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陆变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记海陆变迁的原因,认识到海陆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2.学会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现象,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3.通过了解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了解认识海陆变迁的科学史,对科学产生兴趣,逐渐形成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地球自诞生以来风云变幻,历经沧桑,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
海陆变迁(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熟记海陆变迁的原因,认识到海陆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2.学会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现象,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3.通过观看加加林初登太空的图片及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第40到42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2题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
①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边看地图边思考第5、6题,理解“等高线”等关键词语,弄懂“为什么”,准备口答。
③喜马拉雅山山顶为什么会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喜马拉雅山过去可能是什么?
④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这说明了什么?
⑤非洲西部的海岸线和南美洲东部的海岸线正好吻合,这是巧合吗?试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大西洋的形成
7分钟之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自学任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关键词解释“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简称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地理中比喻海陆变迁。
(1)第3题答案要点:
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3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指导学生分析海陆变迁去讨论,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过去可能是海洋,这是海洋逐渐演变成陆地高山的过程。
(2)第4题答案要点:
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4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指导学生分析海陆变迁去讨论,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过去可能是陆地,这是陆地逐渐演变成海洋的过程。
第5题答案要点:
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5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指导学生观察地壳变化图去讨论,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不是巧合。原来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是相互连在一起的,经过数万年演变这块大陆破裂,漂移,分离,在破裂的两块大陆中间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海洋——大西洋。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
C.喜马拉雅山脉发现鱼龙化石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答题要点:选择B,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这和气候地形条件相关,所以不能说明海陆变迁。
2.
背诵知识点:
本节课内容就这些,请大家对照白板背诵知识点,时间3分钟。
3.书面检测:
大家自学效果怎样呢,下面我们来进行检测。给学生发检测试卷。
检测题
一、填空
1、______和______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_____也会引起海陆变迁。
2、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_____,后来因为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______。
3、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_____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又诞生了_______学说。
二、选择题
4.下列因素不能直接导致海陆变迁的是
(
)
A地壳的变动
B海平面的升降
C人类活动
D寒潮天气
5.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及其国籍连线,正确的是
(
)
A.诺贝尔一瑞典
B.李四光一中国
C爱因斯坦—美国
D魏格纳一德国
6.能反映海陆变化历史的是
(
)
A植被类型
B.气候类型
C.地形类型
D.生物化石
7.
我国古代描述海陆变化的形象词语是
(
)
A南辕北辙
B沧海桑田
C烟波浩渺
D此起彼伏
五、后教。
(一)纠错。
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2.表扬满分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讨论纠错。
①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包括书写规范),为什么错,自己查找错误的原因;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帮助纠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不能仅仅白板出示答案,一略而过,或者就题讲题,甚至该讲不讲,结果,错了的再错;因此,教师必须使出真本领,舍得下功夫讲好,让每名后进生都既能理解知识,懂得“为什么”,又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②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大声地有序地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高度重视,要针对练习中的错误,舍得下功夫引导学生动脑筋,找规律。这样,针对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从根本上纠错、解决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1)选择题第5题:造成海陆变迁最主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2)选择题第8题:本题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海陆变化”。
(二)拓展。
在南极洲发现煤田说明了什么?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P25-
P27选择题和实践提高题
七、得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