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9 21:3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语文课课前准备:
语文书、笔记本、导学案
红笔、黑笔
课前两分钟:背诵《咏雪》
《世说新语》回顾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由(
)(朝代)临川王(
)(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
)(类型)小说集,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世说新语》回顾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朝代)临川王(刘义庆)(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方正·其一》
早慧儿童
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人名,陈寔。曾任太丘长。
期:相约
行:同行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读文析字
活动一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时年七岁
待君久不至
君与家君期日中
元方入门不顾
尊君在不(fǒu)
友人惭(cán)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时年七岁
待君/久不至
君与家君/期日中
元方/入门不顾
读文析字
活动一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时年/七岁
待君/久不至
君/与家君/期日中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明文释义
活动三
自读自译
疏通文意
齐读补充注释
①至,到
②时年,当时
③戏,嬉戏,玩耍
④惭,惭愧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定的时间为正午。正午过了(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丢下(他)离开了。
约定同行
到达
舍弃
离开
明文释义
文言重点知识积累
1.找出两个古今异义词。
期: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和“来”相对。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定的时间为正午。正午过了(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丢下(他)离开了。
(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达。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嬉戏,友人问元方:
约定同行
到达

嬉戏
舍弃
离开
当时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人约好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不是
丢下,舍弃
明文释义
文言重点知识积累
2.找出两个字形不同而意义相近的词。
委——舍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说;
“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您)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回头看
信用

我父亲
惭愧
明文释义
文言重点知识积累
3.找出两个同形而意义有别的词。
君——家君
5.找出一个与头有关的词。










——页,与头相关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还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明文释义
文言重点知识积累
重点句子翻译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与我相约同行,丢下我离开了。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时分没有如约而至,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入家门,不回头看。
文言重点知识积累

敬辞——尊敬之语——用于他人

令尊
令堂
令郎
令爱

惠顾
惠存
惠赠

垂询
垂问
垂念
垂爱

赐教
赐复

高见
高论
高寿
高龄
高就
高朋
高邻

贤弟
贤侄

奉送
奉还
奉劝
奉陪
其他
久仰
劳驾
赏光
赏脸
贵姓
贵庚
大作
大驾
文言重点知识积累

谦辞——谦虚之语——用于自己或家人

家父
家母
家君
家严
家慈

舍弟
舍妹

小弟
小女
小儿
小店

愚兄
愚见

拙作
拙著
拙见

敝人
敝姓
敝校

鄙人
鄙见
其他
寒舍
见教
见谅
明文释义
活动四
划分层次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详略得当:略写开头,详写过程
品文辩礼
找出两个表示文章要义(主旨)的词。
信——礼
品文辩礼
活动五
读出情境
(分角色朗读)
旁白:(平铺直叙)
元方:(由“以礼相待”到“据理力争”)
友人:(由“彬彬有礼”到“迁怒他人”)
思考讨论:此篇为《方正·第一》,结合文中词句,说说元方的方正体现在哪里?
语言描写:“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首先是尊称“君”,其次是自尊“家君”,小小孩童,滴水不漏,有理有据,义正辞严,句式整齐,形成公式。
证据:期日中,日中不至;结论:你无信
证据:对子骂父:“非人哉。”结论:你无礼
元方说服对方后,对方由怒到惭,由趾高气昂到形若惭愧,面红耳赤,在一个七岁孩童的义正辞严面前输的体无完肤。
动作描写:“友人惭,下车引之。”引:拉、牵拉,其讨好的意味跃然纸上。
“入门不顾”留给对方一个决绝的背影。不顾:不回头看,不想与你有任何交集,由你尴尬反省,我的尊严凌然不可犯,岂是你的讨好可以解决的?
侧面描写
品文辩礼
思考:“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在友人知错的情况下“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明天的课前三分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个小辩论
正方:不失礼
反方:失礼
陈元方据理抗辨,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正直不阿)之气:
其一,他懂得“信”的重要性;
其二,他懂得“礼”的重要性;
其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
其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名家点评
《期行》与《世说新语》所载诸多文字一样,尺寸短书,细节微言,记言记事。事因人起,言由事彰,人以言传。全篇寥寥数语,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
,所涉人物形象鲜明。
——张豪.《何以“方正”?--重读<陈太丘与友期>》: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
背诵全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期行-不至-舍去-乃至
友人:问
元方:答
父友:怒——非人哉
元方:曰——非信无礼
友人: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针锋相对
据理力争
正直不阿
聪慧明理
根据思维导图背诵全文
作业
完成三行对译、背诵全文
完成学案
日常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