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8 21:51:2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古今评价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压全唐”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一位日本汉学家还居然说中国古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另一首就是——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文学常识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全唐诗》仅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诗。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让世人为之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作者简介
代答闺梦还
(五言排律)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朗读文本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
纯享版
朗诵版
中秋版
探究文本
五个名词,五个意象,五幅画面。
五个主题,交错出现,仿佛一首交响诗。







清人沈德潜评:“题中五字,安放自然。”
全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布局谋篇,层层抒写。诗歌情节也随此五字逐步展开和逐步归结。
在诗题的五个意象中重点强调哪一个意象?
重点强调:月
整体感知
诗中写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月升:
月悬:
月斜:
月落: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第一层(1~8):月下之景
第二层(9~16):月下之思
过渡(17~20)
思妇(21~28)
游子(29~36)
第三层(17~36):月下之情
第一层:月下之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动静结合
拟人
虚实结合
比喻
比喻
拟人
春江花月图:
(1)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描绘;
(2)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一一展开;
(3)意境——浩瀚悠远、静谧瑰丽、幽美恬静、空灵梦幻;                                                                                                                                                                                                                                                                                                                         
(4
)情感——愉悦、赞颂。
点面结合
正侧结合
第二层:月下之思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过渡(着重承上)
联想
人生无尽,宇宙永恒
哀而不伤,郁而不堕
月下沉思图: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
①明月的圆满和人生的孤独;
②自然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
③自然的有情和人生的无情

拟人
对比
过渡(着重启下)
第三层:月下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象征
用典
借代
用典
游子
思妇
游子
思妇
游子思妇图:
第一小层:合写(总写)思妇与游子,总领下文。
游子漂泊不定,思妇相思断肠。
互文
第三层:月下之情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拟人
拟人
用典
想象
思妇怀远图:
第二小层:烘托思妇相思无着落之无奈。
第三层:月下之情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以景结情
顶针
游子思归图:
第三小层:烘托游子有家却难归之凄苦。
双关
双关
课堂小结
月之色----春江花月(景)
月之问----宇宙人生(理)




月之情----思妇游子(情)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唐诗鉴赏词典》)
理解性默写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两句诗是“

”。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
(4)在《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面对着空中的那轮明月,不由生出了“

”的遐思。
(5)《春江花月夜》中写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树林的句子是“

”。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6)《春江花月夜》中通过比喻和侧面烘托表现月光洁白明亮的两句诗是“

”。
(7)《春江花月夜》中的““

”两句诗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思妇内心的极度痛苦。
(8)《春江花月夜》中含蓄地表现思妇想要向漂泊在外的丈夫传递信息也不能实现的两句诗是“

”。
(9)《春江花月夜》中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10)《春江花月夜》中分别从游子思妇不止一家、一处的角度来写相思之情的两个句子是


?”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希望同学们面对尘世的浮华、生活的喧嚣,也能静对一轮明月,手捧一卷诗书,让自己沉浸于脉脉书香,也让自己幸福而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