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9 06: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方案


《确定位置(一)》
授课时间
所属学科
数学
适用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事物的位置。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过程,
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方式,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一、激趣导入,游戏铺垫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设计意图:了解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氛围,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二、积极参与,探索新知(一)生成矛盾,质疑探究。
今天我想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交个朋友并且还要送他一件礼物。这位同学坐在第三组,第四排。请这位站起来和老师认识一下。由于学生分组习惯不同,可能会站起来不至一位学生,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站起来。教师小结:我们在分组时要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组,一般情况是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先说组后说排。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矛盾,让学生了解要按照一定习惯进行分组,不然就会造混乱,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兴趣,为以下学习用“列”“行”表示位置作出铺垫。(二)、初步感知用“数对”确定位置。
1.师生互动,激发兴趣,明确列、行排列规则。①师猜测小青的位置,学生判断。②师向学生寻求帮助,要求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小青的位置。③让学生用同样的方式介绍学习委员、数学课代表的位置。小青的位置:第3列,第2行。(同时板书)2.师小结: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把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对的基础知识,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知道是可以从通过看书找到答案,同时也是培养自主探究的习惯。3.设疑:在数学中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非常简洁的表示位置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设计意图:巧妙地抓住课堂知识的生成和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辨析中明确了知识的构成,感受到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谈话引入,认识数对:小青的位置在第3列第2行,还可以用一对数来表示,写成是(3,2),你能给这一组数起个名字吗?(学生回答)。数学上把这一对数称为“数对”。(板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科学概括能力。(三)加深认识,应用
“数对”确定位置。1.出示教学情境图,学生自主探究。(课件配合演示)①课件演示“座位表”,引导提问:这里的横线、竖线各表示什么意思?
②问:下图是小青班上的座位表,说一说小青的位置在哪里?还可以怎样说?(学生回答)设计意图:有效地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既直观又形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准确地提示了对于学生来说的一个崭新的知识点,简洁准确。2.即时练习:完成P80“说一说”。(课件演示)①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小敏、小华的位置,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他们的位置的?②(1,4)表示的位置是第
列第
行;
(4,3)表示的位置是第
列第
行。③用同样的方式说一说你的好朋友的位置,同桌相互交流。3.提出问题:图上(5,2)和(2,5)表示的位置相同吗?为什么?①学生先独立思考;②小组内进行交流;③全班汇报。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数对的理解,理解数对的含义及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4.师引导:“数对”表示位置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看清两个数的顺序。现在请大家回过头来想一想,你刚刚在表示一个位置的时候,先想到什么,再想什么,有规律吗?
5.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方法。(小组交流,汇报)6.师归纳小结:先找列,后找行,列行的交点处。三、牛刀初试出示课件:81页练一练第2题,《游乐场
》设计意图:用数对描述地图中景点,巩固所学知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逆向思维,更进一步的理解数对的含义。四、课堂活动—游戏激趣1.砸蛋出示课件,按要求进行游戏。设计意图:砸蛋游戏是学生在电视中经常看到的,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翻译密码利用学具“密码簿”,让学生根据游戏中的提示进行。灵活运用数对的知识,巩固新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精神,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知识延伸:“你知道吗”?1.师: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着更广泛的用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2.课件出示: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南北两极点间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如北京在北纬40?,东经116?。3.数对是谁发明的?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为学生量身打造的游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历史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小结梳理,浸入数学思想。1.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生:“我认识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位置;“我学会了在方格图中表示自己的位置。”)
2.师小结: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横着表示出第几列,再竖着表示数出第几行,即“先找列,后找行”。利用这个本领,我们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只要你有一颗好奇的心,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等着你去发现、去研究!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本节课以教材为主,本着合理使用材、有效拓展教材内容的方法合理使用课本资源,如出示情境图说出小青的位置就体现了以教材为本的思路。但是,我在教学又灵活使用了翻译密码和砸蛋两个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拓展和应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通过你知道吗环节让学生了解数对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数学念历史观。经度和纬度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本节课中我使用最多的是口头评价,如“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你太聪明了”等评价性语言。其次我使用了测试纸进行评价,在翻译密码环节,我使用了练习纸,通过翻译数对所表示的汉字,测试学生对知识的达成度。再其次,我使用了肢体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表达出对学生的肯定与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让学生有那种荣誉感,老师对他们行为的一种肯定作用。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带动其他同学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