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30 14:4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2.理解并熟记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五带的划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之一,四季变化,这一节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2.理解并熟记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五带的划分。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P18--19,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2、3题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
①你所在的区域,夏季白天时间长还是夜晚长?冬季呢?赤道上的各个地点,全年昼夜长短如何?
②赤道以外地区,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如何变化?北半球,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各是如何变化?
③人们将地球划分为五带,分别指哪五带?它们之间的界限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2.思考并能解释第1、2、3题中的关键词语,思考第4题,理解“极昼极夜、五带”等关键词语,弄懂“为什么”,准备口答。
④完成P19学习行动2、3、5,理解关键词“太阳高度角”。
7分钟之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自学任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1.提问。
(1)学习行动第2题答案要点: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2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指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实际存在的自然现象去讨论,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北半球
太阳高度角
昼夜长短
地面获得的热量
夏至日

昼长夜短

冬至日

昼短夜长

(2)学习行动第3题答案要点: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3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指导学生从自然现象去讨论,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当地地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冬季最小,夏季最大。
背诵知识点:
本节课内容就这些,请大家对照白板背诵知识点,时间3分钟。
3.书面检测:
大家自学效果怎样呢,下面我们来进行检测。给学生发检测试卷。
检测题
一、填空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____公转,方向为自____向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为____。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____的,北端始终指向____附近。一年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的______始终在______之间往返移动。3月____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_____;____月____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_____;____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______;l2月22月前后,太阳光直射在______上,这一天称为____。
3、在北半球,人们一般把__________三个月划为春季,6月、7月、8月三个月划为____季,________三个月划为秋季,12月、l月、2月二个月划为____季。
二、选择题
4.我国某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机会,该地的纬度和太阳直射该地时的节气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
23.50S—冬至日
B
23.
50S—夏至日
C
23.50N—冬至日
D
23.50N—夏至日
5.北京市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地球公转的特征是


A形成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B形成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
C地轴和公转轨道面有约23.
50的夹角
D围绕地轴不停旋转
7.南极考察的最有利时间是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学生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2.表扬满分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准备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
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
4.讨论纠错。
①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包括书写规范),为什么错,自己查找错误的原因;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帮助纠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不能仅仅白板出示答案,一略而过,或者就题讲题,甚至该讲不讲,结果,错了的再错;因此,教师必须使出真本领,舍得下功夫讲好,让每名后进生都既能理解知识,懂得“为什么”,又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②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大声地有序地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高度重视,要针对练习中的错误,舍得下功夫引导学生动脑筋,找规律。这样,针对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从根本上纠错、解决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1)选择题第4题:“我国”说明北半球,“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机会”说明阳光直射回归线
(2)选择题第7题:本题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南极考察”。要在南极的极昼期。
(二)拓展延伸
焦作一年之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P9-
P11选择题和实践提高题
七、得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