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2《声声慢》课件+音频(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2《声声慢》课件+音频(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8 21:5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素养目标
声声慢
1.了解李清照的身世经历,体会其身世经历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2.
赏析巧用叠词、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学习鉴赏李清照词作的婉约派风格。
3.
抓住意象和由意象营造出来的意境,把握词人所抒发的感情。
作者名片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有《漱玉集》、《李清照词》。??
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抒情长调,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境况和内心情感。
写作背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f4v



李清照
“声声慢”,词牌名。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之风,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作。
题目解说
三杯两盏淡酒:为什么是“淡酒”?
有人以为,晚年的李清照,因国破家亡,颠沛凄凉,生活窘困,“淡酒”正是她艰难生活的反映,她买不起好酒。其实,酒的价格与优劣有关,与淡浓无关。有的烈酒度数极高,价格却非常便宜,正适合底层百姓喝。其实,酒以清为贵,故古人往往用“浊酒”表现贫困潦倒,即所谓“浊酒一杯家万里”“潦倒新停浊酒杯”,未闻以“淡酒”表示贫困者。
酒之淡与本词表达的情感有关,酒未必“淡”,而是愁太浓。词人的意思是,再烈的酒也压不住她的浓愁,所以再烈的酒她都觉得太淡。“三杯两盏”则言其少。酒太少,喝不醉,消不了词人的愁。其实,也不一定是酒太少,而是词人觉得太少。面对浓愁,再多的酒也会觉得太少。
资料链接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
内容小结
此词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用一个字来概况。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身孤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赏析词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用七组叠字渲染愁苦之情。
“寻寻觅觅”是写女主人公想把失去的东西寻找回来,表现出空虚怅惘,迷惘失落的心态。女主人公要寻找的东西很多:爱情、婚姻、家庭、故乡、和平、幸福……等等,但寻觅的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
这种结果,使她感到“冷冷清清”——冷落凄清,一片肃杀----这既是周围的客观环境,也是她内心感觉的写照。
“凄凄惨惨戚戚”句直接表白内心的情感,哀伤愁苦更深了一层。总结了作者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这十四个字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
这几句,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把词人国破家亡,飘泊他乡,晚景凄凉的愁苦之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真是“其情哀,其词苦。”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秋季气候多变,忽暖忽冷,环境不佳,心情不好以致身体不适。表面上是写自然之秋,实际上也含蓄地包含了国家、
世道的多事之秋,以及词
人自己黯然伤悲的人生之秋。
这种“气候”,正是她哀愁
的根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寒秋季节,想借酒御寒、消愁,但是,几杯薄酒,如何抵挡那强劲的秋风冷雨呢!这表明主人公在主观上想抵御客观环境的伤害,想排除心中的忧愁,但势单力薄,力不从心,只好忍受着恶劣气候的蹂躏。在哀愁中,又有几分无奈。
作者以北人流寓南方,大雁也从北方来,从沦陷的家乡飞来,所以说“旧时相识”。然而,旧时相识的大雁飞来了,家乡的音信却不可复得,特别是“寄锦书”的那人,也不能再见了。国破家亡之悲,亡夫之痛,如潮涌来,悲苦之情,到了极点。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菊花曾经在枝头灿烂绽放,现在却已憔悴凋落,还有谁会摘取呢,自己也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也已衰老,想到这些不禁愁上加愁。
“黄花”既是眼前景物,也是词人自喻,表达了词人自叹自怜的悲愁情感。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两句写时日难熬。自己孤单单地坐在窗前,怎么挨得到天黑呢!“守着窗儿”是无所事事,内心空虚;“独自”是说孤苦冷清。“怎生得黑”表明在这种情况下,熬到天黑都不容易,由此可见无聊寂寞到什么程度。在这里,还含蓄地说明:即使熬到了天黑,那漫漫长夜又如何捱过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绵绵的细雨也就是连绵不断的愁思,它们点点滴滴,敲打在梧桐叶上,也敲打在作者寂寞凄苦的心上。“细雨”的“点点滴滴”,正是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守着窗儿”才听得到,对于一个伤心孤寂的人来说,与其说是用耳朵听这种微弱凄凉的声音,还不如说是用心灵来感受。梧桐叶落,细雨靡靡,更添愁绪。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秋雨“点点滴滴”,何时是尽头呢?
“这次第”
指上述种种情况,一个“愁”字怎能概括得了?因为这里除了悲欢离合之私愁外,
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
家的“公”愁在,这里的
愁思无穷无尽。
抒情手法:词人怎样抒发自己的愁情?
1、直接抒情;
(借景、物抒情)
2、间接抒情
亡国之痛
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独处之凄

寻寻觅觅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凄苦无告沉痛凄厉
直抒胸臆:
这七组叠字的作用:
A增强音乐美???????
B起强调作用
C曲尽思妇之情
②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流离之苦、亡夫之痛
亡国之恨、孤独之凄
主旨句
结尾直接抒发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
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寒意难御,忧愁难消
凄冷悲苦,愁情满腹
归乡无期,相逢无望
容颜憔悴,孤独自守
哀伤凄凉,愁丝绵延
枯黄飘零,牵愁惹恨
愁苦凄绝
通过几组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
表达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词人沉痛的哀愁!


“急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感伤的意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事物,而是承载了词人悲愁体验的情感符号。这些意象正契合了词人的失意与愁苦,让伤感的李清照在心理上间接经历了衰残灭亡的体验,使她从意象中觉出生命所共有的哀伤,使得愁情的抒发更为深刻。
1.赏析《声声慢》一词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
①北雁南飞,雁叫声声,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词人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词人的心伤,使词人伤心难过。
②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词人带过信的,给过词人安慰的,现在丈夫已逝,亲人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词人安慰了,所以使词人伤心。
③词人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词人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词人在北方时就与雁相识,词人现在不是在故土看到北雁,而是在异乡,于是就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2.请谈谈你对“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三句所包含的意思的理解?
①巧用叠字,使全词极富表现力。起首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词,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寻寻觅觅”写动作,“冷冷清清”写环境氛围,“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感受。这样的开头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的愁苦之情。词末“点点滴滴”,拟写雨打梧桐叶的声音。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却又像是打在词人心头,一滴滴、一声声,敲击着满腔愁绪。
3.《声声慢》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请赏析。
②语言浅显自然。“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近白话。“这次第”,是宋代口语。以家常话,写心中事,发肺腑情,似是信手拈来,但语浅意深,显得非常自然、真挚。
③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作者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如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作为愁情的衬托,情景映衬,极力渲染了一个“愁”字,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