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地资源(1)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运用图表能够初步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结构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你是山川之根,你是万物之本,你是人类衣食父母,你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你是过去的一切,你是将来的全部”,诗中的“你”指的是什么资源?——土地资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节:土地资源。(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运用图表能够初步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结构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第57到59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第1、2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检测全对。
①读图3-2-1,说出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②读表3-2-1,说一说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有什么特点?
2.思考并能解释第1、2题中的关键词语,思考第3题,准备回答。
③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并能指图说出。
7分钟之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自学任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1.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1)第3题答案要点:
过渡语: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那他们是如何分布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耕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答案: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过渡语:林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答案: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及东南的山地和丘陵。
过渡语:草地的分布呢?
答案:草地: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2.书面检测:给学生发检测试题
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
、
、
等。
3.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
。
4.耕地分布在
。
5.林地分布在
、
及
的山地和
。
6.草地分布在
。
二、灵活运用
1.下列地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的是
(
)
A.内蒙古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横断山区
D.珠江三角洲
2.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搭配合理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林业为主
B.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
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商品粮基地
D.内蒙古高原——退耕还牧
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耕地、草地比重小?
B.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利用合理
4.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土地类型是
(
)
A.旱地
B.水田
C.草地
D.林地
5.有关我国耕地分布的叙述,其中组合正确的是
(
)
①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②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③主要分布在湿润的平原地区;④南方以水田为主;⑤北方以旱地为主。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6.(2020山东中考)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B.各类土地资源分布较为均衡
C.草地分布在东部丘陵地区
D.可供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较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标准答案:
一、基础填空
1.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人均占有量小,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草地
林地
耕地
建设用地。
3.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4.东部平原及低矮的丘陵地区;
5.东北、西南及东南的山地和丘陵
6.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二、灵活运用
1.C
2.D
3.B
4.C
5.B
6.A
2.表扬满分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讨论纠错。
①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包括书写规范),为什么错,自己查找错误的原因;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帮助纠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不能仅仅白板出示答案,一略而过,或者就题讲题,甚至该讲不讲,结果,错了的再错;因此,教师必须使出真本领,舍得下功夫讲好,让每名后进生都既能理解知识,懂得“为什么”,又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②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大声地有序地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高度重视,要针对练习中的错误,舍得下功夫引导学生动脑筋,找规律。这样,针对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从根本上纠错、解决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第1题: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及东南的山地和丘陵,所以是横断山区。
第3题:
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所以B错。
(二)拓展。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B.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C.我国林地分布广,分布均匀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做《同步练习册》,15分钟后比谁能得满分。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