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2021-202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2021-202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9 07:5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 认识10以内的数
,  本单元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分1~5各数、0、6~9各数、10四段安排。在认识1~5各数后插入几和第几的教学,在认识0后插入=、>和<的教学。10以内的数都比较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教材把1~5各数和6~9各数相对集中起来教学,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适时安排几和第几,=、>和<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理解数的意义。0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含义。10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材把0和10的认识单独安排。)
第1课时 认识1~5
教材第12~14页的内容。
1.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中的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会用5以内的数描绘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
3.使学生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重点:学生能熟练地书写1~5各数。
难点: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
课件、小木棒、卡片。
师:小朋友,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数一数”,已经会数出一些物体的个数。下面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些东西,并数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学生自由地数一数周围的物体,并进行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你在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黑板上写着“教师节快乐”,还有小朋友、气球等。
师:生活里经常需要数数,需要把数的结果写下来,这就要认识数。从这节课起,我们学习认数。今天学习1~5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1.初步感知1~5各数。
让学生看一看,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通过交流,知道这是在庆祝教师节,结合进行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的教育。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自己先数一数。
组织学生交流独立数数的结果。和学生一起数出图中物体和人的个数。
师:在我们刚才交流的过程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3,4,5。
2.认数、写数。
(1)认识数“1”。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并说出:图中拉琴的有1人,有1架手风琴,有1块黑板。要求学生拿出1支铅笔、1本练习本,伸出1个手指头等。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1。
指导学生写“1”,分析字形,说明写“1”时要写得稍微斜一点,笔画要直。描数、写数时,注意学生的姿势和执笔方法,指导规范地写数。
领学生读“1”。
(2)用类似的方法认识2、3、4、5各数。
(3)按顺序齐读1~5各数。
3.找一找。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1~5这几个数?
随着学生想到的事物,课件出示实物图。
场景图:看,那是几路公共汽车?(课件出示公交车的图,5路。)
小刚家住几号楼几单元?(课件出示小刚家所在小区的小楼,2号楼3单元。)
1.教材第13页“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示范,先数一数,再与下面对应的数连一连。学生明白题意后动手连线。
2.教材第1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读一读数,再照样子涂上颜色。
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这是学生第一次书写数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多多少少接触过1~5这五个数字,而且也会书写,但那都是不规范的书写,这节课是要教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1~5这五个数字。本以为会是很简单的内容,但学生写起来却是那么的不容易。先是一个一个地在黑板上写,学生看,看完学生再描红,之后再让学生自己仿写。当我一个一个检查时,发现学生写成什么样的都有,歪歪扭扭的,没写在格子里的,稀奇古怪什么样都有。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拿笔还不稳,对于书写还是有些不熟悉的,而且他们的控制力还不够好,都不能很好地将每一个数字写好,只有经过反复地练习才能将数字写好,写好数字将会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2课时 认识几和第几
教材第15~16页的内容。
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几”和“第几”来描述生活现象,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
重点:区分和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难点:灵活运用“几”和“第几”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件、小动物贴图、数字卡片。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2主题图。
师: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你们看,有几个人在排队?
生:5个人排队。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戴帽子的小朋友排在第几?戴红领巾的大哥哥排在第几?
师:排在第5的是谁?
师:戴红领巾的大哥哥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板书课题。)
1.探究。
师: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吗?
生:戴帽子的小朋友排在第2。
生:戴红领巾的大哥哥排在第4。
生:小女孩排在第5。
生:大哥哥前面有3人,后面有1人。
师:刚才我们说的几人与第几,如5人和第5意思一样吗?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揭示:第1个“5”表示的是排队的人数,而第2个“5”表示的是小女孩在队伍中的顺序。它们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2.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师:小朋友们想要进动物园,就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
(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
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
●●●●○问:现在点了几个灯笼?
(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
师:左边第4个,左边4个。
师:这里的“第4个”和“4个”分别是什么意思?(同桌探究后回答问题。)
生:左边第4个的意思是涂左边数第4个,只涂一个灯笼;左边4个表示的是左边数4个都要涂。
师:同学们真聪明,为回答正确的同学鼓鼓掌,好吗?
1.教材第1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师:你能数出男孩住在第几层吗?是怎么数的?
提示:我们在生活中约定从下往上数楼层,最下面一层就是一楼。男孩住第4层,通常我们也说住4楼,就是第4层。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猴子捞月亮的表演。
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
小结: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2.教材第1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能用今天学过的“几”和“第几”给大家介绍登山的小动物吗?
