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图像分析)专题训练(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图像分析)专题训练(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28 21:3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物质及其变化专题训练——图像分析
一、单选题
1、向装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渐滴加稀盐酸溶液至过量,下图能正确反应稀盐酸加入过程中各种质量变化情况的是(
???
)
A.??B.?C.??D.?
2、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例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
A.????????????????B.?????C.?D.?
3、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组合是(??
?
)
序号

(
气体或沉淀质量
)乙
A
铜、锌的混合物
稀盐酸
B
表面部分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
C
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
乙的质量
)氯化钡溶液
D
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4、现有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pH=7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小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5、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在该过程中,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烧杯内物质的某些科学量变化趋势的是(???

A.?①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
6、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B.?向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
C.?向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
D.?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8、将某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a至d段硫酸钠质量不断增大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
D.?c点比a点所含的溶质种类少
9、某同学查阅资料获知: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该同学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甲、乙两个烧杯中并插入导电传感器,往甲杯中滴加稀硫酸,往乙杯中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曲线对应的是乙烧杯溶液导电性??????????????B.?A曲线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一直在减小
C.?B曲线对应的烧杯中溶液始终为红色???????????D.?B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始终比A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强
二、解答题
10、复方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的抗酸剂药物,口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等症状。复方碳酸氢钠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他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先将复方碳酸氢钠片制成粉末,取10克分多次放入盛有1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出加入的粉末质量和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两者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后,兴趣小组又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到
,说明上述实验结束时稀盐酸过量。
(2)计算复方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3)计算10克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1、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3)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

12、实验室有一瓶放置较久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为测定其是否变质,小明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加入40克水完全溶解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150克稀盐酸,均分成6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实验数据与图象记录如图表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25
25
25
25
25
25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克)
75
100
125
149.7
M
198.9
(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
(2)小红取适量样品配成的溶液,滴加少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从而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你认为小红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3、小明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2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
(1)滴加的溶液中的溶质属于________(选填“酸”、“碱”或“盐”)。
(2)20g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_。
(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图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__。
(5)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