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与降水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降水及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
2.会画降水柱状图,并能运用图来分析降水的时空变化。
3.养成运用地理图表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
气温与降水(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理解降水及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
2.会画降水柱状图,并能运用图来分析降水的时空变化。
3.养成运用地理图表的习惯。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P57--60,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2、3、4、5题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①降水包括哪些形式,主要形式是什么?②降水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③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什么?如何测得降水量?用什么单位表示?④怎样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⑤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三方面分析降水量变化的一般规律。
(2)边看地图边思考第6题,理解“变化”等关键词语,准备口答。⑥读边看地图边思考第6题,理解“变化”等关键词语,准备口答。p58图3-2-14,说出罗马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⑦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降水量有什么差别?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内陆与沿海地区的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
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自学任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1.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1)第6题答案要点:
关键词解释:降水的年际变化指的是年与年的降水量的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指的是一年中不同的季节的降水量的变化。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也就是说每一年的降水量都不太稳定,夏季风偏强的一年,降水就偏多;夏季风偏弱的一年,降水就偏少。
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6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气温曲线图去讨论,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看图学习(图略)从图中可以看出,罗马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2)第7题答案要点:
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7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气温曲线图去讨论,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2.
背诵知识点:
本节课内容就这些,请大家对照白板背诵知识点,时间3分钟。
3.书面检测:
大家自学效果怎样呢,下面我们来进行检测。给学生发检测试卷。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____、____等,统称为降水。其中____是降
水的主要形式。人们习惯用______来表示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2、世界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一年中,伦敦的降水季节分配比较______;而北京的降水______比较大,主要集中在_______;
3、降水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在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降水的总体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______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_____。山地迎风坡降水多,______降水少。
二、选择题
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
)
A
.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
.日常生活
D.交通运输
5.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
A.降雪
B.雨夹雪
C.冰雹
D.降雨
6.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是
(
)
A.赤道附近地区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C.两极地区
D.温带大陆东岸地区
7.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少
C.沿海地区降水少
D.沿海迎海风地区降水多
8.读图回答问题。
(1)赤道地区的年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下。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比东岸____。
(3)亚欧大陆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降水____。
(4)迎风坡降水
____
,背风坡降水
____
。
学生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2.表扬满分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讨论纠错。
①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包括书写规范),为什么错,自己查找错误的原因;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帮助纠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不能仅仅白板出示答案,一略而过,或者就题讲题,甚至该讲不讲,结果,错了的再错;因此,教师必须使出真本领,舍得下功夫讲好,让每名后进生都既能理解知识,懂得“为什么”,又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②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大声地有序地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高度重视,要针对练习中的错误,舍得下功夫引导学生动脑筋,找规律。这样,针对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从根本上纠错、解决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1)选择题第4题:本题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五谷”可推出农业生产。
(2)选择题第7题:本题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错误的是”。
(二)拓展。
大气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成为对流雨。气流沿山坡被迫抬升引起的降水现象,称为地形雨,常发生在迎风坡。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做《同步练习册》P36-38。
七、得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