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摸图形、围图形、拼图形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
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平形四边形。
教学难点:
拼、围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喜欢拼图吗?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这两张纸是什么形状的?(两个一样的三角形)。你能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吗?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二)、探究新知。
认识平行四边形
(1)拼一拼
谈话:你能用它们拼成下列图形吗?
出示:
请你拿出一个红色的三角形和一个蓝色的三角形,动手拼一拼。(学生自己试着照样
子去拼,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找学生到黑板上来拼。)
指着这两个拼法,提问:这两个学生拼出来的是什么图形?
手指下图,那这一个呢?(生答出来,或者说是四边形)
讲解:这个四边形比较特殊,它有一个名字叫平行四边形。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卡纸贴到黑板上。(板书:平行四边形)跟着老师念一遍:平行四边形。
再把它的名字告诉给你的同位。
[设计意图:利用已经认识的三角形进行拼图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图形间的相互转换,同时又拼出了不认识的新图形。]
(2)摸一摸
谈话:请小朋友们从老师发给你的图形中找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看哪个小朋友找的最快。
用你的小手摸一摸,闭上眼睛想一想,记住这个新朋友的样子。
生边摸边记。
(3)举例
电脑出示图。
谈话: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平行四边形。比如:自动收缩门和楼梯扶手的边框,编制物上的图案。(电脑演示:闪动物体中平行四边形的边,并隐去其余部分。)
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用手摸,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帮助学生识别平行四边形,形成正确的表象。从生活中找平行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了图形和生活的联系。]
(4)找图形(想想做做1)
出示各种图形,从中找出平行四边形。
提问:看一看这些图形你能找出平行四边形吗?数一数,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并涂上颜色。
小组内交流。
(三)、巩固新知,深化提高。
1、游戏
谈话: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老师这儿有个神秘的袋子,你想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吗?
请你闭上眼从里面摸,如果你能猜出摸的是什么图形,老师就把它送给你,谁愿意上来摸?(指名学生到前面来摸,其余学生告诉他猜的对不对。)
2、完成想想做做2
讲解:老师这儿有一块钉子板和一条橡皮筋,用这两样东西老师能变出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指名一人到前面围。
3、完成想想做做4
谈话:小朋友想不想把平行四边形摆出来。拿出老师发的小棒动手摆一摆,用6根小棒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生动手摆)
让学生试着用8根小棒摆,能摆出什么图形。
4、完成想想做做3
先让学生从小图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再从题中的两个大图中找一找、画一画。
5、完成想想做做5
教师用课前准备好的教具演示给学生看,再让学生自己回家做一个。
(四)、全课小节
提问:小朋友这节课玩的开心吗?你交了哪个新朋友?请你把它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
八、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对于学生来说稍微陌生些,在设计教学时并没有采用通过观察物体的面再抽象出图形的方式引入,而是让学生在拼、围的过程中“制造”出要认识的图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要求的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操作与交流等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本节课就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图形的变换与联系;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与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