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罗田一中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15小题
45分)
上海以拥有6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下图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上海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主要原因是上海(
)
A.土地辽阔
B.科技发达
C.交通便利
D.经济发达
2.与昆山相比,上海不利于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条件是(
)
①土地租金高②劳动力成本高③市场需求小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台湾宝成国际集团旗下的裕元鞋厂于1989年落户东莞高埗镇,在顶峰时期员工有12万人左右,专业代工生产世界知名品牌运动鞋、休闲鞋和慢跑鞋,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制鞋企业。裕元鞋厂共分为八个厂区,除大片员工宿舍楼之外,还有幼儿园,学校,医院,歌舞厅,图书馆等。裕元鞋厂在享受了30多年的辉煌后逐渐人去楼空。据此完成3~4题。
3.裕元鞋厂迁出东莞的原因可能是(
)
A.中国国内市场萎缩
B.出口遇到障碍
C.本地生产成本上升
D.科技水平低
4.裕元鞋厂迁走后,闲置的生产生活设施最合理的处理方式是(
)
A.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投入要素
B.拆迁改造
C.政府收购
D.投入市场低价出售
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西域商货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长安城。古都规划有宫殿区,坊和市,市设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里坊制是指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通称为“坊”,是居住单位之一,在隋唐时期最为鼎盛。朱熹对唐代的里坊制度甚为赞赏:“唐宫殿制度正当甚好,居民在墙内,官街皆用墙,民出入处皆有坊门,坊中甚安。”下图为唐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图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结合长安城的位置和内部空间结构图,可推测唐代长安城(
)
A.西市服务范围较小
B.东市服务人口更多
C.东市国际贸易更集中
D.西市比东市更加繁荣
6.推测我国古代城市设置“里坊”的主要目的是(
)
A.利于商品交换,繁荣经济
B.便于人口流动,交流文化
C.强化城市管理,防范盗窃
D.巩固军事防卫,歼灭外敌
7.宋代城市用街巷制(取消坊墙,临街设铺)取代里坊制利于(
)
A.繁荣商品交易
B.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
C.集聚贸易场地
D.改善城市的内部交通
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下图为西北太平洋某季节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甲地海雾多发时的主导风向是(
)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西风
D.偏东风
下图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6日2时、8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2018年11月26日8时,①地(
)
A.太阳辐射较强
B.地面辐射较强
C.大气逆辐射较弱
D.云层反射作用较弱
11.2018年11月26日2时至8时(
)
A.②地风力增强
B.③地气压降低
C.④地经历大风降温过程
D.⑤地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
九嶷山地区位于湘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成矿区之一。区内构造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不同走向断裂不仅反映了断裂构造的时空演化关系,而且还体现了断裂构造的成矿作用。出露地层依次为海相沉积的Z地层和E地层及浅海台地相沉积的D地层,后期在一些断陷盆地中发育陆相沉积的K地层。区内花岗质岩体出露广泛,自西向东由金鸡岭、砂子岭、西山等岩体组成。下图示意九嶷山地区断裂分布。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锡矿带易出露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a、b、c、d四处断裂构造,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a
B.b
C.c
D.d
二十四节气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下左图是天赤道与黄道示意图,下右图是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该节气太阳最接近左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5.关于节气与农事、气象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春分——江淮地区播种小麦
B.谷雨——东北地区采摘茶叶
C.大暑——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D.霜降——天山南北油菜花开
第II卷(非选择题
3大题
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我国大樱桃(车厘子)是由欧美引种的落叶果树,适宜在海拔300~600米生长,喜温喜光,需保水透气,最怕涝害和倒伏。山东烟台附近地区是其主产区(见下图)。当地大樱桃采摘期为春末夏初,果品低温保存效果好。大樱桃被誉为“水果中的钻石”,具有营养、药用和抗衰老的价值,2000年被确定为“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运销手段不断改进,大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光明。
(1)分析烟台成为我国大樱桃主产区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烟台大樱桃成为“绿色食品”的自然原因。(6分)
(3)针对大樱桃的生长习性,提出保证其稳产的措施。(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翘楚中华。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6分)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简析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6分)
(3)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地区古城纷纷衰落。简析该地区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9分)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周边地理事物的分布。
(1)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沉积了巨厚含盐地层,分析该含盐地层的成因。(6分)
(2)推测新生代古川江流向发生变化并经乙地向东流的地理过程。(6分)
(3)甲地分布着长江流域唯一一处中生代前形成的钛磁铁矿,科研人员依据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来判断古长江东西贯通的情况,简析其判断的科学道理。
(7分)
1.D
2.A【分析】1.上海人多地少,土地并不辽阔,A错;咖啡馆不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与科技关系不大,B错;咖啡馆的原材料运量不大,所以交通对咖啡馆的分布影响较小,C错;上海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主要原因是上海经济发达,客户消费水平高,支撑了咖啡馆蓬勃发展,D项正确。所以本题选D。
