教具的目的是:感觉有点教具不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我们以上学到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学生观察、回忆、思考所见过的图形并跟课堂上所学的图形相联系。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老师让某个自愿的同学把小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图片贴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面。
那个同学贴,别的同学观察。
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老师让某个自愿的同学把小的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大的正方体;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那个同学拼,别的的同学观察。
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平面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老师介绍圆柱和球易滚动的特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行具有易变形的特点。
同学滚动圆柱和球,拉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行。
让学生了解我们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懂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培养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老师让某个自愿的同学把小的的正方体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例如长方体、大的正方体;把三角形拼成我们认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把长方形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等,要是那个同学成功了,老师和别的同学给他鼓掌以资鼓励。
2.各同学独立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的练习题,然后起来给大家展示他的完成结果。
八、板书设计
上学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立体图形)
下学期: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平面图形)
九.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还是遵循学生认知的逻辑习惯,做到了思维过程的形象到抽象,由浅至深。注意到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注意力的维持。也注意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以便以后学以至用等。当然由于教具有限,不能让每个同学都能动手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可能再给学生一节课或更少的时间让没有动手的同学动手感受,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