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分别排在上山(下山)的第几个。
3.教材第16页“想想做做”第4题。
过渡:山那边正举行什么比赛呢?
引导:你能从“几”和“第几”的角度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生1:1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生2: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生3: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追问:前3名是哪些车?第2名是几号车?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在学习本节课知识时,每个画面都要引导学生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同时,把教材第16页“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整合成学生喜欢的故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课堂气氛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几”和“第几”说话,进一步加深了对“几”和“第几”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第3课时 认识0
教材第17~18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地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重点:知道0的两种含义,会读、写数字0。
难点: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课件、小兔子图片、蘑菇和萝卜卡片、直尺。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娃娃?(1、2、3、4、5。)现在我们用这些数字来做个猜数的游戏。
师:这个数在3的后面,5的前面,它是几?
师:这个数比1大,比3小,它是几?
师:这个数比1小,它在1的前面,它是几?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对了,知道比1小的数是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
(板书课题。)
1.0表示“一个也没有”。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3主题图。
师:同学们观察主题图,看看小兔子们各采到了几个蘑菇?
小组内先说,再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从左往右数。
生1:第一只小兔子采到了3个蘑菇,它很高兴。
生2:第二只小兔子采到了2个蘑菇,它也很高兴。
生3:第三只小兔子采到了1个蘑菇,它很开心。
师:第四只小兔子采了几个呢?
生: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
师:看到第四只小兔子,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什么也没有采到,该如何表示呢?
师:像这样一个蘑菇也没有,可以用零来表示,即“0”。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学生在下面模仿书写。同时教师巡视,将书写得比较好看的在全班进行展示。
边展示边讲:
(1)0是一笔写成的,顺序是从上到左,再下往右,最后拐到上与起笔汇合。
(2)起笔要在上线偏右一些,向左下拐要与左线接触,向右上拐要与右线接触,再继续向上与起笔相连。
(3)写0时笔画要圆滑,不能有棱角。
师:想一想,这个数字的形状像什么?(像鸡蛋。)
2.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填数,并说说图意。
师:第一幅图的地里有几个萝卜?
生:4个萝卜。
师:第二幅图的地里没有了,用什么数字表示?
生:用0来表示。
3.0表示“起点”。
师出示直尺,同时请学生也拿出自己的直尺。
师:请同学们观察直尺,看谁最先发现0,同时说说这里的0该怎么理解呢?
师: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0还可以表示开始,0是起点。
1.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第1题。
依次呈现四幅图,先说一说应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图意,再写一写。
2.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汇报交流中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3.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拿着数字卡片0、1、2、3、4、5按一定的顺序排队。
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正确与否。
4.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师: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
师:看一看教材第18页第4题里面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
“0”这个数字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们都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但0的另一个含义他们却不太清楚,那就是:0还表示开始,从刻度尺子上面可以看出来。这节课的另一个重点是书写“0”,这个“0”确实是很难写,在我示范以后让他们再写,发现写得很糟糕,要么就是头写得尖尖的,要么就是肚子写得大大的,全都贴在了线上面,写得好看的很少。“0”这个数字要写好是不容易的,要多多练习才行。
第4课时 认识=、>和<
教材第19~20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和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重点:理解“=”“>”和“<”的含义。
难点:学会用“=”“>”和“<”表示两数的关系。
课件、小动物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
师: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例5主题图。)
师: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学生数一数后汇报。)
生1:松鼠队有5名队员。
生2:小猴队有4名队员。
生3:小熊队有3名队员。
生4:小兔队有4名队员。
师: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
生: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板书课题。)
1.教学“=”。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好不好?
师:小兔队有几只?小猴队有几只?
