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专题训练变质问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专题训练变质问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28 21:1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及其变化专题训练——变质问题
氢氧化钠(俗称:
)变质
1、变质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后溶液质量

2、如何检验氢氧化钠已经变质?(选用不同类型的试剂)
方法①:滴加
,若观察到
,说明已经变质,原理是

方法②:滴加
,若观察到
,说明已经变质,原理是

方法③:滴加
,若观察到
,说明已经变质,原理是

3、如何判断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完全变质?
方法:先加入
量的
,目的是
,静止后取上层清液,再滴加
,若观察到
,则说明是部分变质;若观察到
,则说明是完全变质。
4、如何提纯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
方法:加入适量的
,过滤、蒸发、结晶。原理是

氢氧化钙(俗称:
)变质
1、氢氧化钙是一种

状固体,
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叫做
,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2、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易
,变质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后溶液质量

3、工业制法:先高温煅烧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加水生成氢氧化钙(反应
热)。涉及的方程式:


4、区分NaOH溶液和Ca(OH)2溶液的方法:
方法①:分别通入
,变浑浊的是Ca(OH)2溶液。
化学方程式:

方法②:分别加入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溶液。
化学方程式:

5、用途:可用于建筑、改良
;与CuSO4溶液混合制作农药
,处理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及含有重金属盐的废水等方面。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
③烧碱
?
④纯碱
⑤生石灰?
⑥食盐
A.?①⑥?????????????????????????????????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③⑤?
2、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变质情况的探究,以下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3、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变质,某同学分别取2mL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加入足量盐酸,观察现象
4、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因与CO2反应而部分变质,要除去其中混有的杂质,应加入的适量物质是(
 )
A.HCl溶液
B.KOH溶液
C.Ca(OH)2溶液
D.NaCl溶液
5、在t℃时,将少量生石灰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静置后恢复到t℃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溶剂的质量不变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
6、某温度时,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7、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溶解度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探究题
8、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如图。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的pH>7,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与Ca(OH)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9、实验室有一份变质的NaOH固体。小科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其中Na2CO3的含量,他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儿氮气后关闭止水夹,再打开活塞。
(1)装置甲中仪器a的名称

(2)为测定Na2CO3的含量需要测定两个量,其中一个量为样品的质量,另一个量为

A.
滴下的稀盐酸质量
B.
反应前后乙装置增加的质量
C.
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
D.
反应前后丁装置增加的质量
(3)若该份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A,则NaOH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A,原因是

10、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NaOH固体部分变质”。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11、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可能已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进行猜想】久置的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Na2CO3、Ca(OH)2、CaCO3等成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样品中可能含有Ca(OH)2和Na2CO3的原因


【探究过程】
操作①的名称是
,溶液C中一定含
离子。
溶液A中加入CaCl2溶液后产生固体,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依据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样品中一定含NaOH
??②样品中一定含Na2CO3
③样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三、计算题
12、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发生了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变质程度,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猜想二:可能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CuSO4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猜想
正确。
(2)称取5.3g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样品质量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5.3g
74.25g
73.15g
(3)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都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变质前消耗盐酸的量
变质后消耗盐酸的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钙粉末由于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为碳酸钙。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计算。
(1)配制稀盐酸: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
克。
反应时间/秒
0
10
20
30
40
总质量/克
310.0
309.6
308.6
307.8
307.8
(2)抽样测定:将瓶中粉末搅拌均匀后称取20克样品放入烧杯并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
克。
(3)计算出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

四、说理题
14、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后,溶液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会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