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认识图形(一)
本单元要求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所谓直观认识是指结合实物对形体的形状特点有整体、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这几种形体,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会对形体的特征作规范的语言描述。教材安排一年级认识图形,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来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人们认识物体的规律一般是从粗略的整体感知开始,再对物体进行细致观察和局部研究。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面”是附着于“体”上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渐研究“面”,最后建立“形”的概念。所以,先认识“体”,后认识“形”能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1课时 认识图形
教材第30~31页的内容。
1.使学生从实物到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物体的方法。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
重点: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难点:联系生活加深对各种形体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件、积木、各种球。
课件出示熊大和熊二图片。
师:小朋友,瞧!谁来了?
生:熊大和熊二!
师:熊大和熊二今天要来我们班做客,它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
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得到了哪些礼物?
生:哇!是积木,还有铅笔和橡皮。
师:这么多好玩的,还有文具,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教师出示教材第30页主题图,并板书课题。
1.搭积木,给积木分类。
师:取出你们的积木,我们一起搭积木,注意哪些容易搭稳,哪些不容易搭稳。
小组完成后推荐一个展示作品,并说说是用怎样的积木拼搭的。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请你们把这些积木分分类,你打算怎样分呢?
学生合作探索,边分边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师:小朋友把它们分成了几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交流分的结果及想法,逐步达成共识,分成四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认识图形。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老师拿出的积木,我们把这一类形体叫做长方体(课件出示长方体图形),请同学们在熊大和熊二送的礼物中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积木,好吗?
师:老师这里还有积木,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老师逐一展示正方体、圆柱和球。)
生1:正方体。
生2:圆柱。
生3:球。
师:同学们真棒!请同学们从熊大和熊二送的礼物中分别找出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和一个球,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四种物体?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1.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师:请你帮它们找朋友,并连一连。另外,你们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
学生完成后再交流,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举出各种形体的实物。
2.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师:这儿有一堆积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找出它们的个数来的?
明确:用不同的标记去标注各种形状的物体,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同桌之间合作,找一找、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填在教材上。
教师课件展示,并和学生一起验证。
3.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师:看了这一排积木,你们想到了什么?把自己想到的与同桌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玩了积木,你能告诉大家你从积木中得到了什么新知识吗?
这节课利用积木进行教学,开始时展示长方体,直接给出了长方体的名称,是担心孩子都爱玩,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接着问学生其他物体是什么形状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正确地回答出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正方体、圆柱和球。这让我体会到孩子所学习的新知识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接着拿出学具让学生上来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初步地感受各个物体的特征,孩子们的表现非常好。
有趣的拼搭
教材第32~33页的内容。
1.使学生在合作进行的一些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3.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重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
难点:展开空间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课件、木板、积木。
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4种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是什么?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这些形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好不好?
(板书课题。)
1.滚一滚。
师:老师这儿有个木板,如果把这4种形体同时从上面滚下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哪个会滚得快些?哪个会滚得慢些?
不管学生预想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教师先不给予评价,让各小组进行活动。
生:球和圆柱滚得快一些,长方体、正方体滚不起来,只能从木板上慢慢滑下来。
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球和圆柱滚得比较快,而长方体、正方体却不行呢?(生讨论,然后展示结果。)
生:球和圆柱都有弯曲的面,可以滚动;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是平的,只能滑动,不能滚动。
2.堆一堆。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我们一起给他们分类,然后堆起来,好吗?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比较顺利,而圆柱组与小球组未能堆成功。
师:那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明确:圆柱组与小球组之所以没能堆好,不是小组合作得不好,而是物体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3.摸一摸。
让这四种形体中的一种露出它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什么形体。
4.搭一搭。
学生分小组搭,比比哪组搭得快、搭得好。
评讲时,可以让学生说说选择积木的理由。如房子为什么选择长方体或正方体,车轮为什么选择圆柱等等。
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数一数”。
这三幅图的出现是按由易到难的层次安排的。在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到下地数。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本节课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到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的实践活动中经历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形体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感知了物体的形状,为以后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