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整时》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
2.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三、教学活动
(一)导入
猜一猜
1.老师播放一小段钟表的声音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
师:我们听到的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交朋友。(板书:认识钟表)
(二)新授
1.初步认识钟表,欣赏钟表
师: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子的钟表?(课件演示)
2.认识钟面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钟表,那么钟面上到底有些什么呢?
生:数字、指针、大格。(课件一一演示)
师:仔细观察:有几个数字?(大家齐数)课件
有几个大格?(大家齐数)课件
师:这些大格我们叫它刻度。钟面上有12个刻度,它们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师:谁知道这两个指针叫什么?(课件)怎么才能记住它们?
生:又粗又短的叫时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
3.观察指针转动的方向。
师:下面我们来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是按什么方向转动的。(课件)
4.认识整时:(课件)
师:你认识这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8:00)
师:观察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是几时?
师:再出示一块表。(10:00)谁知道这是几时?怎么看的?
5.动手操作:
(1).老师拨,学生认表
(2)学生拨,大家认。
(3)同桌拨,同桌认
6.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时间是什么样的时刻?(整时)对,当认识整时的时刻时,分针都指向几?(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板书: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三)辨析不同时刻,观察时针,分针的特点。
1.
3时
9时(课件)
师:这是几时?(3时)
这是几时?(9时)
观察时针,分针有什么特点?
2.
6时
12时(课件)
师:这是几时?(6时)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这是几时?(9时)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四)学习时间的写法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整时,也了解了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的各种特点。大家想不想知道怎么写时间呢?下面我们就学习时间的写法。
出示教具表贴在黑板上:
师:这是几时?
生:5时。
师:对。(板书5时)大家伸出手来书空5时。
师:除了用文字写时间以外,我们也可以这样表示5时。(板书:5:00)边板书边介绍写法。请同学们在桌面写一写。
(五)课堂练习:
1、P85做一做
一个用汉字写,一个用数字写。
2、P86
1.
3、P87
5.
4、大熊的一天。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5、欣赏
师:古人没有钟表,他们对时间的感知全凭直觉,看太阳出来了就下地干活,太阳快要落山就回家休息。后来,人们觉得这样只凭直觉判断时间不方便,要是碰到天阴下雨不出太阳,那就无法判断时间了。于是人们就发明了日晷还有铜漏壶。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后来,聪明的人们又发明了钟表。一开始发明的钟表可大了,但它优点很多,人们不用总在那里守着,一到时间,钟表就会自动报时。但是,要是体积小一点,人们可以随身携带那可就更好了。人们不断改进钟表的结构,使钟表的零件越来越小,外观也越来越好看。这就是今天我们到处都可见到的钟表。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看钟表(学生在《时间像小马车》的乐曲声中结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