生:4只兔子(师对应贴出4只兔子);4只猴子(师对应贴出4只猴子)。
师:一一对应地比,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先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2.教学“>”和“<”。
师:小兔队和小猴队刚刚比完,现在松鼠队和小熊队队员走了过来。请两名同学上黑板一一对应地把松鼠和小熊贴在黑板上,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松鼠队比小熊队多,有5名队员;小熊队比松鼠队少,有3名队员。
师: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表示为4=4,那么5比3多,3比5少,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两位新朋友。(板书:>和<。)
师:“>”的名字叫“大于号”,5比3多可表示为:5>3,读作:5大于3。“<”的名字叫“小于号”,3比5少可表示为:3<5,读作:3小于5。
1.教材第20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照样子摆一摆,填一填,再组织交流。
2.教材第20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联系比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学生做完,集体交流。)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呢?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学生在学习“=、>、<”时,教师灵活运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到比较的物体;运用原有的经验比一比,让学生说说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引出用符号来表示,学生很容易地就认识了“=、>、<”的作用。同时,学生在认识“>”“<”时,容易出错,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符号,效果较好。
第5课时 认识6~9
教材第23~25页的内容。
1.使学生会认、读、写6~9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掌握6~9各数的顺序,会用6~9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3.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能够正确地书写6~9各数。
难点:理解6~9各数的含义。
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套圈。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
生:喜欢。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玩套圈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这里也有套圈,我们一起来玩,我们一起来套书、本和文具,看看你能套到什么?(教师找6名学生上前来,和教师一起玩套圈游戏。)
师出示教材第23页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同时板书课题:认识6~9。
1.认识6~9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师: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师: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玩“套圈”游戏?(6个。)
师:图中共有几个人?(7个。)
师:数一数有几个圈?(8个。)
师:那一共有几个玩具呢?(9个。)
小结:看来6、7、8、9和0、1、2、3、4、5一样,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2.认识6~9的排列顺序。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数家族中的几个小朋友,他们是谁呢?
教师出示计数器,一边拨珠子一边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每添上一个珠子后是几?
师: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小组里互相看看拨得对不对。
从学具盒中分别找到这些数字卡片。教师说数,学生举相应的数字卡片。组长说数,组员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3.教学读、写6~9各数。(重点在写数。)
师:我们认识了6、7、8、9这4个好朋友,你觉得它们像什么?怎样把它们写好呢?
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教师重点指导写数的方法,先讲清起笔、运笔,再临摹写在教材第23页的田字格里。
1.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第1题。
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看谁涂色涂得最好,最正确。
2.教材第2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开始数数,并在下面对应画图。
同学们,谈谈你这节课的学习感受。
认识6~9是在认识1~5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们都能够知道6是5多1,7是6多1……这节课的重点是正确地书写6~9,最难的是写8。在示范的时候我自己都有些没写好,只好擦掉重新写,让学生描完后再进行仿写,写得不好,歪歪扭扭的,上下两个圈都写成一样大的,圈没有写圆等等。所以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范写,加强学生对数的认识。
第6课时 认识10
教材第26~27页的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数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建立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
重点:会独立认写10,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难点:初步建立“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概念。
课件、小棒、直尺。
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哪个民族的人数最多吗?
生:汉族。
师:同学们回答对了,中国汉族人数最多。中国除了汉族人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大多数能歌善舞。
师:同学们想不想结交一些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呢?
生:想。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7主题图。
1.初步感知10。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数给同桌听听。
让一名学生上台数,其他学生对此作评价。
教师注意学生的不同数法(1个1个地按顺序数、2个2个地数),并作适当的引导小结。(板书课题。)
2.实物操作。
师:假如图上的每个小朋友用一个小棒来表示,那你要拿出几个小棒?把你们准备好的小棒动手摆摆看。
摆好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你能用10说一句话吗?谁还能说一说和10有关的词语?
3.临摹写数。
师:我们已经认识10了,那么10该如何书写呢?请一位学生上台书写10。
师:10这个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一样,它是由“1”和“0”两个数字合成的。写10的时候要摆好这两个数字的位置。
教师边说边在田字格上示范,注意这两个数字不要靠得太紧,也不要离得太开。学生在教材第26页的田字格中临摹写数,比一比谁写得最好。教师巡视,指导写法。
1.教材第26页“想想做做”第1题。
师:翻开教材第26页,看看玉米姐姐叫你们干嘛?学生按要求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互相检查后,教师讲述: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十。再出示一捆铅笔,问有几支,让学生当众数数。
学生数后讲述:数数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检查顺数、倒数的情况。
2.教材第2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填数。
填好后,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提问:比6大的数有哪些?比6小的数有哪些?
3.教材第27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想一想,填一填。然后同桌相互提问题,回答。
4.教材第27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写数,注意每两个数之间空1格,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好后,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5.教材第27页“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鸭,填在括号里。
提问:从左边数起,哪几只小鸭戴帽子?从右边数起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谁能说一说今天学到了什么?
“10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与之前的认识数字大致相同,但也有一点是不同的,就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的教学.于是,在教学中对于10的序数意义一笔带过,即“想想做做”第4题。在读0~10时,不仅要求顺着读数,还让学生倒过来读数,这样效果更好。处理“10个一可以组成1个十”这个难点时,我觉得强调得还不够,较多学生没有十位上的这个1表示10这个概念,以后还得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