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专题:测量固(液)体密度
1.
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
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
量为
g。
将该石块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
是
(选填“a”“b”或“c”)。石块的密度
是
kg/m3。
29.2
b
2.92x103
2.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的零刻度线处,
这时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左
(2)将这块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
过程中,加入最小砝码后,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
所示,将最小砝码取出,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这块矿石的
质量是
g。
向右移动游码
61
(3)把这块矿石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后,量筒
内水面如图丁所示,正确读数视线是
(选填
“a”、
“b”或“c”),这块矿石的体积是
cm3
。
b
20
(4)这块矿石的密度是
g/cm3。实验中由
于矿石吸水,测得的矿石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密度。
3.05
大于
3.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水和细线,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测量矿石质量前,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天
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
该向
(选填“左”或“右”)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
右
中线处
(2)接下来的实验操作顺序应该是
、
、
(填写图乙中的标号)。
A
B
C
(3)测量质量时,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右盘中所放
砝码如图A所示,再将游码移动到图示位置时,
天平平衡,则矿石的质量为
g。
142
(4)实验测得该矿石的密度为
kg/m3。
7.1x103
4.某小组同学想测量铅球的密度,
准确测得铅球的质量后,
测量体积过程如图所
示,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值
,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
。
偏大
偏小
5.
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
的总质量为74g。
(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g/cm3。
122
60
0.8
6.
郑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河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
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
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g砝码时,
天平右端下沉,
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
.
,直到天平平衡。此时
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
为
g;
将5g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
62.4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
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
为
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
为
kg/m3。
20
1.12x103
(2)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
烧杯中的石榴汁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
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
更准确,
合理的顺序
是
。
偏大
②③①④
7.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
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
如甲图所示,
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使横梁平衡。
左
(2)天平调节平衡后,
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
测出烧杯和食用
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
部倒入量筒中,
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则烧
杯中食用油的质
量为
g,食用
油的密度为
kg/m3。
33.2
0.83x10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
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偏大
(4)小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
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ρ水