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29 07:4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学习目标:
1.认识聚落,比较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2.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3.懂得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认识聚落,比较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2.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3.懂得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第86到92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第1、2、3、4、5、6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检测全对。
①什么是聚落,它可分为哪些类型?
②乡村聚落有哪些特点?城市聚落呢?为什么两种聚落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③聚落是怎样形成的?地球上最早期的聚落分布在哪?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④世界遗产分为哪几类?世界文化遗产指什么?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⑤为什么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⑥为了保护和挽救世界遗产,联合国特颁布了什么公约?
7分钟之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自学任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1.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2.
背诵知识点:
本节课内容就这些,请大家对照白板背诵知识点,时间3分钟。
3.书面检测:
大家自学效果怎样呢,下面我们来进行检测。给学生发检测试卷。
当堂检测
一、基础填空
1.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______的统称。一般可将聚落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乡村的_____比较小,居民聚居地相对______,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的规模比较______,人口
______,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人们主要从事______和服务业等工作。
2.人类早期的聚落多分布在中低纬度较大河流中下游的_______。如我国的黄河流域、南亚的______流域、西亚的_______平原和尼罗河下游。
3.工业文明时期,在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兴起了工业城市。
4.世界遗产分为________、________以及自然与文化遗产三大类。文化遗产是指具有______、美学、______、______、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______和遗址。
5.自然遗产是指______、______或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其他自然景观。
二、选择题
6.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B.聚落可以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D.聚落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读下列聚落景观图,回答7~9题。


7.关于甲、乙两种聚落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A.甲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
B.乙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甲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D.乙聚落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8.甲聚落居民主要从事的工作是


A.耕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服务
C.渔业和林业
D.农业和建筑业
9.关于乙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农村放牧
B.牧村一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一种植
10.下列哪个聚落不属于乡村聚落


A农村
B牧村
C渔村
D北京中关村
学生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2.表扬满分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准备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
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
4.讨论纠错。
①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包括书写规范),为什么错,自己查找错误的原因;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帮助纠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不能仅仅白板出示答案,一略而过,或者就题讲题,甚至该讲不讲,结果,错了的再错;因此,教师必须使出真本领,舍得下功夫讲好,让每名后进生都既能理解知识,懂得“为什么”,又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②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大声地有序地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高度重视,要针对练习中的错误,舍得下功夫引导学生动脑筋,找规律。这样,针对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从根本上纠错、解决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选择题第10题:本题要注意北京中关村是科技园区
(二)拓展。
四大文明古国的形成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做《同步练习册》P55-57。
七、得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