2.昆山地处上海附近,部分上海就业人口在昆山居住,昆山也有该咖啡品牌的消费需求;与昆山相比,上海土地租金高、劳动力成本高,不适合建设大型产业园。①②正确;与昆山相比,上海经济发达,客户消费水平高,市场需求大,③错;昆山是上海经济圈中新兴的工商城市,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与昆山相比,上海环境污染并不严重,④错。故本题BCD错,A项正确。
3.C
4.A【分析】3.裕元鞋厂是代工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珠江三角洲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也不断提高。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裕元鞋厂被迫迁出至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正确。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名牌鞋的需求不断增加,故市场不会出现萎缩,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裕元鞋厂的产品是世界知名品牌,不存在出口障碍,B项错误。裕元鞋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科技水平要求不高,D项错误。故选C。
4.闲置的生产生活设施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新的产业中,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步伐,发挥其最大效益,A正确;拆迁改造容易导致闲置生产生活设施的浪费,B错误;政府并不会收购鞋厂闲置的生产生活措施,C错误;投入市场低价出售不利于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D错误。故选A。
5.D
6.C
7.A【分析】5.东市靠近宫殿区和贵族高官府邸,多服务于达官贵人,属于高端消费,消费人群较少,B错;西市位于平民百姓聚集之地,服务范围较大,消费量大,A错;西市又靠近西侧城门,有大量来自西域和其他地域的客商,能就近接受来自丝绸之路的商货,成为国际化的商贸市场,所以西市比东市繁荣,C错,D正确。故本题选D。
6.由材料中朱熹对“里坊”制度的评价“坊中甚安”可知,“坊”有利于当时的社会治安管理及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坊”位于城邑内部,在军事防卫和歼灭外敌方面作用不大,C正确,排除D;“坊”由墙与外界隔离,不利于商品交换(商品交换集中在“市”)和人口流动,A、B排除。所以本题选C。
7.“临街设铺”会导致集中于“市”的商业活动趋于分散,有利于繁荣商品交易,促进商业活动的发展,A正确,C错误;宋代“临街设铺”对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改善内部交通状况影响小,B、D错误。所以本题选A。
【点睛】我国古代城市区位选择强调天地人和,依山傍水,城市与大自然的融合发展;在城市建设中高度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在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都城往往以宫殿为中心并确定中轴线,构建城市的基本骨架。
8.B
9.A【分析】8.此时西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说明陆地增温快,温度高,最可能是夏季。B正确。故选B。
9.甲地受千岛寒流影响,水面温度较低,该地为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南方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最易冷却凝结形成海雾,此时的主导风向是偏南风。A正确。故选A。【点睛】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一季节,陆地升温或降温都快,海洋升温或降温都慢,所以造成同一季节,同纬度海陆温差和气压差。
10.C
11.C【分析】第10题,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6日8时,①地的地方时不到6时,还没有日出,太阳辐射和云层反射都出现在日出后,故A、D错误;此时地面温度低,故地面辐射弱,B错误;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C正确。第11题,8时与2时相比,②地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减弱,A错误;2时③地气压数值在1020~1025百帕,8时③地气压数值在1030~1035百帕,③地气压升高,B错误;此时段④地经历冷锋过境,故④地经历大风降温过程,C正确;⑤地风向由西偏南转为偏西,D错误。故选C。
12.A
13.C【分析】12.岩层断裂处矿产易出露,①②③④四地中只有①③靠近断裂,B、D错误;由材料可推测,锡矿的成矿条件与内力作用有关,而③位于的E地层为海相沉积的沉积岩层,因外力作用而形成,C错误;①位于花岗岩体断裂附近,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易形成锡矿且锡矿易出露,A正确。故选A。
13.由材料可知,图中Z、E、D、K地层的形成时间由早到晚,而a、b断裂穿过E地层,a、b形成晚于E,d断裂穿过K,d形成晚于K,而c断裂穿过b、d,可知c形成晚于b、d,所以形成最晚的应该是c断裂,故选C。
14.C
15.C【分析】第14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该节气是白露节气,位于秋分日前约15天。结合左图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地球公转到最左侧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节气是夏至。地球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丙、乙之间是秋分日,丙在秋分之前,太阳最接近左图中的丙地,C项正确。第15题,春分,我国东北地区种植小麦,江淮地区是秋分左右播种冬小麦,A项错误。谷雨节气,江南地区采摘茶叶,东北不产茶叶,B项错误;大暑,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是伏旱天气,C项正确;霜降,天山南北大雪封山,D项错误。
16.(1)地形为平缓丘陵,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暖温带,积温较高,无霜期长;位于湿润区,降水较多。
(2)果品成熟期气候寒冷,虫害少,不需用农药;采摘期为春末夏初,不少害虫还未活跃,也可不用农药。
(3)开挖排水沟防涝;深翻土壤提高透气性;在植株旁架设水泥杆、竹竿避免倒伏等。
17.(1)该地区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陆路交通不便;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
(2)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处附近,交通便利,服务范围广;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等技术外传及新产地的竞争)导致经济优势衰退。
18.(1)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距海较远,四周高山环绕,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江汉盆地地处中低纬度,气温较高,蒸发强烈,流域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江汉盆地是内流盆地,径流不断从四周带来盐分进入湖盆;内流盆地形成时间长,盐分积累多。
(2)(受板块挤压)甲地地壳持续抬升隆起,阻挡古川江南流;古川江由流向西南方向改为流向东北方向;青藏高原隆起,使我国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且随后东部季风环流加强,降水增多,乙地东、西两侧河流整体侵蚀作用加强(或答地下喀斯特发育);乙地以东地区地壳陷落,(巫山与江汉盆地)高差增大,河流溯源侵蚀、下蚀作用加强,切穿巫山,(袭夺古川江)使得古川江东流。
(3)甲地有古长江流域中唯一一处钛磁铁矿,故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只能来自甲地;该钛磁铁矿风化后经流水侵蚀,当古长江贯通后,钛磁铁矿的碎屑才被古长江流水搬运至江汉盆地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