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疆域与行政区划
(2)
学习目标:
1.熟记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熟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分布。
3.通过行政区划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理解民族自治,了解我国基本国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好这么大一个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域的划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章第1节:疆域与行政区划。(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熟记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熟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分布。
3.通过行政区划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理解民族自治,了解我国基本国情。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第6到9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第1、2、3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检测全对。
①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哪三级?
②民族自治的地方有哪三个?
③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包括多少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2.思考并能解释第1、2、3题中的关键词语,思考第4题,准备回答。
④读图1-1-5,指出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再指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7分钟之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自学任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1.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1)第4题答案要点:
过渡语: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临海的有哪些?
答案:指图说出临海的省: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澳门、广西、台湾、海南。
过渡语:那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又有哪些呢?
答案:指图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2.书面检测:给学生发检测试题
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
1.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
级:
(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民族乡、镇)。
2.目前,我国有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
、
、
、
)、
个直辖市(
市、
市、
市、
市)和
个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
二、灵活运用
1.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辽宁、河北、山东——渤海
?????B.辽宁、山东、江苏——东海
C.江苏、安徽、山东——黄海
?????D.浙江、广东、广西——南海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我国省区有
( )
A.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台湾、广西、广东、云南
3.我国最南端的省区是
( )
A.广东
B.海南
C.广西
D.黑龙江
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陕西省
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区
5.跨经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海南省
6.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海南省
7.(2018山东中考)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B.地跨寒、温、热三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C.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
D.东西跨经度广,产生了时间上的差异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一、基础填空
1.
三
省
县
乡
2.
34
23
5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4.(北京、天津、重庆、上海)
2.(香港
澳门)
二、灵活运用
1.A
2.C
3.B
4.A
5.B
6.D
7.D
2.表扬满分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讨论纠错。
①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包括书写规范),为什么错,自己查找错误的原因;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帮助纠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不能仅仅白板出示答案,一略而过,或者就题讲题,甚至该讲不讲,结果,错了的再错;因此,教师必须使出真本领,舍得下功夫讲好,让每名后进生都既能理解知识,懂得“为什么”,又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②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大声地有序地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高度重视,要针对练习中的错误,舍得下功夫引导学生动脑筋,找规律。这样,针对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从根本上纠错、解决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第2题:
题中说的是自西向东,并不是自东向西,所以应特别注意不能选择B。
第6题:
因为海南省的面积虽然不算大,但其包含了我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所以跨纬度最广,学生往往会认为海南省只是指海南岛,因而会选错。
(二)拓展。
1.香港和澳门的行政区级别是( )
A.市
B.自治区
C.直辖市
D.特别行政区
2.距离北京最近的一个直辖市,既是古老的河港,又是著名的海港,该城市是( )
A.天津
B.唐山
C.石家庄
D.上海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做《同步练习册》,15分钟后比谁能得满分。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